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Pad体验:千元性价比选手姗姗来迟,能否成为入门平板守门员?

自从2019年Redmi品牌独立以来,小米和Redmi双品牌就形成了不同的品牌定位:小米逐渐发力高端市场,Redmi接棒小米极致性价比的初心。
几年来,Redmi的产品线愈发丰富,手机、智能穿戴、音频产品、智能家居、电视、路由器、手机配件……
这些产品在卢伟冰的操刀下,产品力大多都表现出色,一度让网友戏称卢伟冰要用Redmi“反米复金”。
2021年8月,距离上一代小米平板4发布三年多之后,小米平板5系列正式回归发布。
这三年多时间,平板市场,尤其是安卓平板市场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疫情之下居家办公网课需求大大增加、各厂商智能生态逐步完善,推动平板销量大增,市场回春促使原本摆烂的互联网厂商重视Pad端HD版本适配,谷歌安卓底层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更多手机厂商也加入了平板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整个良性循环。
我原本以为,已经错过了2020年第一波市场机会的小米,会首先简单堆砌个硬件,抓紧拿出一个“能用”级别的千元性价比款Redmi Pad,结果,小米却沉住气练了练内功,愣是又憋了一年多,选择了高端先行。
因此,小米平板5系列的市场定位和前代不同:前代售价1099元起,而小米平板5直接到了1999元起。
那么,当入场最晚的选手之一——OPPO都拿出了入门款OPPO Pad Air,小米难道是要放弃千元入门平板这块肥肉了吗?
当然不是,好饭从来不怕晚。
兄弟们,Redmi Pad来守门了。
开箱配件
Redmi Pad包装盒整体为白色设计,正面产品主视觉图,比起真机略小了一圈,中间印着产品名称Redmi Pad,下方有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认证Logo。
图片
 
盒子右侧面标注了产品的详情信息,还有Hi-Res Audio和Hi-Res Audio Wireless双金标认证。
图片
 
上下抽拉打开盒子,除了主机,下层还放着22.5W电源适配器、3A USB Type-A to Type-C数据线、卡针、含三包凭证的说明书。
图片
 
数据线Type-A端有标注最大电流为3A。白色两插脚电源适配器型号为MDY-11-EM,最大输出功率22.5W。
图片
 
22.5W的电源适配器放在今天,功率并不算大了,因此兼容的协议也相对较少,好在支持了5V / 9V / 12V三个档位的QuickCharge 3.0+,以及自家的10V私有协议。
图片
 
外观设计
Redmi Pad正面采用了四边等宽的全面屏设计,边框宽度7.9mm。
黑屏状态观感还不错,全贴合屏幕继续鞭尸iPad 10。前置摄像头位于一侧长边的中央位置,将平板横向放置时摄像头便在中间。
图片
 
边框与背板为Unibody一体化金属机身,比起大多直屏手机屏幕与边框之间的塑料缓冲层大一点,且有偏“削平”感的磨砂处理。直角边框设计,有倒角处理。
机身厚度7.05mm,以前置摄像头一侧的长边为顶部,翻到机身右侧短边侧的边框侧面,便可以看到,以中间的USB Type-C接口水平对称,两侧各有12个扬声器开孔。
图片
 
扬声器开孔内部有防尘网保护。
图片
 
机身左侧短边侧边框,中心有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认证Logo,同右侧一样,两侧各分布了12个扬声器开孔,同右侧一起组成了4扬声器。电源键放在了靠长边顶部的位置。
图片
 
图片
 
靠近前置摄像头的长边一侧边框,分布了microSD(TF)卡槽、麦克风开孔、连在一起的音量加减键。
图片
 
图片
 
翻至背面,左上角Redmi Logo,右上角是单摄像头镜头模组,两阶云阶设计越看越眼熟,尤其是烟青绿配色。
图片
 
实际上,同K50的幽芒配色还是有区别的。
图片
 
摄像头模组有标注“8.0MP SUPER CAMERA”,字体同K50上的相同。
图片
 
整机的金属工艺还是很细腻的。
图片
 
同OPPO Pad Air的拼接设计相比,Redmi Pad更为沉稳低调一些,并且隐藏式天线的设计使得边框更加简洁。
图片
 
图片
 
图片
 
445g重量,单手握持略有分量,但单拿起来也不算累。
屏幕显示
Redmi Pad正面是一块10.6英寸LCD屏幕,分辨率为2000x1200,屏幕比例为15:9,219 ppi,凑比较近还是能察觉到像素点的,但好在是LCD。不支持HDR。
图片
 
屏幕刷新率最高90Hz,可选默认动态选择分辨率或自定义60Hz / 90Hz两档。
90Hz屏幕,千元平板独一档?看惯了120Hz高刷的手机,用起60Hz的平板是真的有明显卡顿感,但90Hz的Redmi Pad用起来却并没有感觉到明显落差。
图片
 
