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智能时代发展新引擎|思维品书

图片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在国外受尽委屈。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国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的核心环节不断延伸,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开启了向“中国智造”飞跃,走上正轨的国产品牌在国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那样,尽管“中国智造”的转型前景无限光明,不过面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新概念的接踵而至,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如何实现智能制造的选择路径中,其实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那么,在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以及制作业互联网的未来建设中,究竟需要从何处入手才能迈出关键一步呢?
今天《思维品书》整理了十本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书籍,帮助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拨开迷雾、厘清脉络,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一张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图片
《制造强国》
作者:周永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造强国》一书以活跃的笔触,论述了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调研和大量的行业研究成果,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路径进行的思考。本书既有对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宏观层面的观察和扫描,又有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研究与体验;不仅从全球经济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制造”的优势、问题与走势,而且从产业、城市、企业三者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转变的解决方案。 
本书还介绍了产业创新与城市创新、社会创新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及相关模型。本书为急需通过创新而实现突破发展的制造业企业家、 投身于制造业领域的创业者以 及希望向先进制造、高端制造转型的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实用路线图。
图片
《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
作者:新望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 一书延请诸多前沿专家,解析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深入制造业各大细分行业,寻找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探访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本书不仅解读了国家宏观经济、实体经济现象,对当前制造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而且列举大量行业案例,分析传统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读者紧跟时代,精准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脉搏,积极探索5G时代的机遇与发展,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考未来的出路提供有益的指导。
图片
《新制造》:“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者:豆大帷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自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以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提出“机器人新战略”、英国提出“高价值制造业战略”等。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积极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本书立足于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制造业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环境,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路径、落地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解读,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详细阐述了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个性化制造、服务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试图为读者描绘一幅智能化浪潮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图景。  
图片
《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
作者:夏妍娜 赵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制造2025"规划,恰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做出的积极举措,是在"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谋划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如何将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
未来十年,将会有10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概念公司进军全球资本市场,它们聚集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三大领域。本书将为你在部署未来发展规划时,做前瞻的、智慧的借鉴和参考。
图片
《机 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
作者:朱铎先 赵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既从顶层设计的视角讨论智能制造的本源、发展趋势与应对战略,首次汇总对比了德美日中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参考架构模型,又从企业落地实施的视角研究了智能制造的战略战术与实现路径,并详细介绍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与设备物联网等数字化车间建设方法的著作。两个视角,上下呼应,力图体现战略结合战术,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成果。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作为国内智能制造大咖专家和一线资深技术派专家,作者在本书中以制造业为主体,用全球化的视野,从发展趋势、战略战术、理论体系、实现路径、落地产品全方位地讲解智能制造。无论您是制造业领域的创业者、投资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还是相关政策制定者或是高校师生,只要您想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大潮下的中国制造业,本书一定会对您大有裨益。  
图片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产业转型
作者:许正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互联网重塑了消费领域,而互联网这个“缓慢而坚定的变革者”,正在推进工业产业加速进入下一个时代。这一波浪潮,正是互联网对工业产业重塑、被很多人称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德国人将之称为“工业4.0”。以通用电气公司为代表的美国企业认为,随着智能系统和智能决策在企业中的逐步采用,工业生产当中的传统机器、设备、机组和网络,将被这些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设备重塑,并将通过数据传输、多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被重新整合在一起,因此,必将创造出一个可称为“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
对这一轮新的工业革命,工业互联网的内容似乎更加宽泛。它涵盖的不仅是工业4.0所关注的企业内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工厂,以及整合企业间价值网络的智能制造,它将与消费和服务互联网,乃至人类的社交网络进行更大范围的整合,形成包含人类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在内的超级网络。势必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图片
《第四次工业革命》
作者:[德] 克劳斯·施瓦布
译:李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施瓦布认为,这场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当前阶段,中国也面临着传统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重大问题。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全面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必将是角逐未来世界的重要砝码。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其一系列开放创新,必将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图片
《工业4.0驱动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彭俊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一轮工业4.0浪潮的到来,在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对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既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难得机遇,也是一场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与挑战。为了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工业4.0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更要了解各种技术的发展动态,提前布局,稳步推进。
在实现和推动工业4.0的林林总总的技术中,最能体现工业4.0精髓的,无疑是软件技术。来自德国的SAP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软件企业,不仅是工业4.0的发起者之一,也是工业4.0的核心软件供应商,积极参与工业4.0的推广和实践。本书以SAP的相关软件技术为支撑,介绍工业4.0驱动下的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背景、理论、应用领域和关键技术。书中通过大量结合SAP的工业4.0解决方案在制造行业的具体落地案例,探讨如何实现工业4.0解决方案在企业中的部署,展示系统方案对业务运营带来的业务价值,为企业下一步部署“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实例参考。
图片
《大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基因优势与未来变革
作者:郭斌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在本书中,作者基于严谨的逻辑推演和深度思考,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数据分析与图表呈现,结合真实案例,向读者描绘了中国是如何发展起制造业,从远远落后世界水平到异军突起,到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的历程。作者基于其原创的“追赶阶梯理论”,严谨系统地剖析了中国制造业实现快速“追赶”的真正原因。
此外,本书深度展望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整理总结了中国市场的生存法则、未来即将面临的发展趋势等,以期为中国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之路指引方向!
图片
《国家大战略》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
作者:韦康博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从2010年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旨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本书着眼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现实,以《中国制造2025》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为框架,围绕政策制定背景、行业发展现状、产业变革趋势和具体应对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