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导赏员代表同上一课,专家锐见助力打造文化使者

“导赏讲解的十大技巧,佛山龙舞的沧桑由来……”11月2日下午,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上演了一场名师荟萃、干货满满的导游导赏培训课程,平日里坚守岗位的禅城区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导游导赏员代表们汇聚一堂,共同“充电”。该活动由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禅城区旅游协会承办。
图片
打造禅城文化名片,导游的“江湖地位”不可代替
导游导赏员,是一座城市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正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郑坚强在课上所讲:佛山古镇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导赏员的精彩讲解可以让赴禅游客更加直观、深刻地对佛山的历史文化留有印象,因此导游导赏员在禅城文化形象宣推方面的“江湖地位”不可替代。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则认为,要想讲解得生动、深刻,发挥导游、导赏员的最大效用,就必须对佛山本地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系统性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发散。
图片
“一线导赏员最直接地接触大众,在禅导游、导赏员应全力以赴当好民间宣传大使,不断提高禅城区文化旅游的服务水平。”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禅城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裴俊武在培训动员中勉励大家。
技能与文化双重发力,助推导赏员发挥“窗口效应”
根据前期调研反馈,本次培训涵盖了导游导赏词撰写等专业技能与佛山非遗文化概览等文化基础课程,旅游管理专业资深名师郑坚强和非遗文化知名专家张雪莲担任授课讲师,通过讲授、互动、实战三位一体的方式助力在禅导赏员水平提升。
培训会上,郑坚强副教授结合实例,着重讲述概述运用、分段讲解、突出重点、问答运用、虚实结合、触景生情、制造悬念、类比运用、妙用数字、画龙点睛等导赏技巧,并普及导赏词编写的基本方式。
图片
张雪莲老师则以“名城佛山 多彩非遗”为题,系统介绍佛山历史、非遗文化及民俗风情,她对佛山的武术、陶瓷、香云纱、舞龙舞狮等地域等特色文化的源流沿革和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化“最佛山”形象,提升禅城城市魅力,使学员对佛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据南都记者了解,该活动已是连续第三年举办,旨在更好地提升禅城区导游、导赏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技能,努力培育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地接队伍。
“非遗就是生活”:以文化为底,推广禅城品牌形象
当前禅城区的文化建设多彩迸发,从“佛山古镇”建设启动到“岭南文创IP100计划”发布,禅城区正多措并行,号角嘹亮,争将禅城打造成为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的高地。
图片
“禅城区2022年导游导赏培训”也正是在“岭南文脉轴线”打造的文化大背景下所持续进行和深化的相关活动,其通过导赏员素质能力培训,着力加强文化与群众的链接能力,助推“佛山古镇”文化品牌形象走遍中国、走向全球。
对于佛山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张雪莲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非遗就是生活,这说明非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用传承和发扬两条腿走路,积极将非遗融入日常,把非遗的文化转变为生活的符号,其实就是岭南IP的打造。”
采写/摄影:南都见习记者 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