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上演思想盛宴

图片
    11月1日,深圳迎来了第六个“人才日”。当日上午,“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正式启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1月1日,深圳第六个“人才日”如约而至。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大咖先后走上舞台作主题演讲,讲述创新之城的精彩故事,奉献一场思想盛宴,更展现出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
    一个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活动上,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以《大湾区造桥小故事》为主题,通过四个在大湾区“造桥”创业历史为例,介绍了科技创新在产学研探索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香港清水湾和深圳的深圳湾畔。30年前我加入刚成立不久的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了自己的实验室。”李泽湘指出,在一所全新的、环境优美且经费充足的大学里,资源却遇到了极大挑战。港科大产学研的第一座桥是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衔接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以及深圳的企业需求,借机大力推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制造技术发展,制造成本提升,我们急需支撑制造业所需的装备,固高科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李泽湘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固高科技已经成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服务60多个行业的2000多家客户,生产了50万套运动控制系统,培训了5万多名运动控制工程师。“固高科技也是一座桥,让很多农民成为装备领域的创业者或工程师。”
    第二个小故事发生在南山区桃源街道的大学城,“2004年深圳在大学城引进创办了三所研究生院,有感于深圳产业对工程师人才的需求,我向哈工大校长建议用港科大的办学模式,结合大湾区的企业资源,创办一个试点班,每年招收50个学生,6年培养了300个学生。”李泽湘带领几个同学在大学城旁边创办了比锐精密装备公司,在突破半导体终端设备国产化瓶颈的同时,也为教改方后面的迭代提供了依据。
    第三个小故事发生在深圳北面的东莞松山湖。“2014年底东莞推动产业升级,我和原港科大的两位老师提出利用在深圳摸索出的学样派创业经验,打造一个平台,系统地培育一批以学样派创业者和西方产品为主的科技公司。”经过6年的探索,共孵化了60多个团队,至今仍然合作的占80%,15%的团队已发展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公司,大部分都在硬科技领域。
    第四个就是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故事,以留仙洞总部基地为园区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它的使命是新制造,新制造的关键是打造一批C端品牌,并以此来带动B端的芯片、材料、核心部件、装备和制造等一系列企业。”品牌的核心是产品定义、技术赋能和供应链,要去洞察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定义出源头创新的极致产品。
    “40年改革开放发展,30年产学研探索,一座座桥梁的建造,让我们今天在新制造和新工科领域都站在了不同起点和全新高度。”李泽湘提到,最近新成立的深圳科创学院也落地留仙洞总部基地,一个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正逐步形成。造桥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我们希望能看到一座座的桥梁在这里被建造出来。
    南方日报记者 许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
    “深圳,要做开放型人才高地的领头羊。”活动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以《建设开放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为主题,介绍了“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粤港澳大湾区要在中国人才建设高地方面继续做领头羊”等观点。
    “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这句话几乎是不争之理。”郑永年认为,没有开放就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就没有知识创新。此外,没有开放就没有市场。“因为科技的指导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大量的投入一定要在市场上回归,才能继续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东这片大地和中国的开放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深圳,要做开放型人才高地的领头羊,这是郑永年的第三个观点。“我觉得我们国家已经迈入了第三次开放,尤其是在人才方面,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永恒发展的机遇。”郑永年提出,一个国家要发展科技,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大学研究机构;二是必须有一大批能把这些基础科研转化为经济活动的应用技术企业;三是必须有良好的金融支柱。
    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好大学,这些大学结合起来拥有非常强的基础作业能力。珠江三角洲的企业转化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正因如此,这里在过去40年才成为世界的制造风尚。“我们缺乏的就是健全的开放定位系统。”郑永年说。
    “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走向未来也并不容易,我们要往第三个方面转变,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是一个永恒的价值。”郑永年表示,只有通过继续改革开放才能通往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许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
    深圳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文化实力一旦发展到与城市经济规模相匹配的水平,迈向世界一流大湾区的路就不会远。”深圳香港中文(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叶小钢在“深圳人才日”之际,表达了对深圳人才环境发展与音乐等文化事业的殷切期待。
    叶小钢认为深圳是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是一座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吸引经济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应提升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如今,深圳的文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音乐恰是最鲜明的文化符号之一。
    作为杰出音乐家与音乐教育家,叶小钢对深圳这片土地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说:“我们深圳有多元文化的交汇,有自由年轻的人才,很适合培养思想家、作家、诗人、艺术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这会使深圳文化艺术的氛围更加浓郁与和谐,城市更加宜居。我想我们这片土地一定能够培养出艺术大师,我有这样的信心,我们也有这样的决心。”
    叶小钢与深圳的缘分深厚,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他曾为深圳创作交响乐曲。如今,他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致力于为深圳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希望能让自己的音乐抱负得以更多的拓展与实操。
    他决心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打造为一个文化场、一个音乐场,能够真正影响这座城市,把音乐与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在音乐教育方面,他力图打通中西文化的隔阂,中西合璧,为国家培养融会贯通中西方音乐文化且具有领导力的音乐人才。
    谈及对深圳的音乐期待,叶小钢说:“深圳的音乐事业会以深圳为中心点,辐射周边以至大湾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把产生于深圳的音乐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音乐成为深圳坚实的文化符号,用音乐点亮城市,用文化想象未来。”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雷林山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埃菲·杰曼诺夫: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一流的数学教育
