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十年|前路光明一家亲

十年来,厦门立足“台”字建设特区,利用“台”字发展特区,围绕“台”字发挥特区优势,厦门对台工作形成了以加速特区建设拓展对台工作、发挥对台优势促进特区建设的良好态势。厦门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先行先试,成功创造诸多“第一”,厦台贸易合作显著增长、厦台人员往来和各界交流持续扩大。厦门将继续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图片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摄)
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挡不住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厦门与台湾有“五缘”之亲。这座全国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牢记使命,始终走在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第一线、最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委对台工作决策部署,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努力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和两岸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
两岸金融中心(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十年来
厦门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先行先试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进行了许多探路性、试验性、开拓性的实践
成功创造诸多“第一
✔在大陆首创向台湾青年提供公租房,推动大陆惠台措施落地实施;
✔首创游客自发包租游艇直航金门模式;
✔率先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台湾地区商品经中欧(厦门)班列出口;
✔成立大陆首家台商基金合伙型企业“台商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厦门)合伙企业”;
✔成立大陆首个台湾地区有关规定查明研究中心、首个两岸消化病学研究联合实验室和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
图片
金融公寓是湖里区首个台青公寓(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台交流合作的
“厦门经验”与“厦门模式”
展现出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
担当作为和历史性贡献
图片
十年来
厦门全力打造
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
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
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
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
台青就业创业最优渥热土
惠台政策落实最全面城市
图片
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十年春华秋实。站在新起点,立足全国大局,厦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牢记“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这一使命,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继续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区,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再立新功,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说厦门
两岸融合这十年‍‍‍
在厦台胞不断增加
十年来
厦台人员往来和各界交流持续扩大
如今,约12万台胞常住厦门
这座城市已是台胞台企
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图片
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两岸交流活动热络
十年来
厦门以闽南文化为纽带
持续创新交流方式
重点打造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等
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
其中,海峡论坛已成功举办14届
累计超过13万名台胞参与
成为两岸民间割不断的纽带
成为规模最大的两岸交流盛会
图片
2022年第十四届海峡论坛现场(厦门日报报记者 黄嵘 摄)
惠台礼包实实在在
●十年来,厦门科学把准形势,果断把握综改试验区、自贸片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多重优势叠加的机遇,陆续出台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若干措施和金融、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的惠台利民政策。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台“大礼包”,一个个帮助台企转型升级再腾飞的暖心政策,让两岸同胞对“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切身体验、更积极的主动作为。
图片
第十六届台湾人才闽西南(厦门)对接会(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摄)
台商台企踊跃来厦
●十年来,厦门始终以最前沿姿态拥抱前来的台商台胞,不少台企在厦门投资经营多年,不仅自身取得良好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提升,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厦门引进友达、宸鸿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
●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注册台企近1000家
●截至2022年8月,厦门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519个
(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