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90%!获2022上市公司年度大奖,云康集团(2325.HK)发布三季报,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医联体共建业务势如破竹

图片
近日,国内第三方检测龙头云康集团(2325.HK)发布了三季报,由于集团拥有专业的医学诊断服务,强大的标准化能力及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的创新业务模式,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人民币23.28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90.9%。其中,相较2021年同期,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诊断外包服务及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未经审核收益分别增长143.6%、61.8%及73.3%。
可以看出,公司的医联体共建业务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共建诊断中心数有望在年底达到450-500家,将在较长时间内驱动收入快速增长。
此外,26日云康集团荣获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颁发的《上市公司年度大奖2022》,以表扬公司于业务运营及投资者关系工作中的卓越表现。优异的基本面表现也体现在公司的股价上,由发行价7.89元每股收涨至最新的14.46元每股,上市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已经录得高达83%的涨幅。
作者 | 独角兽研究员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一、季报亮眼,医联体服务推动营收高涨
近几年来,云康业绩持续高涨,收入自18年的5.96亿达到21年年赚17亿,年复合增长率达58.22%,净利润自20年扭亏为盈,21年同比增长47%,22年前三季度同比更是增长90.9%,主要得益于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板块产生的收入大幅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收入为10.4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43.6%。主要是由于(i)现场诊断中心数量从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75间增长到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385间;及(ii)现场诊断中心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单位现场诊断中心的平均收益增长迅速。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单位现场诊断中心的未经审核平均收益为人民币2.7百万元。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现场诊断中心的平均收益为人民币2.2百万元。公司顺应医联体服务大势,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空间广阔。
图片
二、疫情带动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需求,顺应医联体共建大势
1. 22年国内疫情反弹,催生检测需求高企
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大幅度增加,国家大力推动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因此近几年我国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又称‘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极大提升。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提及,各省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开展检测。
此外,2022年国内疫情有较大程度反弹、我们预计未来防疫措施仍将相对严格。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球新冠患者已累计确诊达6.2亿人次,截至10月25日,牛津大学OurWorldinData统计全球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8.72亿剂次,接种率68.42%,但加强针接种率仍较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暂时没有彻底结束的征兆,从已有的防控经验看,一旦出现地区性的疫情反复,检测需求将激增。
2. 顺应医联体共建大势,核心业务前景广阔
中国的诊断外包服务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医联体共建市场逐步成为未来趋势,预计到2025年现场诊断中心将累计达到2,075间,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图片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916个现场诊断中心,预计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8%,而现场诊断中心在中国二级及三级医院的渗透率预期将由2020年的6.9%增长至2025年的11.5%。以2020年收入衡量,云康占12.5%的市场份额,是中国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市场中第二大的服务供应商。
图片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重心也从几年前的发展诊断外包服务市场转移到了以医联体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计划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测检验能力。向医联体提供诊断中心业务更符合医联体内各级医院的核心诉求。
相比于诊断外包模式,医联体共建模式具备核心优势:检测平均单价更高:对于同类型检测服务,现场诊断中心模式下的平均单价会高5-10%;前期投入金额小,毛利率更高;成本回收期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扩张快;现场诊断中心仍处于发展初期,增速更高。对云康而言,向医联体提供诊断中心业务为云康主要业务之一。
图片
三、医联体服务优势凸显,网络迅速扩张
云康是中国最全面的医疗运营服务平台之一,旗下坐拥三大业务线,涵盖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诊断外包服务、及为非医疗机构客户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十余年来,云康通过利用自身专业的诊断能力以及覆盖全国的医联体服务网络,逐渐发展成为医学运营服务的领先平台。
相比于同业其他公司,云康具备为医联体机构提供诊断检测综合服务的能力,向医联体提供诊断中心业务模式的执行力更高,且其在诊断外包业务包袱更小,有更强执行力发展医联体共建。
随着医联体共建趋势愈演愈烈,云康进一步推动医联体服务网络的快速扩张。从收入和利润构成来看,云康为医联体提供检服务占比逐渐提升,收入贡献从2018年的17%提升至22年Q3的44.8%。后续公司也计划进一步扩充及深化公司的医联体网络,升级及提升公司作为医学运营服务供应商的营运能力,预期到2024年,公司为医联体提供检服务的收入贡献比将达到60%以上。
此外,云康拥有覆盖全国的忠诚客户网络,2019年以来,公司在诊断外包模式下服务的医疗机构客户数量逐渐上升,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数量有所上升但占比有所下降,体现公司对基层市场更强的服务覆盖和能力。
通过专业的诊断技术及强大的标准化能力、广大的客户群,云康集团实现了快速且可持续的业务增长。正如公司董事曹夏平所言,公司“秉持“共建、共生、共享”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精准、高效、便捷的医疗与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