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十年|巢清尘: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表率,成效显著

“42℃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8月中旬网络上的热搜,成为今夏高温强度的一个侧面写照。高温带来的缺电、干旱、火灾等次生灾害,让人们更切身感受到气候变化的风险。
全球各国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我国更是在过去十年间以实际行动稳定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开展国内气候行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曾亲历《巴黎协定》谈判的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更彰显了我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大会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该说中国正用实在的行动来兑现实在的承诺。”巢清尘称。
根据气候变化预估,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巢清尘认为,途径主要是两类,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她同时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无论采取哪种措施,全球各国合作都是重要途径。
图片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受访者供图
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稳定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哪些贡献? 
巢清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开展国内气候行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内各部门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目标和计划时均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各级政府也把“双碳”目标作为制定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指引。
二是低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累计节能约14亿吨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37亿吨,煤炭消费的比重从2014年65.8%下降到了2021年的56%,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6.6%,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提前3年完成了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三是大力开展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统筹谋划部署,提出了到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
四是建立了全国碳市场,把碳市场作为推进实施“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手段。
五是气候投融资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发布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通过金融手段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行动的落地和实施。
以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和成效表明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以实际行动稳定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制度和规则基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和成效也为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表率。
新京报贝壳财经:这十年间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提出本世纪内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较前工业化时期2范围内。您可否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巴黎协定》签署、实施等一系列过程,有没有难忘的故事可以分享?
巢清尘:2015年,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关于《巴黎协定》的谈判。为促成这次大会取得成功,中国在会前、会中、会后都做了大量工作,发表了中美、中欧、中法等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巴黎协定》的通过、生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件事情至今我还很有印象,巴黎大会即将收官之际,欧盟突然宣布与79个国家在内的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国家集团达成一项“雄心勃勃并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随后,美国也宣布加入,由此该集团被称为“雄心联盟”,但中国、印度等国不在该“联盟”中。当时光明日报采访我关于对这个联盟的看法,我明确表示“政治作秀大于实际意义”。现在再看这件事验证了我的感觉,这个联盟自巴黎大会之后并无实质性活动。联盟提出的关于“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虽然最后在《巴黎协定》中给予了体现,但从目前各国提出的承诺看是难以实现的。“雄心”不能只是“空谈”,而要实实在在践行。
还有一件事情是大家事先都没有想到的,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后我国又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需要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大会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该说中国正用实在的行动来兑现实在的承诺。
在全球变暖情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还会增加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09,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升温,近年公众切身感受到的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您如何看待全球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有哪些影响与危害? 
巢清尘:近百年来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高温、干旱与暴雨洪涝并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深层次上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各国也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努力。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等领域都已有体现,预计在未来全球变暖的情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更大风险。
例如,在未来全球温升2℃情景下,科学家预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而在全球温升1.5℃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将减少到70%-90%;在全球温升2℃的情景下,北极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全球温升1.5℃时这一风险将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新京报贝壳财经:您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根据气候模型预估,气候系统变暖至少会持续到2040年,我们该如何应对?
巢清尘:根据气候变化预估,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实际上这还是最为乐观并且几乎难以实现的一种情形,况且气候系统的一些慢过程,如海洋、冰冻圈的变化甚至会持续数百年。
那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呢?途径主要是两类,即减缓和适应。减缓是指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增加碳汇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从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可以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也可以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碳税,实施碳排放交易等。
适应是自然或人类系统在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刺激下做出的一种调整反应,这种调整能够使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能够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适应气候变化有多种方式,包括制度措施、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等。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因此,无论哪种措施,全球各国合作是重要途径。
气候中心不只是提醒“阴晴冷暖”,同时用数据和技术服务能源转型
新京报贝壳财经: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低碳转型是重要方面。但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资源正在发生变化,风能、太阳能的分布和开发受自然条件影响,间歇性和波动性会影响电网稳定性,今年水电大省四川发生限电就是一个例子。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会采取哪些举措为我国能源转型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巢清尘:“双碳”目标下,低碳能源转型使得清洁能源的生产、传输、调度、运行等对天气气候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而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强发、并发的态势,对能源供给、需求等诸多环节都将带来重大风险。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风能、太阳能精细化评估,摸清了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家底,建立了国家级精细化风能、太阳能水电能资源图谱,并开展了气候资源的滚动评估,加强不同时效气候资源监测的精度和密度。
研究表明,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互补性可以减小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升风电和光伏发电的电网友好性,增强并网调峰调度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
另外,国家气候中心构建了中国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库和新能源大数据平台,为国家能源转型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我们还研发了极端“无风无光”事件的识别技术,刻画了我国低效风光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这些举措和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成果,都将为我国能源转型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气象观测系统,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今年6月,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什么是气候适应型社会,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巢清尘:气候适应型社会指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社会。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全社会的重视和广泛参与,共同应对,从数据、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储备。
从气象部门的角度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包括从大气观测转向地球系统观测,发展以卫星为主“地空天”协同观测,覆盖范围从国内关键区—全国全覆盖—国际关键区,提升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观测;二是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包括提升定量化评估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的评估工作;四是强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包括平时减灾,灾前准备,灾时应变和灾后恢复;五是通过上述工作不断减少气候变化的预估、影响和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使适应措施精准到位,助力气候适应型社会的构建。
此外,从协调和推进适应型社会建设的角度,可以考虑:一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长期统筹规划;二是推进系统性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适应评估工作;三是开发不同层级和部门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适应的智能平台;四是将气候风险管理融入各行各业及地方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还提出,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的气候变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提高相关业务能力水平? 
巢清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气象观测系统,气候系统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达到99.6%;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25个,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中的13个,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业务化运行,并布局国家级温室气体观测站43个;7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服务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气候变化监测由大气圈向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等地区系统圈层拓展,由气温、降水、湿度等大气物理状态变量向水汽通量、温室气体通量等过程变量延伸。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强化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前置的重要性,气象等有关部门应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并重点强化几方面业务科研工作。
一是提高气候系统多圈层基本气候变量的综合观测能力,在气候承载力脆弱区继续强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补充完善气候系统关键要素观测;增强我国对极地和高山区冰冻圈观测能力;建设综合立体气候和生态气象观测网等。
二是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推进气候变化大数据产品研制和信息共享,强化数据应用评估和服务水平,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事实分析等。
三是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建立中国区域精细化网格小时-天-月-季-年-年代际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提升精准预报预测水平,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防范等。
四是建立气候变化和重大气象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技术方法,开展面向农业与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重点领域的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研发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极端事件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系统提升全社会的气候韧性水平。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新京报贝壳财经:受疫情、能源危机等影响,有的国家暂时困难放弃转型努力,甚至有一些发达国家气候政策回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怎样坚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 
巢清尘:近年来,受疫情、能源危机等各种因素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形势和一些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出现了诸多变化,多边主义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始终沿着全面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和《巴黎协定》的方向持续向前推进,彰显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坚持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定力,采取切实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展现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风范。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了与气候问题相关的国际治理进程,在《公约》的谈判中体现建设性姿态,同时也积极派员参与《公约》外的各项国际进程,积极开展国际气候治理合作,充分发挥大国影响力,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取得积极进展。
另外,中国还积极帮助其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应对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展气候变化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使中国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引领者、贡献者的作用更加突出。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