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一大批教科书级世界美术大师名作将登陆上海博物馆

图片
上海博物馆刚刚宣布: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将于 2023 年 1 月 17 日至 5 月 7日在该馆举办。这是上海博物馆 “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也是该馆馆庆 70 周年为公众奉上的重磅展,共将展出 52 件教科书级世界美术大师名作,涵盖了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欧洲艺术巨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为加快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回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应时而生。作为“大博物馆计划”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联手世界知名博物馆,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让上海成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上海博物馆与全球博物馆在展览、学术、考古等领域的交流对话从未中断。2021 年 1 月,成功举办“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首展“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克服了疫情下重重阻碍,获得业内外广泛好评,体现了上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叙事能力。
此番上博首度联手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有着近两百年历史,位列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艺术博物馆之一。其收藏有 2600 多件欧洲绘画杰作,展品基本在展线上展出,极少到其他地方进行外展。据透露,英国国家美术馆正在筹备 2024 年建馆 200 周年庆典,位于特拉法加广场的馆舍将进行重大整修,这为馆藏文物“出国旅行”提供了契机。
展览共分为八个版块,以教科书式的方式,通过精选 50 位艺术巨匠的 52 件展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 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观众在欣赏艺术盛宴的同时,也能从中一窥横跨 400 余年的欧洲美术史缩影。
第一版块:“波提切利和 15 世纪意大利绘画”
本版块将展示在 15 世纪意大利绘画全盛发展时期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以乔瓦尼·贝利尼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艺术家们崇尚自然主义,善用色彩;而佛罗伦萨的画家,更注重线条和结构出现了波提切利这位当时被誉为最好的画家。观众可在本版块看到梅西那《书房中的圣哲罗姆》、贝利尼《圣母子》和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等名作,近距离观察当时不同流派画作的差异与特点。
第二版块:“拉斐尔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
“文艺复兴”意为“重生”,是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科学和文化的致敬和再度发现,14 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至 16 世纪初发展到全盛期。本版块中观众可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们创作的宗教艺术、肖像画、历史和神话绘画,如拉斐尔的《圣母子像与施洗者圣约翰》、提香的《女子肖像》、柯勒乔的《维纳斯、墨丘利与丘比特》等,从中感受古典主义在画家笔下的“神圣力量和重生”。
第三版块:“戈塞特和北方文艺复兴”
欧洲北部艺术家们的兴趣更多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世俗化的题材,通常着重于描绘材质和细节,呈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北方文艺复兴中最有造诣的画家之一是戈塞特,本版块将展出戈塞特的《年轻公主》、阿尔特多夫的《人行桥风景》以及布克莱尔《四元素:水和火》等,观众可从这些作品精细自由的笔触中体会早期荷兰派绘画特点。
第四版块:“卡拉瓦乔和意大利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特点为动态的构图、生动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提倡一种全新的、激进的风格,他用强有力的笔触,擅用戏剧化的光线赋予人物形象以强烈的存在感。本版块将展出卡拉瓦乔的《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在这幅作品中,卡拉瓦乔成功捕捉到了被蜥蜴突然咬到后男孩一瞬间的表情和动作,极为生动,让观众能直接感受到男孩的痛苦和惊讶,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卡拉瓦乔艺术中的革新,对欧洲艺术家产生了持久影响。
第五版块:“伦勃朗和 17 世纪北欧绘画”
