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增7大中心,2条过江地铁!

近日南京新一版的总体规划出炉,除了青龙地铁小镇重做定位取代仙林中心之外,江北也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一条条说。
一、地下空间新增7大中心
在上一版的南京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中,江北部分的一级和二级重点区域只有两处,分别为商务区和新南京北站,显得十分稀疏。而在新版本中,直接新增了7大中心,包括隧道北中心、泰冯路、高新、石头河、卸甲甸、大厂、十村。其中石头河为二级重点区域,现实中对应的是桥北以北的南钢附近。显然在规划层面大厂区域被寄予厚望,未来工业转型是必然的,形式上其实就是江北版的燕子矶,相当令人期待。
图片
(紫红:一级重点区域、深蓝:二级重点区域、淡蓝:三级重点区域)
隧道北中心规模也比较大,呈现长条形,随着隧道沿线商业设施的陆续推进,力争成为江北繁华的商业带。
新版本中芝麻河(三桥)区域也由过去的三级区域转变为二级重点区域,且范围比之前更大。按照图示中的位置比对,差不多就是现实中地铁11号线石塘公园站-绿水湾站之间,浦滨路与横江大道之间的区域。现在这里一片空白,作为江北五桥和三桥之间的中心确实符合实际。
图片
另外,作为江北唯一的一级重点区域,新版本中地下空间江北中心的范围也扩大不少,尤其是覆盖到了津浦铁路老南京北站的区域。
二、新增两条过江地铁
在老版本中,过江地铁只有3号线、4号线、10号线和13号线的身影,过江轨道交通方面显得十分稀疏。但在新版本中,明显新增了两条线路,分别是18号线和17号线。
图片
关于18号线,目前的消息并不是特别多,早期编号为S11,别称有穿心线和市域快线等。其主要的功能是连接新南京北站、市中心、南站以及禄口机场。提升南京各大交通枢纽之间人口流动的效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充分考虑过,这里再简单重复下。
参考广州和杭州,从机场出来后都可通过地铁直达市中心,无需换乘,注意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市中心,但南京目前从机场出来后只能直达南站,想要到市中心新街口或者河西CBD,还需要换乘1-2次,整体效率偏低,时间成本高。
而18号线是一个站点较少、速度较快的线路,有助于提升南京在这方面的不足,还是很有意义的,但缺点也有,就是和既有线路存在不少重合的部分,有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比较大的争议之处。
地铁17号线同样非常重要,在11号线建成后,南京江北的地铁线路就将成网运行,这势必导致原先的10号线以及后来4号线客流激增。虽然近期4号线的加入势必分担一部分过江需求,但南京过江压力依然较大,过江地铁的分布依然疏密不均。因此在五桥附近再增加一条过江地铁线非常有必要。另外这条线路有个特别点,就是途经南京多个重点园区。
包括江北的研创园、河西的新城科技园、雨花软件园、江宁胜太路等,都是南京南京年轻人主要的就业区域。17号线的大串联对于各园区高质量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资源互动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