酷睿i5-13600K首测 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来袭

英特尔在今天正式上市了13代酷睿处理器,这次13代酷睿采用更加精进的7nm工艺,不仅拥有单核5.8Hz的睿频,还全员采用了双倍能效核设计,单线程以及多线程性能大涨,对比上月发布的AMD新品锐龙7000颇有优势,目前装机用于游戏或者创作都会带来最好的体验。
与13代酷睿一同上市的还有Z790主板,目前各大板厂都带来了自家Z790系列新品,帮主铭瑄也不例外,这次首发的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依旧是帮主特色,性价比十足。这是一款搭载了5个M.2的M-ATX主板,拓展性拉满,专门应对目前PC主流输出的生产力领域大容量存储需求。同时在堆料上8+1的供电设计,搭配升级的散热系统 面对中高端13代酷睿负载也游刃有余。
图片
1英特尔13代酷睿处理器介绍
本次首发的13代酷睿处理器总共有6款型号,均为未锁频的带K尾标系列,分别是酷睿i9-13900K/KF、酷睿i7-13700K/KF和酷睿i5-13600K/KF。旗舰型号酷睿i9-13900K/KF拥有24核32线程,包含8个性能核和16个能效核。酷睿i7-13700K/KF拥有16核24线程,包含8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酷睿i5-13600K/KF拥有14核20线程,包含6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
图片
频率方面,13代酷睿性能核频率全员提升到了5GHz以上,旗舰型号酷睿i9-13900K/KF最高睿频高达5.8GHz,酷睿i7-13700K/KF最高5.4GHz,酷睿i5-13600K/KF最高为5.1GHz。
如此高频是因为13代酷睿性能核架构进行了升级,从Golden Cove微架构升级为Raptor Cove微架构,可带来最高600MHz的频率提升,依旧支持超线程设计。
图片
而13代酷睿拥有如此多的线程数是因为英特尔采用了双倍能效核设计,但能效核架构依旧是Gracemont架构,当然还是不能超线程,但频率提升,同时每集群L2缓存升级为4MB,并优化了预读取算法。
同时13代酷睿整体拥有更高的二级缓存容量,采用了全新的动态预取器算法“L2P”,能更精准的实现预抓取。
图片
这6款不锁频的13代酷睿基本功耗都是125W,最高功耗略有不同,酷睿i5为181w,酷睿i7和酷睿i9都是253w,对比上代有一些增加。
2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介绍
而作为13代酷睿御用座驾,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是一款M.-ATX小板,但用料方面对比一些ATX 也相差无几,这款主板秉承着帮主扎实用料功底,供电以及拓展都十分优秀。
图片
供电方面,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拥有8+1+1相供电模组,PWM控制器为RT3628AE,MOSFET型号为SIC654,一款能单相输出50A电流的Dr.MOS,这款主板的核心供电输出50A的电流,理论上能满足旗舰酷睿i9-13900K在不超频情况下满载输出。
图片
图片
散热区域由两个金属装甲覆盖,底部给MOS管准备了导热垫,同时两个散热片由一个6mm镀镍铜管连接。
图片
散热片底部增加了一个额外小风扇散热,这个风扇支持温控智能启停。
图片
CPU供电接口为8+4Pin。
图片
内存插槽方面,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名字上已经很明显的说明这是一款支持DDR5内存的主板,所以搭载4根DDR5内存插槽,根据官方说法,频率在超频的情况下可以达到7000MHz。一般4根插槽的情况下,使用两根内存组双通道优先2,4槽,因为通常主板2,4槽的走线布局更好,这个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主板。
图片
这款主板拥有两根PCIe x16长插槽,顶部采用了金属插槽加固,这根插槽能支持PCIe 5.0 x16带宽,妥妥的战未来,新一代显卡完全能够跑满。
图片
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的M.2插槽总共有5个,布局如图所示,如此多接口的M-ATX主板可不多见,一般M-ATX主板的M.2接口都只有2-3个。
图片
目前PCIe 4.0足够满足用户大容量存储需求,价格在持续走低,性能也在增强。这些插槽全部支持PCIe 4.0,并支持Raid阵列。
图片
SATA接口总共4个,位于底部
图片
I/O区域,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预装了I/O挡板,提供4个USB 2.0接口以及4个USB3.2 Gen1,还有一个USB3.2 Gen2x2 Type-C 接口,可以输出20Gpbs的带宽,此外还提供两个视频接口,一个2.5G网口,以及为WIFI网卡天线预留了空间。
