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新规11月起施行,关系你我生活!

这个11月,一批民生新规开始施行,影响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规范驾培机构经营活动、完善药品召回分级制度……更完善的法治,让你我更有获得感。
全国新规
1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不得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歧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收费、摊派;不得诱导、强迫劳动者登记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得以各种形式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
2
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规定,从11月1日起,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公告》指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进口)、批发电子烟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人。
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
3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配备食品安全员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要求:
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配备食品安全员的同时,应当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配备、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4
科学完善召回药品处理措施
新版《药品召回管理办法》11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版《办法》规定:
明确持有人是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的责任主体,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使用单位应当积极协助。
持有人应当依法主动公布药品召回信息,对实施一级、二级召回的,还应当申请在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网站依法发布召回信息,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品召回信息应当与国家药监局网站链接。
5
鼓励驾校先培训后收费
新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11月1日起施行,明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学时制,按照学时合理收取费用;鼓励培训机构提供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
6
优化税务事项办理程序
税务总局公告,11月1日起,简化优化“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核准”“对纳税人延期申报的核准”等5个事项的办理程序。
7
提升红领巾产品质量
红领巾质量标准新国标11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提高了整体质量标准,在安全、色牢度、色差、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加强。
8
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实施
中小学数字教材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11月1日起实施。标准为出版单位保障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大规模出版传播奠定技术基础。
地方新规
1
北京: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标准调整 11月1日启动参保
2023年度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参保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参保人当月参保,次月缴费。
2023年个人缴费标准有所调整。其中,城乡老年人每人每年370元;学生儿童每人每年345元;劳动年龄内居民每人每年665元。
与此同时,对应的财政补助也有新增,财政补助标准分别上调为学生儿童每人每年1665元;劳动年龄内居民每人每年2295元;城乡老年人每人每年4290元。
2
天津: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等服务
《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增设网络保护专章,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等服务,规定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
3
河北: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流程
河北税务、医保部门联合通告,11月1日起,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办税服务厅、税务机关委托的金融机构等渠道缴纳医疗保险费。
4
江苏:心理治疗可医保支付
江苏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11月1日起在江苏全省统一执行。
按照规定,江苏执行三类、二类和一类收费政策的定点医疗机构“心理治疗”项目医保支付标准分别为200元/次、180元/次和160元/次。
5
上海:支持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上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本市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实施意见》,自11月1日起施行。
针对保障外贸企业稳定经营,提出要畅通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鼓励外贸企业合理运用航运衍生产品,管理运价波动风险。并支持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上市,探索干散货、油轮等运价指数期货期权产品。
6
深圳:外商投资条例今年11月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要求,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外国投资者与内资企业同等条件进入。同时,鼓励和引导外国投资者在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深圳市重点发展领域内,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发展领域进行投资。
7
安徽:为家暴受害人提供应急庇护救助服务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1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当事人遭遇家暴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地方政府可为家暴受害人提供应急庇护救助服务。
8
甘肃: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甘肃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11月1日起施行,明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来源:小康头条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责编:田苑淯颖
校对:武金洋
审核:龚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