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隐藏在“发疯文学2.0”中

图片
「“发疯文学2.0”本身充满了消极的情绪表达,但是在消极如隆冬的文字背后,是每个年轻人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
“一拳把地球打爆!”
“横扫生命!做回尸体!”
“平等地恨每一个人!”
时隔一年,发疯文学卷土重来,以2.0进阶版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如果说,1.0版本的发疯文学是通过巧妙地调节沟通双方的表达姿态来克服严肃沟通中的一些障碍,仍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那么2.0版本的发疯文学则更像一种纯粹的情绪表达,沟通本身是不必要的,甚至不需要特定的倾听对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发疯文学2.0”似乎是话语空间一场成功的博弈。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要求君子“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原则期待年轻人“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情绪表达本身的阻力是很大的。“是不是在炫耀”“是不是在矫情”“谁没经历过呢”……诸如此类的审判堵塞了很多年轻人的情绪出口。
图片
(发疯表情包其一)
在“发疯文学2.0”里,这些顾虑都可以被忽略,剥去小心翼翼的外壳,年轻人主动选择极端的表达,披着失智寻“死”的保护色,对着旷野大吼大叫,对着空气拳打脚踢。
然而,如果只把“发疯”看作一种情感的宣泄,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不无担忧地看到,年轻人的“疯”是发不完的,他们甚至不排斥让自己陷入越来越频繁的“发疯”之中。似乎“疯”的情绪正源源不断地涌动在年轻人的心中,这也暗示我们“发疯文学2.0”绝不是偶然产生的。
那么,那些被“发疯”的极端表达遮蔽了的具体问题,究竟是什么?在“发疯文学2.0”的一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图片
(发疯表情包其二)
“干嘛,想上班才是不正常的好嘛?(阴暗的爬行)(尖叫)(扭曲)(痉挛)(嘶吼)(蠕动)(阴森的低吼)(爬行)(分裂)(走上岸)(扭动)(痉挛)(蠕动)(扭曲的行走)(不分对象攻击)(打出高额神经损伤)”
“只要心态好,学校也是巴厘岛!!我好喜欢上学呀!巴厘岛!我要去度假啦!!哈哈!啊!主线任务就是生存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太好啦!一个学期假期!!哈哈!!”
“人活着哪有不发疯的?每天装正常给谁看啊?没关系精神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没精神关系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没dhb精神定稳一分钟厉很害了没关系精稳1分这个发言太过火了,向锅下中入葱姜八角香叶,倒入一罐可乐,放盐,加水淀粉勾芡,小火收汁,撒上白芝麻,一道美味的可乐鸡翅就做好了!”
上班、上学,甚至活着本身,与其说“发疯文学2.0”不解决问题,不如说它反映的是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
有网友调侃“自从疯了以后精神正常多了”,这看起来矛盾而荒诞,实则恰恰反映了本质,即“发疯”直面的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问题。
图片
(发疯表情包其三)
如果说过去的年轻人还可以充满激情地学习如何处理职场关系、如何纾解工作压力,现在的他们已经开始感到疲怠。面对近在眼前的“胡萝卜”,他们从积极争取转向反思与怀疑,开始重新审视外部世界。
从抱怨“996”、拒绝“内卷”到无法彻底“躺平”,外部世界真实存在的种种压力迫使他们追问更多,他们希望改变能尽快发生,他们需要有人为此负责,但对复杂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又使得他们挥拳不能指向任何人。所以他们只能对着旷野和空气宣泄,做一些“毁灭世界”的反派美梦。
这种面对外部世界的“发疯”,与过去持续被讨论的“精神内耗”其实是相联系的。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共同投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向内面对自我,他们是扎根在现代性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先天难逃异化的病症,又被资本的逻辑绑架,期待自己是“有用”的。
向外面对世界,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上行、社会蓬勃发展的时期,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旧有的经验常常失效,他们想知道生活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还有没有机会能让他们证明自己是“有用”的。
自我与世界就这样被撕裂、对立。
图片
(寻“死”的发疯文案)
在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挤压下无处可逃的年轻人,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对生命意义和死亡的思考,也就出现了“发疯文学2.0”里看起来极端消极的内容。