    “数学是任何理工科课程的前提和必备条件,由此,深圳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都需要一流的各级数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也包括顶尖大学的数学教育,还需要更强大的综合数学研究能力。”演讲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埃菲·杰曼诺夫谈到了数学教育和数学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多元合作是珠三角地区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其经济上的蓬勃发展而闻名于世,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和教育,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大学与高中合作,甚至在理想的情况下,大学也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
    埃菲·杰曼诺夫早在25年前便来到中国,在这里,他看到了中国大力建设学术基础设施的努力,也看到了中国对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更看到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创建教育与研究中心的宏伟计划。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年轻且发展迅速的大学。我在这里可以参与大学的建设,或许能够起到一些作用。”据悉,今年9月14日,这位菲尔兹奖得主正式获聘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演讲中,埃菲·杰曼诺夫还强调深圳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性。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历经许多年的建设和投入,他谈到:“深圳作为一座40岁的年轻城市,入场已经较晚,要想参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拼,便要付出更多努力,不吝惜投入资源。”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雷林山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颜宁:
    深圳向我伸出橄榄枝,让我能打造一方平台回馈社会
    “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全职回国,协助深圳来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这就是深圳医学科学院。”
    11月1日,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发表演讲,并宣布她将全职回国,加盟深圳协助创建深圳医院科学院。
    颜宁说:“现代医学科学早已脱离了问诊、开药、做手术这种比较狭隘的方式,其实今日的医学科学已经成为集生物、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于一体,高度交叉的,最复杂的一个学科。”
    基于此,她谈到:“深圳医学科学院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把研、药、医紧密结合在一起,打通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到制药公司,最后回到病床这样端到端的顺畅联系。希望深圳医学科学院不仅能够产生若干原创的科研突破,还能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在保障科研人员术业有专攻,专注科研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演讲中,颜宁用三个梦想串联起她多年来逐梦科研的历程。2007年她回到清华大学执教,实现了自己回母校任教的梦想,2017年被聘至普林斯顿大学,实现了自己第二个职业梦想,即做出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马上,颜宁将选择清华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之间的地方,也就是深圳。
    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将梦想一一实现,是因为始终处在最适合做科研的环境里,几度获得了以人为本的经费支持。她又梦想能够复制延伸这份幸运,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可以持续地去享有这个幸运,让他们能够依靠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外界的诱惑,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挖掘、施展自己最大的潜力,从而去做出更多的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深圳正好为颜宁实现新的梦想提供了平台支持。她说:“就在此时,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榄枝,简直是一拍即合。”
    颜宁表示最开始她对是否选择深圳有所顾虑,她担心在深圳可能太累,很可能就会挤占了梦想与灵感的空间,弄不好反而限制了创新。然而深圳用城市的另一面征服了颜宁,她说:“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在周末可以在马峦山爬山,去茅洲河划船,去金龟村自然书房,在醇香的咖啡中,在精美的甜点旁边去安静地读着书,我看到了深圳宜居的那一面。”所以现在她更鼓励深圳的另外一个称谓——梦想之都。
    演讲的最后,颜宁谈到她的新方向,“我的梦想就是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10年、20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那个时候,希望当大家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半球的这里。”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雷林山
    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孙磊:
    带领中国手表从深圳“飞”向太空
    1992年8月,大学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孙磊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怀揣着设计梦想,他成为了飞亚达第一位手表设计师,也成为了一个深圳人。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手表市场愈加繁荣。2001年,飞亚达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通过盲测,在国内外十几个品牌当中选中飞亚达,希望合作开发中国航天员使用手表。“这对当时的飞亚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此,飞亚达对手表从内到外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改进。据孙磊介绍,飞亚达为了能够使手表在零下80摄氏度到80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正常走时,对关键部件的材料和润滑油的成分进行了几十次的改进和上百次的实验。同时,团队还研发了专用的测试设备,为航天表的各项结构,材料工艺的创新以及人机交互的优化,所做的实验和测试累计达到数千次。
    在孙磊看来,深圳是设计之都,更是创意的高地。设计师在这里有更广泛的交流,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市场化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多的设计人才选择来到深圳创业,深圳品牌具有国际视野,这是深圳品牌活力的源泉。深圳的企业和品牌高度市场化,更具备走出去的勇气和底气。
    “何其有幸,我能和我的梦想在深圳这个包容的城市一起开花结果。”孙磊感叹道,深圳给了太多人平等的机会、深耕的环境和激昂的成长,因为这个城市尊重人才,渴求文化,轻装上阵,更因为这个城市有前沿的视野、雄厚的实力,以及放眼全球都屈指可数的开放胸襟,而这些正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所必需的土壤。
    南方日报记者 徐烜和
    斯坦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永锟:
    在深圳,创业永远不是单打独斗
    带着创业的激情和对深圳的向往,2016年2月,王永锟团队一行5个人拖着行李箱降落在了宝安机场。
    然而,创业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由于缺乏经验,公司曾数次卡在危险边缘。有一次,由于供应链出了问题,大批货物因一项进口的零件缺货,无法完成装配,积压了大批的半成品,现金流周转一度十分紧张。在当时,王永锟的公司拖欠了零部件供应商许多款项。
    在公司危在旦夕之际,一位核心的零部件供应商老板非但没有催款,反而还为王永锟推荐了部门机构帮助其渡过难关。“这让我十分感动,这就是深圳的魅力。”王永锟感叹,在深圳,创业者无处不在,地铁里,咖啡店里,甚至是楼下的猪脚饭快餐店里,跟人谈论梦想,永远都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永远有人理解你,支持你,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孤独。
    王永锟坦言,在工业机器人的道路上,没有路标,想要在这条人迹罕至的路上走出一条标准化之路,只有一个深深的信念,那就是国家需要一批年轻人冲破荆棘,望着远处智能制造的灯塔,蹚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而深圳最神奇的一点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在工作之余,王永锟还有一个特殊爱好,就是在深夜漫步深圳。“我经常边走边想,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是如何从荒芜之地建设出这样一座城市,我们何其有幸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遇到了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会继续沿着那群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年轻人的脚步。”
    南方日报记者 徐烜和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