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上45公斤女孩举起80公斤杠铃,举重运动员的极限在哪?

体重45公斤的女孩举起80公斤的杠铃,东莞举重队运动员周丽玲29日在省运会赛场上表现惊艳,以刷新全省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丙组45公斤级冠军。她举起的重量,约是自身体重的1.78倍。
图片
周丽玲夺得丙组冠军。
举重运动员的“天花板”在哪?他们如何练就“神力”?东莞女子举重队教练钟婷就此给出了答案。
(45公斤女孩举起80公斤杠铃,破省运会纪录,时长共38秒)
45公斤女孩举起80公斤杠铃,打破三项省运会纪录
东莞小将连破三项纪录
周丽玲出生在湖南,今年14岁,平时在东莞的石龙体校训练。她的父母是来莞务工人员,为了把她带在身边,在2018年把她送入了石龙体校。
身材匀称、手臂比较直、身体素质不错,教练经过初步判定,认为周丽玲比较适合举重运动,便把她收入队中。
开始训练的前两年,周丽玲的表现并不出众,但她训练刻苦、踏实,底子打得比较牢。近两年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再加上她的心态比较稳,在比赛中可以发挥出训练水平,逐渐在省内赛场崭露头角。
省运会的举重比赛,把13岁到18岁的运动员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14岁的周丽玲此次参加45公斤级丙组比赛。她以抓举66公斤、挺举80公斤、总成绩146公斤的表现夺得冠军。
这个成绩远超全省同组别纪录。钟婷介绍说,此前该组别的全省纪录分别为抓举59公斤、挺举71公斤、总成绩128公斤。周丽玲一战把三项纪录都归于自己名下。
钟婷表示,为了在这次省运会上争取佳绩,东莞举重队邀请了奥运冠军陈伟强出任总教练,他出色的经验与临场战术制定,是队伍获得佳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她说:“周丽玲很有潜力,我认为她有望成为全国冠军。”
“三倍于自身重量”是极限
周丽玲举起的重量,约是自身体重的1.78倍,臂力惊人。而如果把这个成绩扩展到成年人赛场作比较,其实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按照举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在女子45公斤这个级别,国际健将、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的总成绩标准分别为180公斤、172公斤、142公斤。也就是说总成绩为146公斤的周丽玲,刚刚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
举重是中国代表团在国际赛场的优势项目。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中,中国运动员谌利军以抓举145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2公斤的成绩夺得冠军,并一举刷新举重界3大纪录。他完成的挺举重量,约为自身体重的2.79倍。
图片
龙清泉在比赛中(资料图片)
事实上,“举起三倍于自身重量”一直被看作举重运动员的极限。全世界曾完成过这一壮举的运动员不超过10人。2009年的全运会上,龙清泉在56公斤级的挺举比赛中,举起了169公斤的重量,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举起自身体重三倍重量的运动员。
如果把范围扩展到整个动物界,最强的“举重运动员”是蚂蚁,它能举起400倍于自身重量的物体,而看起来力拔千钧的大象,只能举起自身体重四分之一重量的物体。
举重其实是个技术活
钟婷介绍说,一般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可以举起自身体重2倍—2.5倍的重量。普通成年男性,能拎起45公斤—60公斤的杠铃就不错了。举重其实是一项技术活,收腰、压杠铃等举重技术对提升成绩作用很大。普通人如果掌握了这些要领,即便力量没有增加,也能多举起一二十公斤的重量。
练举重会把运动员压矮,这一说法是否科学?钟婷说,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身高与练举重其实没有关联。举重项目分级别,在小级别项目上,队伍会选择一些身材矮小、力量强的苗子,而不选择身材高但没力量的运动员。另外,身材矮重心就低,抓杠铃时比较稳。这或许给了观众们一些错觉,认为举重运动员普遍比较矮。在大级别当中,运动员还是普遍比较高的。
钟婷也提醒注重力量训练的普通人,不要盲目跟着视频去练力量,每个关节和肌肉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避免出现伤病。
【记者】彭博
【视频】孙羽嘉
【图片】东莞举重队
【作者】 彭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