图片
配件中准备网卡装甲,有网卡的用户可以使用。
图片
铭瑄在前置接口也准备了USB3.2 Gen2x2 Type-C 接针。
图片
这款主板的声卡为ALC897,目前十分常见的一款经典声卡。
图片
BIOS方面,铭瑄已经有了中文化UEFI界面,这一代的设计跟前几代风格一样。主菜单可以查看硬件信息,了解当前平台运行情况。
图片
超频界面可以对CPU频率以及内存频率和电压进行调整,适合进阶发烧友使用,普通用户开启XMP设计即可,其余参数不用动。
图片
3实战测试
下面我们进行实战测试,先来看一下测试平台:
图片
单线程测试
先看一下处理器单线程测试成绩,使用Super PI、CINEBENCH R11.5/R15/R20/R23这几款软件进行测试。
图片
酷睿i5-13600K的单核睿频为5.1GHz,单核性能十分强力,在CINEBENCH几款测试中,成绩超过自家上代酷睿i7-12700K,大部分测试也超过了锐龙7 7700X。
多线程测试:
下面我们开始进行多线程测试,继续用CINEBENCHR11.5/R15/R20/R23多核心项目测试来看一下成绩。
图片
因为双倍能效核心设计,酷睿i5-13600K的核心线程高达14核心20线程,酷多核心性能大涨,CINEBENCH测试成绩也超过了酷睿i7-12700K和锐龙7 7700X。
内容创作测试:
内容创作测试我们选择POV-Ray渲染、Blender渲染和UL Procyon 图像/视频编辑进行测试。
图片
在创作测试中,酷睿i5-13600K在POV-Ray渲染比锐龙7 7700X强势,而在Blender渲染和UL Procyon 图像/视频编辑中不如锐龙7 7700X。
3D MARK测试:
接下来开始3D Mark测试,涉及的项目有FireStrike物理性能,Time Spy CPU和TimeSpy Extreme CPU性能以及CPU Profile最大线程和单线程测试。Fire Strike主要考验处理器在 DirectX 11环境下的物理计算能力。Time Spy 和Time Spy Extreme考验的是DirectX 12环境下CPU性能。CPUProfile则是3D Mark新测试,专门测试处理器多线程在游戏中的表现。
图片
3D Mark测试中,酷睿i5-13600K整体都比锐龙7 7700X,也要强过自家酷睿i7-12700K。
游戏测试:
下面我们进行游戏测试,选择《CS:GO》、《刺客信条:奥德赛》、《古墓丽影:暗影》、《赛博朋克2077》以及《孤岛惊魂5》这5款游戏进行测试,分辨率为4K、2K以及1080p,使用benchmark进行测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4款游戏测试中,酷睿i5-13600K也拥有更多的优势项目,《CS:GO》在1080p下已经直接突破700帧。不过2077对酷睿明显优化不好,帧数表现不佳。
压力测试:
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在上面的测试中,能够让酷睿i5-13600K性能充分发挥,我们最后找来一颗酷睿i9-13900K来对这款主板进行压力测试。
图片
在使用360MM的水冷情况下,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也能跑满酷睿i9-13900K的满载功耗,达到253W官方标注的上线,中间没有出现不良反映,此时CPU温度在97℃左右,抗压成功。
4高拓展铭瑄M-ATX主板
13代酷睿性能确实强大, 13代酷睿i5可以打败上代的酷睿i7,英特尔终于不是一点一点挤牙膏了,这次稍微用力过猛,也顺便压制了上月刚发布的锐龙7000处理器。
同时13代酷睿可以支持DDR4内存,这让13代装机成本而可以压的更低,有高性能需求上DDR5,普通用户可以享受DDR4的性价比。
主板方面,这次评测的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毫无疑问最适合搭配的处理器就是13代酷睿i5-13600K,在英特尔异构没出来之前,酷睿i5处理器搭配Z系列主板总感觉略亏,搭配B系列又浪费了倍频能力,而如今酷睿i5-13600K拥有14核心20线程,这次配Z790就刚刚好,同时铭瑄终结者 Z790M D5还是一款性价比堆料的M-ATX主板,非常适合i5级别的处理器。
图片
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作为一款小板,不仅能满足中高端13代酷睿负载需求,拓展能力压大幅升级,这次搭载了5个M.2插槽,完全不虚任何需求大容量存储的用户,全部都是PCIe 4.0接口完全够用。
目前铭瑄终结者 Z790M D5主板已经上市,售价1499元,在首发的DDR5 Z790主板中,价格非常低了,追求性价比的用户可以考虑下,用它来体验DDR5平台和13代酷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