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疫】科普丨黄热病防治知识GET!

图片
黄热病
2022年5月19日,海关总署发布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43号(关于防止黄热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非洲地区常年气候平均温度28℃左右,多种蚊媒传染病流行,随着进入雨季,更利于蚊媒孳生,黄热病进入高发期。
图片
一、黄热病是什么
19世纪,一张描绘黄热病发病症状的图画
黄热病(yellowfever)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人经过3~6日潜伏期后出现症状,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黄疸和出血等,属于检疫传染病。
图片
二、黄热病的世界流行史
 
黄热病在大约1500年前于非洲起源,并在300~400年前因奴隶贸易而传入美洲。17~19世纪,曾在美洲和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2016年3月12日,我国发现首例境外输入黄热病患者,之后陆续发现五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安哥拉。迄今为止,我国尚无本土确诊病例的报道。
图片
三、黄热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图片
黄热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患病或隐性感染的人或动物后,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图片
四、如何预防黄热病
图片
长期使用的历史证明黄热病减毒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疫苗,接种后7~9日产生免疫力,并维持10年或更久。前往黄热病流行区的旅客应在出发前至少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同时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图片
五、怀疑自己得了黄热病怎么办
图片
若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在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并告知近期旅居史,同时配合好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以便得到及时诊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12360海关热线”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稿单位:深圳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