中国传统是讳谈“死”的。抛去迷信的因素,死亡在多数人看来仍然是令人恐惧的、消沉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部分人在看到与之相关的“发疯”文字后,不会有情绪宣泄的畅快感,反而担忧年轻人们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深渊。
图片
(寻“死”的发疯文案避讳版)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惧怕谈论死亡。当代年轻人在剖析自我和探索外部世界时产生的不安感,引导他们走向了对死亡的追问,但这并不是“发疯”走上极端的结果,而是启蒙的必经之路。
早在1942年,法国哲学家加缪就在他出版的《西西弗神话》一书中对这种不安的感觉进行了描写,并将这种感觉称为“荒诞”。他指出,“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离,它既不存于比较的一方,也不会存于比较的另一方。只有两方相遇,才会有荒诞产生”。人的自我和外部世界恰恰就能够作为比较的双方,自我与世界间的撕裂感使人在精神层面产生荒诞的感觉。
图片
(西西弗斯神话对生命的隐喻)
假设如加缪所说,个体荒诞感的激发来自生活中惊觉似的偶然,那么在年轻人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困境和越来越拧巴的精神状态下,这种偶然惊觉的概率无疑被大大提高了。寻“死”的“发疯文学2.0”得以流传开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近几年,网友们陆续在B站上传耶鲁大学《哲学:死亡》课程视频,这是一门硬核的哲学专业课,迄今却累计获得了超过800万的播放量,众多年轻人在其中寻找灵魂存在与否的答案,探索永恒与不朽的可能性,体悟生命的价值,学习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本身。
对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这一举动似乎为时过早,而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却是对早就缺失的“死亡教育”的自我补偿
图片
(在B站搜索死亡课)
只是,随着“死亡”从被压抑的话题内容中逐步获得解放,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否认它可能带来的负面价值。
“发疯文学2.0”本着“发疯到底”的原则声称,“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他人”,实际上这种对他人的外耗并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
来源于生命底层的荒诞感不断刺激着“疯”的情绪,“发疯”者要想真正获得“精神正常多了”的自洽,还是应该从自己的生命出发寻找答案
图片
(外耗他人的发疯文学)
中国的精神传统推崇人与世界的统一。老子所言“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正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个人与天下的圆融统一,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委身于天下。这便从根本上消除了个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割裂感,解决了“疯”的问题。
但是,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图景越来越难以抵达。从越来越难以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到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下要求年轻人与世界融为一体,是相当困难的。
知乎最近推出的首档青年谈话节目《荒野会谈》也对年轻人的生命意义提出了讨论,“如果一个人注定是平庸和普通的,他的人生还值得一过吗?”“如何放掉追求崇高意义的执念?”这些问题都映射着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精神困境。
对此,加缪的回答是“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如何活得更好,而在于尽可能地去经历”,在他眼中,尽可能地感受自我的反抗、自由和激情,就是值得过的生活。
而在萨特眼中,恰恰是死亡定义了生命,生命的意义应该由人自己构建。
图片
(《荒野会谈》反思生命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看,“发疯文学2.0”的诞生也是年轻人的激情与反抗的体现
他们高呼“没有道德就不会被绑架”,而不愿屈从于互联网时代虚假的道德标准。
他们大喊“谁偷走了我的富二代人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公提出挑战。
他们胡言乱语道“我没事就拿大炮轰自己”,打破理性的逻辑,不失为一种黑色幽默。
在诸如此类的反思中,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生命意义,而避免被传统的、世俗的价值绑架。这一条路注定是孤独而且艰难的,但他们已经决定启程。
图片
(《荒野会谈》中的年轻人建构生命意义)
也许对一部分“发疯文学2.0”的爱好者来说,“发疯”只是契合了他们某一时刻的精神状态,是紧张生活中的一种宣泄和娱乐,并不包含如此复杂的内涵。
但是,对于频频“发疯”的表达者,我们还是希望笼统的“发疯”不要遮蔽了他们内心细腻隐晦的情感,直面导致“发疯”的具体问题并寻找答案,才是解决内耗和外耗的根本方法。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生活在时代中的个体是渺小的,但也可以是崇高的。“发疯文学2.0”本身充满了消极的情绪表达,但是在消极如隆冬的文字背后,是每个年轻人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