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丨一粒海盐的“前世今生”

图片
海洋是人类的“蓝色家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无穷的动能。今年,福建提出“十四五”规划,对海洋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部署。每周一晚18:00,东南卫视《海洋季风》节目带15分钟新闻专题《风从海上来》为你送上“海上福建”一手资讯。
图片
福建莆田产盐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000多年
是历史上著名的“盐仓”
如今的莆田盐场
依旧延续着古老的晒盐技艺
在确保品质的同时
努力拓展海盐的应用范围
莆田盐场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是福建省最大的生态海盐生产基地,曾为杭州G20、厦门金砖等重要会议提供专用盐品。盐场所在区域海岸线总长243千米,盐田面积10.2万公亩,方圆百里没有工矿企业,非常适合盐业生产。
盐场的关键点在乌屿纳潮口。为了及时纳入海水作为制盐原料,盐工需要实时掌握潮汐规律,等潮位比内沟高20公分时开闸、纳潮,通过引水渠引入海水。
图片
制造结晶海盐,要先用“七步走水法”,将卤水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蒸发池逐步卡放,卤水引入第一层蒸发池后,顺着一个方向逐步流下,最终达到饱和。每层盐池落差10至15厘米,海水经过七层盐池,层层沉淀净化、蒸发浓缩,达到最佳的结晶浓度,再引入结晶池继续蒸发浓缩,便有海盐析出了。
图片
卤水变成盐的关键步骤叫做“扒盐”,是制盐最艰辛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盐的质量,盐工们要赶在太阳出来前把盐收好,通常凌晨两点就要出门扒盐,一人要花2小时才能扒完500平方米的结晶池。
收完盐之后,就要“赶混”,把已经混浊的卤水从排水口“赶”出去,否则会影响下一茬盐的品质。
图片
然后,新的卤水灌入结晶池,经过大概一两天的日晒,又可以重新收获一池子的新盐。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莆田盐场年均产优质海盐8.5万吨,2021年年产量为12.77万吨,占全省产量一半。
图片
莆田盐场生产的优质海盐共分为三大类:贡晶盐、自然盐、腌制盐。其中,贡晶盐是目前全国最好的食用盐之一,以莆田平海湾深层的海水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制成正六面体、晶莹剔透的优质盐。
图片
从古至今,制盐主要有煎和晒两种方法。明弘治年间,《兴化府志》记载:天下盐皆烹煎,独莆田用晒法。也就是说,晒盐是莆田独创的制盐技艺。
今年1月29日,莆田的海盐传统晒制技艺入选了第七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这种技艺采用传统天然海泥滩场晒制,依靠日光和风,自然结晶成盐。
图片
莆田盐场充分挖掘“莆盐”文化,利用2000多平方米的石头厝旧仓库,向所有员工征集老物件,打造盐文化中心,保存上个世纪珍贵的制盐工具。
图片
莆田海盐是海盐中的上品,纯天然、全手工、零添加,盐品净白细腻,口感回润甘甜,不易结冰块,富含人体所需的数十种微量元素,不仅国内同行称好,还曾出口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
然而,对于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盐场来说,如何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对此,莆田盐场从保健用盐和医美用盐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即使投入很大,也要摸索出一条盐场的发展之路。
图片
不舍昼夜的海滩博弈
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
为莆田留下了星罗棋布的盐田
我们相信
这个历史悠久的老盐场
 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新滋味”
福建海洋频道
六大板块带你深触蔚蓝
图片
图片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携手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同打造的海博TV“福建海洋频道”开设“福海资讯”“海丝档案”“畅玩海洋”“福海惠民”“海洋预报”“蓝色光影”等六大板块,全天候畅游蔚蓝,充分感受蔚蓝的广博与深邃。
图片
来源:海博TV、东南卫视
编辑:陈乐遥、陈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