屏幕支持10bit色深,色彩模式可选生动 / 鲜艳 / 标准三种模式。
图片
 
屏幕通过了SGS低视觉疲劳认证和莱茵TÜV硬件低蓝光认证,护眼模式提供了纸质护眼效果,可自定义色温、纸质纹理深浅和纸质色彩。
图片
 
官方宣称亮度达400 nits,实测最高亮度437.06 nits,比OPPO Pad Air表现更好。支持自动亮度调节。
标准模式下,平均ΔE达1.17,最大ΔE达2.47,作为千元平板表现很不错。
图片
 
鲜艳模式测试,sRGB色域97.9%,色域容积100.5%;DCI P3色域71.1%。
图片
 
支持锁屏抬起亮屏、双击屏幕亮屏息屏,作为LCD机型可设置自动锁屏为“永不息屏”,支持保护套锁定/解锁。
性能发热
目前,大多千元平板使用的是骁龙680的SoC,例如联想小新Pad 2022、荣耀平板8,以及我之前测试过的旁边这台OPPO Pad Air。我的评价是刚刚勉强够用,仍然常出现可以接受限度下的卡顿。
而作为一向注重性能的小米,更是贯彻极致性价比的子品牌Redmi,Redmi Pad搭载了联发科Helio G99,刷新了千元平板的性能上限。
MediaTek Helio G99采用了ARMv8架构,基于台积电6nm工艺,2 x 2.2 GHz Cortex-A76 + 6 x 2.0 GHz Cortex-A55八核,GPU 为 Mali-G57 MC2。
图片
Geekbench 5单核跑分552,多核跑分1907。(骁龙680机型为383 / 1586,还是有不小提升的)
GPU部分,3D Mark Wild Life跑分1248,Sling Shot跑分3482。(骁龙680机型为447 / 2110)
GFXBench测试如图。
图片
 
我这台内存规格为6 GB LPDDR4x + 128 GB UFS 2.2,均是Helio G99支持的最高规格了。支持2 GB内存扩展。
Androbench顺序读取986.61 MB/s,顺序写入907.14 MB/s,随机读取248.86 MB/s,随机写入248.86 MB/s。
RaptorMark顺序读取1750 MB/s,顺序写入1344 MB/s,随机读取438 MB/s,随机写入169 MB/s。
安兔兔综合跑分352295分,或是千元平板天花板级别性能了?
图片
 
烤个机,空载平均功耗为0.7W,CPU满载约5W,GPU满载约3W。
图片
 
具体到使用体验上,先来几个“小游戏”热身,不过是入门SoC,仅供参考罢了。
17分钟王者荣耀,超高分辨率 + 高帧率 + 极致画质,除了偶发小波动,基本稳一条直线下来,平均帧率59.53,50%亮度整机平均功耗2.6W。
图片
 
30分钟和平精英,均衡画质超高帧数,平均帧率39.95,依然稳如狗,平均功耗2.5W。
另外,可开高清画质+高帧数,这两个组合都比骁龙680机型原生支持的画质帧数组合要高。
图片
 
QQ飞车3把下来总时长10分钟多,超高画质超清分辨率超高帧率高特效等级,最后一把平均帧率80.73,毕竟是90Hz机型,冲到80玩起来不错了。
图片
 
行了,上原神吧。
原神全高60帧数关动态模糊,20分钟平均帧率28.46,比起680机型几乎翻倍。
图片
 
按系统推荐的极低组合开60帧数,依然锁在了30帧,看来小米是给“特殊对待”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稳了,两三分钟偶尔会波动一下。
图片
 
游戏工具箱功能同Redmi K50等天玑SoC的Redmi手机相差不大,阉割了画面显示风格调节、游戏音质优化,GPU调节完全保留。
至于发热,在高负载游戏、跑分场景中,背面后置摄像头下方(向中间方向)会有明显温热,但也只限于温热了,况且平板好就好在很少被手握持感知到。日常使用的发热比较小。
流畅度上,不得不说,相比骁龙680 + 60Hz的OPPO Pad Air,Redmi Pad是肉眼可感的更流畅了。
虽然比起自家小米平板5逊色,但Helio G99 + 90Hz高刷这套核心配置一旦好了,Redmi Pad体验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网络连接
同这个价位的大多选手一样,不支持Wi-Fi 6,但小米不会阉割5 GHz Wi-Fi啊!
同这个价位的大多选手一样,没有内置定位模块,不支持GPS/北斗等定位服务,只能靠网络辅助定位,在位置信息设置界面标注了“本机不支持卫星定位”,可以说小米这操作很实诚很良心了。
支持个人热点,支持连接Wi-Fi同时开启热点,在换机、传输文件等场景还是需要的。
图片
 
