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被富士康“连坐”,供应链管理成了企业的ESG“重担”

图片
图片
在ESG实践上,企业独善其身似乎已经不够了。
文 | 王紫荆
编辑|国佳佳
富士康陷入负面舆论,苹果又被消费者拉出来“吊打”了。
本周,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富士康的郑州园区被曝出约2万人确诊新冠,但公司对患者、非患者,都没有提供合理的保障:阴阳混住,隔离人员得不到治疗,没药,甚至连物资都要抢。
图片
一张据说是郑州富士康员工哄抢物资的视频截图在网上流传
事件很快上了热搜,富士康的辟谣也没能安抚网友的情绪,更有人把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也拉出来“吊打”了:“每部苹果14多少都沾点富士康的血” “想换iPhone的,忍忍吧”。
在ESG实践上,企业独善其身似乎已经不够了。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供应商的ESG表现到底会从哪些方面影响企业?
从富士康案例,看供应商ESG漏洞如何影响企业
综合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曝光和分享,富士康这次激起民愤,是因为没有保证员工的基本权益。
根据曝光,园区内只要没被确诊的员工都要照常上班,哪怕是密接,因为“不上班就没有盒饭吃,三天不上班就被赶出宿舍”。确诊的员工被带走隔离后得不到药品、治疗与照顾,甚至出现了哄抢物资的情况。
10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发表了声明,称2万人确诊是“严重不实消息”,并且强调园区内生产运营稳定。但网友似乎仍不买账,“富士康辟谣”至今仍在微博热搜,话题总阅读量达到了1.6亿。
苹果公司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呢?
华尔街日报称,富士康是苹果公司最大的iPhone组装商。苹果能给富士康带来多少收入,官方并没有给出数据,但根据德国数据公司Statista,2017年时,苹果占富士康订单量约54%。今年9月,富士康获得了创纪录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4%。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有分析师表示这受益于iPhone14 Pro和Pro Max在市场上的“强劲需求”。
可见,苹果给富士康的营收带来很大影响。根据网络传出的内部微信群截图,富士康也受到了来自苹果的压力,被要求提升出勤率。对此,网友评论说,苹果要生产,富士康要交付,组合起来就成了员工的重担。
图片
网上流传的内部微信群截图
巧合的是,当地时间10月27日的财报电话会上,苹果CEO库克称客户对iPhone14 Pro和Pro Max的需求强劲,苹果“非常努力地满足需求”。
因为供应链的ESG丑闻,苹果其实早就开始受到声讨了。2010年左右,富士康因为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而被质疑企业文化,有劳工团体呼吁社会抵制苹果的产品,并且在抗议时表示,苹果满口企业社会责任,却放任外包供应商破坏环境、剥削工人,是“代工利润吸血鬼”。
这场民间组织与科技大厂的“战斗”,持续了很久。2011年,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环保组织,连续发布了两份报告,揭露苹果公司在华供应链中的问题,包括员工安全、环境污染等。
如今,苹果在环保问题上主动承担起了敦促供应商的角色。本周二,苹果宣布将审查供应商的工作,特别是针对他们与苹果相关的制造进行脱碳,比如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此前,苹果已经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整个业务的碳中和,并要求供应商报告自己运营和采购过程中的总排放量。
很难说苹果能有今天的动作,仅仅因为消费者和民间组织施加的压力。但我们能看到的趋势是,企业在规范供应链上受到的压力的确越来越多,因为供应链问题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了。
今年3月,湖南插旗菜业被曝光部分酸菜产品加工过程不标准,没有通过卫生指标检验。产品里有酸菜的品牌纷纷发出声明,自证清白,包括今麦郎、百盛中国、白象食品、太二酸菜鱼等。
而当时的确与插旗菜业有合作的康师傅,深夜发声道歉,承认管理失误,取消与对方的合作。
至于康师傅为供应链问题承担的经济损失,根据招商证券国际研报估计,其召回相关产品产生的相关损失为几亿元,当时的股价一度下跌15%。原本属于康师傅营收一大基本盘的方便面业务,今年上半年贡献的归母净利润也下降了39.23%。整个公司的股东利润下降了38.42%。
除了消费者,还有谁在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压?
首先,在环境问题上,企业排碳的经济代价的确越来越高了。如何监测、核算、盘查公司的碳排放,不同行业都有多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如果排放达不到国家标准,企业有可能被征收排放税、被要求减产等。
那么企业的排放量到底怎么核算呢?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统一、明确的处理细则,其中环境非政府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牵头建立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是目前企业接受度最广的体系之一。该体系明确将公司价值链中所有的间接排放包含在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3中,其中包括供应商生产相关产品时产生的排放。
图片
其次,国内外二级市场对企业ESG报告的披露要求也愈发严格。从2019年到2022年,港交所多次提升对上市企业的ESG实践要求。今年年初,上交所也要求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而多数企业在撰写ESG报告时参考的GRI框架中,多处对供应商管理提出了要求。比如要求企业根据环境标准筛选供应商,要衡量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采取行动,要注意供应商是否使用童工、是否有强迫或强制劳动事件等
资本方因为供应链问题撤资或转投,也是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根据外媒报道,欧洲大型机构投资管理公司Legal&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LGIM)把蒙牛从一支ESG基金中剔除,因为“蒙牛没有披露其农产品的范围3(消费者与供应链)碳排放”。
有些海外投资人选择拧成一股绳,以组织的形式发起倡议。2016年,海外投资人组织Fairr开始鼓励快餐生产商和连锁餐厅关注原材料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两年后,项目得到了74名代表资产49亿美元投资人的支持。三年后,有20家公司设立了相关政策,有些公司会追踪自己产业链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公开汇报。
不过资本方也承认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有限。“公司在ESG上走偏时,我们倒是能用撤资吓唬他们。”LGIM的全球ESG经理Maria Ortino说道。但是以蒙牛为例,虽然LGIM把蒙牛从ESG基金里剔除了,但还持有对方的指数基金。尽管发现了对方的供应链和ESG漏洞,自己还是没有“退出游戏”。
题图来源 | 新快报;知乎@默小花
参考资料:
1.格隆汇:苹果供应商富士康9月份总收入新台币8223亿元 同比增长40.4%
2.新京报:苹果“颓势”下的富士康:员工吐槽班车、洗衣福利取消
3.一视财经:巨头虚胖,康师傅的业绩为何如此羸弱?
4.华尔街日报:苹果公司敦促供应商加入其碳中和目标
5.Financial Times:Investors push food companies to go greener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