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齐聚上海秀|东·上海篇

编者按
汇全球好物,迎八方来宾。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首场重大国际展会。
本届进博会参展国别范围更广,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6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数量均超上届。
本报派出总编辑领衔的采访组,采访了来自祖国东部的上海展团、西部的陕西展团、南部的广西展团、北部的黑龙江展团、中部的湖南展团,以“东西南北中,齐聚上海秀”为主题寓意,通过采访五省(区)商务厅领导,了解他们在进博会的呈现和期待,管窥他们各自的喜人成就,沟通信息,传递友谊,以期共襄盛会。
本报编辑部谨此期待第五届进博会圆满成功!
着力提供一流服务保障
着力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专访
进博之约,五度来临。
紧紧围绕进博会“越办越好”的总要求,商务部和上海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筹备工作,上海市精益求精、落实落细各项城市服务保障,确保第五届进博会圆满成功举办。
张国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专访时表示,进博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开放的载体、多边主义的舞台和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上海正在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进博会全力以赴,也在为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创新举措。
图片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
统筹推进,越办越好
国际金融报(以下简称“国金报”):进博会落地上海五年,您如何看待进博会这个平台?
张国华:举办进博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以来,进博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意向成交额累计达2700多亿美元,专业观众注册人员约170万人次,参展企业超过1万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从首届的220家增加到第四届的281家,展览面积从30万平方米增加到36.6万平方米,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数从300项增加到422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开放的载体、多边主义的舞台和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国金报:上海是进博会参与者,也是主办方之一,上海在护航本届进博会顺利举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国华: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是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第五届进博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商务部和上海市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筹备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第一,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上海市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联防联控机制的有关要求,组建工作专班,发布参展参会人员防疫须知,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22个专项方案+9个应急处置预案+17个技术指引”的防控方案体系。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聚焦“人、物、馆”等重点,紧盯入城口、居住地、流动中、展馆门、活动点和监测哨等关键环节,实施“六个全”,即“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员疫苗接种、全量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清消”措施,构筑“三道防控线”,即“国境、城市、区域和展区”疫情防控线,切实做到“守住边、稳住面、保住点”。
第二,精益求精做好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服务保障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参展参会人员的感受度、便利度和体验度。一是交通出行方面。航空、铁路设置了进博专用通道和接待服务中心,为参展团体提供重点迎送、便捷候乘等全流程服务。增设公交和定制巴士线路,2500辆新能源出租车满足展客商个性化需求。轨交出入口设置“无接触、不停留”“验证门”,实现观展人员快速有序进站等等。二是住宿餐饮方面。已发布近千家宾馆酒店、超16万间客房的房源清单,进一步提升“进博服务大使”等窗口服务水平。展馆内餐饮商户中午高峰期可供餐约9.7万份,全天可供餐约14万份,确保展客商饮食无忧。三是参展便利方面。上海海关已设立了110个进博会通关专窗和专用通道,做到嘉宾随到随走,展品即到即办、即办即放。上海机场开通航空货运“绿色通道”,提供快速提离服务,让参展货物第一时间入驻国家会展中心。四是观展服务方面。沿用“证件复用”“急证急办”等措施,实行线上补换证件,进一步提高证件办理效率,有效节省了展客商现场办理的排队等待时间。展会现场医疗、通信等服务设施更加完善,3700多名“小叶子”志愿者提供指引、翻译等服务。
国金报:今年进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这一创制性立法对于进博会提供了哪些新的保障?
张国华:进博会落地上海五年,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一流的城市环境和一流的服务保障,今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这一创制性立法,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对上海城市治理创新经验举措的提炼固化,还是对进博会筹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盲点的查漏补缺,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强化职责分工。明确了完善与国家有关部门的部市合作机制、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区的工作职责以及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二是支持办展办会。基于协助商务部等国家部门做好进博会招展、招商、论坛筹办的基本定位,条例明确了聚焦重点产业招展招商,协同办好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和相关分论坛,以及支持绿色办展、数字化赋能和宣传推广等。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在总结吸收前四届进博会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出入境便利化、交通出行、志愿者服务、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四是放大综合效应。对推进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等方面作出规定。比如,加快贸易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强产业招商,推进首发经济等。
图片
用好平台,溢出带动
国金报:上海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城市,在充分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国华:首届进博会以来,上海市发布了《关于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一是推动“采购商变贸易商”,贸易枢纽功能持续强化。上海交易团累计意向成交额超275亿美元,连续四年意向成交额居全国交易团之首,截至目前,第五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注册单位数近1.8万家,注册人数超9.4万人。“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拓展至60家,累计进口商品超过3230亿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累计吸引35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入驻,联系超过150个国家地区;外高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已有钟表、医疗器械及仪器等六类商品进口额占全国比重超10%,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快构建。
二是推动“参展商变投资商”,外商投资高地不断巩固。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上海城市推介大会”,主动对接进博会参展商、高级别经贸团组,推出投资上海地图、特色经贸考察路线,推动乐高乐园、雅诗兰黛全球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心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进一步彰显上海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虹桥分论坛成功举办,充分展示区域开放形象和魅力,向全球分享投资机遇。
三是推动“展品变商品”,消费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借助进博会展品首发、首展效应,加快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逐步形成“进博会+时装周+首发季”的新品发布平台发展体系。2021年,上海新设首店首次突破千家,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引进各类首店703家,在数量和质量上仍领跑全国。成功举办一系列进口商品、国别商品周活动,推出数万款优质进口商品,让市民线上线下更好感受进博氛围、选购全球好物。
四是推动“政策变制度”,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出台的19条参展参会支持政策不断固化优化。海关部门设立进博会常态化监管服务机构,实现展品通关全程无纸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约化的海关监管服务新模式,先后形成文物参展留购、车辆变商品等进博会新亮点。市场监管部门开通CCC免办便捷通道,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时办理。
记者 徐冲 袁源
编辑 王哲希
责任编辑 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