支持同其它小米Redmi手机电脑、OPPO、vivo、三星等主流厂商传输文件的小米互传。
蓝牙是最新的5.3标准,虽然官方没有提到,但实测蓝牙音频传输协议兼容aptX标准,但不兼容aptX Adaptive等“升级版”,兼容aptX的音频设备连接后会自动回落到aptX。
首个出厂版本系统还没有MIUI+和小米妙播、小米妙享等互联功能,这部分有待测试,后续会有OTA更新支持。
影像影音
Redmi Pad后置是一颗来自格科微电子GC08A3的800万像素单摄像头,无闪光灯。
相机支持AI、自动HDR、电影模式,除了拍照、录像,还有平板上实用的文档模式、夜景模式和短视频模式。
这个价位的平板基本都是扫码水平后置,简单一组对比好了。
图片
 
可以看出,相比OPPO Pad Air,Redmi Pad锐化多了不少,但也使得文字等内容比较清晰,整体画面亮度略低,饱和度更高,色彩更接近观感。
前置摄像头则采用了同样800万像素的海力士HI846,OPPO Pad同款,FOV视场角达到了105°,加入了智能人像居中功能,在视频会议通话等场景较为实用。
图片
 
与此同时也使用了双麦克风,拾音更清晰。
录像前后摄像头最高支持1080p @ 30fps,支持语音字幕。
支持2D人脸解锁,横竖都可用。
声音体验上,则直接堆了4个1217杜比全景声扬声器,可在设置中开关杜比全景声,听感相比OPPO Pad Air略单薄了一点。Hi-Res Audio和Hi-Res Audio Wireless双金标认证前面已经提到过。
无振动马达。
充电续航
电池容量为8000 mAh,中度使用两天有余。
图片
 
虽然随机附送的是22.5W充电头,实际快充功率为18W。
实测最高充电功率达17.6W,15W以上保持的还是比较持久的。
图片
 
亮屏充电功率10W左右,40分钟充电30%,完整充电需两个半小时左右,比同样18W却只有7000mAh的OPPO Pad Air快了近半个小时了。
图片
 
系统细节
Redmi Pad搭载了基于Android 12的MIUI Pad 13,本体验基于出厂版本MIUI 13.1.1。
虽然是出厂版本,功能性上有一定缺失,需要后续OTA,但对比这个价位的产品体验已经及格了,吃到不少小米平板5的红利。
当然,作为千元入门机型,和这个价位的友商一样,系统动效进行了不少阉割。
比如音量条的高斯模糊直接是灰色背景,点击展开后又有了;App启动和关闭的动画都是传统的从中间放大进入,而不是随App图标位置而动。
图片
 
出厂版本未内置Google框架服务。
小窗支持贴边隐藏;分屏的App组合可以直接添加到桌面,下次点击一次就可以打开组合好的两个App;无极窗口可以调整小窗横竖比例,虽然不是电脑窗口级别的高度自定义,但也大多都支持横向竖向及不同大小的调节。
图片
 
部分贴边隐藏的小窗App支持气泡通知。
图片
 
目前出厂版本对第三方App的横屏适配还是不够完美,但个人认为只是出厂版本没有搭载相关优化罢了,只有一个横屏模式,暂时没有提供平行视窗之类的优化,希望在上市时完成适配。
前面外观部分已经提到,卡槽可以用于最大1TB的TF卡存储扩展。无3.5mm耳机接口,需要Type-C音频转换线。
总结指北
此前,网上有个提问「学生党预算有限,买个千元性价比高的平板电脑有哪些推荐?」。
我放眼一圈,千元档居然只有联想小新Pad一个大品牌符合“性价比高”的要求,真我平板X已经来到了一千五,小米平板5电商补贴也差不多是这个价。
对于普通家庭,选一款性价比高一些的,也足够使用了,即使吃灰也不会太心疼、太浪费。既然选择了千元价位,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和手机是一样的。
今天,Redmi Pad终于来了。
作为Redmi的首款平板产品,Redmi Pad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的——尤其是知道了1099起的价格之后,这个体验属实极致性价比了。
作为入门产品,Redmi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成本使在刀刃——处理器、屏幕、做工上。
Redmi Pad当然有不足。
比如,触控笔、键盘保护套缺失。但这个问题也不大,这个价位目标用户并不刚需,更何况也有第三方配件厂商可以满足。
屏幕不支持HDR10,但能看的HDR内容不多,倒是90Hz高刷新率日用更爽……
因此,预算低的学生党,可以买来爱奇艺看文档,轻度游戏也无压力;父母买给孩子上网课,寓教于乐;企业采购作为展示互动平板,餐厅酒店用作点菜机……
对于想购买千元档产品的用户来说,“加预算”是痛苦的。
因此,百元价位骁龙680的小新Pad同样性价比,倒仍有一定市场空间。
倒是比Redmi Pad贵,又是骁龙680的OPPO Pad Air和荣耀平板8,应该感到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