伦勃朗和凡·代克是 17 世纪欧洲北部的杰出画家。凡·代克擅长描绘贵族服饰的鲜艳色彩和奢华质地;而伦勃朗则发掘了颜料的无限可能性,用层次丰富的光线和阴影勾勒出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本版块将展出凡·代克的双人肖像画《约翰·斯图亚特勋爵与其兄弟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及伦勃朗的《63 岁的自画像》,两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从这两幅作品中窥见一斑。
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代表分别是斯汀和德·霍赫,两人最常描绘的主题便是家庭生活场景,观众可在本版块欣赏到斯汀的《旅馆内部(“碎鸡蛋”)》和德·霍赫的《庭院里的音乐会》。同时,这个时期也诞生了许多欧洲美术中伟大的风景画家和海景画家,许多著名画作亦可在本版块一饱眼福。
第六版块:“卡纳莱托和 18 世纪欧洲绘画”
18 世纪见证了一场巨大的文化现象——“壮游”,富裕的年轻人开始游历整个欧洲,他们一边欣赏过去伟大的艺术,一边委托艺术家创作全新的作品,包括巴托尼的肖像画,以及韦尔内和卡纳莱托所作的风景画。
本版块将展出卡纳莱托的《威尼斯:卡纳雷吉欧区入口》,卡纳莱托以描绘威尼斯风光而闻名,对威尼斯的特色建筑及人文风情有着深刻的情感。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建筑细节,并用明亮柔和的色彩烘托氛围。
第七版块:“梵高和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画家通常指 19 世纪晚期在巴黎工作的一批艺术家。“印象派”一词最早带有贬义,用来批评这群艺术家的作品风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奈、塞尚、雷诺阿和莫奈。他们常用明亮的色彩笔触来突出光影变化的效果。莫奈在晚年隐居到法国北部的吉维尼小镇,在那里,他建造了一个大型工作室和花园,细心栽培了将近 200 种鸢尾花,这些花给画家带来了无穷的灵感,也成为其晚期绘作的灵感来源。本版块将展出马奈的《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塞尚的《画室中的火炉》、雷诺阿的《浴者》以及莫奈的《鸢尾花》。
高更和梵高之间曾有过一场热烈的友谊,他们同样也是印象派后期最著名的画家,尽管在世时都没有受到赏识。高更非常欣赏塞尚,并试图在作品中模仿后者的构图。而梵高则偏好耀眼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自然活力。本版块还将展出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这幅画作于其自杀前不久。从他所住的精神病院窗户向外眺望,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花园,梵高以此创作了好几幅作品。梵高用画笔感知生命,用明艳丰富的色彩描绘世界,使其作品充满生命力。
第八版块:“透纳和英国绘画”
承袭 17 世纪凡·代克及其他著名肖像画家奠定的传统,庚斯博罗和劳伦斯为当时英国社会中的显贵人物作肖像画。观众可在本版块看到庚斯博罗的《拉尔夫·朔姆贝格博士》及劳伦斯的《查尔斯·威廉·兰姆顿肖像(红衣男孩)》;并可从康斯特布尔的《史特拉福磨坊》中欣赏到其笔下的英国风景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本版块将展出透纳的《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作品主题来源于古希腊著名的爱情故事。透纳的作品显示出其对荷兰黄金时代海洋绘画的深入了解,也可以看出对克劳德的极力推崇。透纳的风景画充满了由光影效果烘托的诗意氛围。
“文化的交流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深入人心。我们希望对艺术之美的分享和欣赏,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透露,此次展览是英国国家美术馆首次将馆藏精品带到中国。而上海博物馆建馆 70 年来,在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在策划更多文物展览到海外,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缤纷璀璨,不断扩大上海博物馆的“朋友圈”,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为配合展览,上海博物馆以世界的美术史为主题,围绕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莫奈的《鸢尾花》等大师系列作品,策划制作了 200 余款文创产品,包含服装配饰、家居用品、饰品、文玩、香水香氛等品类。展期内,精美的展览图录和舌尖上的文创“文化下午茶”也将同步亮相。
》》》参观提示
为了满足观众不出国门也能观看世界大师艺术展的文化需求,上海博物馆自筹资金举办本次展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自本次展览起,上海博物馆将对部分特展销售门票,其他常设展及其他特展仍旧对观众免费开放。此次特展普通门票为 100 元,分为早鸟票、全价票、半价票和免费票,观众可通过上海博物馆官方渠道(微信公众号:上海博物馆)及大麦、携程、美团等网络平台购买。60 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6 周岁以上、18 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现役军人等群体可购半价优惠票;身高 1.3 米(含)以下或 6 周岁(含)以下的儿童、残疾人享受免票。免票儿童需有成人陪同,1 名成人可带 3 名免票儿童。所有观众购票后须在上海博物馆官方预约系统进行实名预约,并遵循上海市最新防疫要求入场。
作者:李婷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