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库》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作序。
新时代重大文化工程、出版工程。
全面梳理和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
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图片
《复兴文库》
总主编:
金冲及
副总主编:
郑师渠、张海鹏、陈晋、张树军、谢春涛、张宏志
开本:小16开
装帧:精装
ISBN:
第一编(1840—1921):978-7-101-15554-9
第二编(1921—1949):978-7-101-15553-2
第三编(1949—1978):978-7-101-15552-5
定价:
第一编(1840—1921):3800元(全38册)
第二编(1921—1949):9500元(全65册)
第三编(1949—1978):11500元(全92册)
总定价:
24800元(全195册)
图片
内容简介
图片
《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
《复兴文库》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其中第一编集中选编1840—1921年,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探索救亡之道、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第二编集中选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第三编集中选编1949—1978年,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先行出版发行。
图片
总目录
图片
第一编 (1840—1921) (共7卷,全38册)
第一卷:开眼看世界 (3册)//李帆编
第二卷: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诉求 (1册) //武吉庆编
第三卷:晚清统治集团的自救 (7册) //李育民主编
第四卷:改良派的变革主张 (8册) //房德邻编
第五卷:民主革命派的追求 (10册) //林家有、王杰主编
第六卷:中华民族的认同 (2册) //湛晓白编
第七卷:新文化运动 (7册) //欧阳哲生编
第二编 (1921—1949)  (共14卷,全65册)
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册) //黄修荣、黄黎编
第二卷:国共合作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5册) //金以林编
第三卷:中共早期关于武装斗争的认识与革命道路的探索 (5册) //黄道炫编
第四卷:左翼文化与思想理论战线 (7册) //赵庆云编
第五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进与全民族抗战 (6册) //王也扬编
第六卷:抗日民主根据地 (8册) //黄正林主编
第七卷:大后方的建设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7册) //周勇主编
第八卷: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转变 (2册)//王建朗、侯中军编
第九卷:中国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 (3册) //周勇主编
第十卷: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道路思考与抉择 (2册) //王也扬编
第十一卷: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3册) //黄道炫编
第十二卷: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4册) //蒋建农主编
第十三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 (6册) //蒋建农主编
第十四卷: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3册) //汪朝光、费虹寰编
第三编 (1949—1978) (共16卷,全92册)
第一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册) //费虹寰编
第二卷: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6册) //朱薇编
第三卷:向社会主义过渡 (5册) //戚义明编
第四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册) //戚义明编
第五卷: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5册) //费虹寰编
第六卷: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 (9册) //曹前发编
第七卷: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册) //戚义明编
第八卷:“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5册) //李颖、刘鲁编
第九卷: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8册) //董志凯编
第十卷:知识分子政策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册) //朱薇编
第十一卷: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5册) //李琦编
第十二卷:国防和军队建设 (6册) //曲宝林等编
第十三卷: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7册) //潘敬国编
第十四卷: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10册) //杨志强编
第十五卷:从纠“左”到全面整顿 (4册) //张爱茹编
第十六卷:为历史转折作准备 (5册) //李颖、陈郝杰编
图片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复兴文库》序言
图片
习近平
(2022年9月20日)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编纂《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道路指引,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就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儿女探索、奋斗、牺牲、创造,留下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珍贵文献。编纂出版《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就是要通过对近代以来重要思想文献的选编,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我们要在学好党史的基础上,学好中国近代史,学好中国历史,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已经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更好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
图片
编纂说明
图片
《复兴文库》是一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编纂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全面梳理和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复兴文库》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第一编集中选编1840—1921年,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探索救亡之道、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第二编集中选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第三编集中选编1949—1978年,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第四编集中选编1978—2012年,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第五编集中选编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各方面风险挑战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文献。
《复兴文库》的编纂体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民族复兴主题,重点收录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
二、服从专题思想史文献汇编的总体定位,重点收录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文献,少量收录能够强烈表达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奋发图强的经典文艺作品。
三、所收文献均选自曾经发表和刊布的文献集成、档案选辑、个人著述、报刊文章、通讯报道等。
四、根据各编篇章结构设置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专卷主题的需要,同时考虑文库以各卷为单元独立成书,部分重要文献适当重复。
五、各编《编选说明》主要介绍本编所处时段大致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以及本编分卷情况和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各卷《编选说明》简要介绍本卷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以及分册情况和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六、各编《史事纪略》简单勾画本编所收文献的历史背景,补充交代所收文献可能未提到的重大事件,为读者阅读和使用《复兴文库》提供方便。各条纪事一般只标注年月,个别条目根据需要标注到日。
七、为保证所收文献的原始性、准确性,对当事人在多年后所写的回忆文章一般不予收录,当代学者的评论性文章也不作选录。
八、所收文献一般不加注释,原出版物中的编者按、题解、注释等,一般不予保留。如有需要说明的情况,在所收文献首页以“题注”方式作简要介绍。
九、所收文献凡属另拟标题,均在题注中予以说明。
十、对所收文献的语言语法、标点用字、数字用法等,一般保持其底本原貌;在不改动原文原意的前提下,对收入在同一卷册内的文献,只对其格式、用字、标点等技术性问题作一篇之内或一册之内的相对统一;对原文中存在的讹脱衍倒情况,作必要处理。凡改正或添补的文字,用六角括号“〔 〕”标示(发文编号中的年度代码不在此例);原文用字的校改或删除,用圆括号“( )”标示,并使用小字号。
《复兴文库》编委会
图片
图书实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