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同为《玩笑》, 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玩笑》,更像一出反思人生的正剧;米兰·昆德拉的《玩笑》则体现出一贯的人生荒诞和反讽,玩则玩矣,笑的内涵大有不同。
在多梅尼科·斯塔尔诺的《玩笑》中,七旬插画师丹尼尔,四岁外孙马里奥,两个隔代人单独相处四天。
短短四天,面对孩子的天真与执著,经历阳台被困等考验,丹尼尔对七十年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体悟。
“玩笑”,是祖孙二人相处时常说的一句口头语。相差近70岁的隔代人,对生活框范与玩笑游戏有着各自的理解,前尘往事的回忆和稚子初心的直实,如同幽灵般缠绕着丹尼尔,同处一个屋檐下,面对鸡同鸭讲的隔膜与疏离,注定了这是一场“炸毛”的玩笑。而小时候生活的城市和老屋,个人事业追求的停滞不前、晚辈轻视的语言和态度,三代人的不同生活状态,都让丹尼尔百感交集,并在这场“玩笑”中得到一次暮年悟道的机会。
反思之一:人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在我的身体里,就好像潜伏着各种人性,有的很暴戾,有的很可怜。”丹尼尔回顾了走上绘画道路的历程,在这条看似光明的人生之路上,内心的欲望和纠结如同幽灵,一直萦绕在身边,如同潘多拉魔盒放出的罪恶基因。当内心的斗争到了一定程度,他甚至感到“只有死亡能让我摆脱”。
反思之二:童年阴影。父亲是个赌徒,生活的那不勒斯一片混乱,生活环境的阴暗和逼仄,让丹尼尔从小就生出逃离的念头,以至多年独居米兰。回到那不勒斯的老屋,与外孙子共同生活四天,只不过是个偶然的事件,但此偶然激发了丹尼尔必然的人生反思,不得不说,偶尔与必然,只是一对背靠背的孪生兄弟。
反思之三:自信缺失。丹尼尔青年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经过多年经营,他在绘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理想的目标还有遥远距离。当年轻的编辑直言不讳地提出要求时,当女儿女婿对他的画十分冷淡时,当外孙子在信手涂鸦中展现出绘画天才时,丹尼尔敏感的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自信心面临着无处安放的境地。当主人公被关在阳台,用小桶打捞虚空时,他感悟到自己能力平平,是空的,“虚空并不在栏杆外面,它在我的身体里。这让我无法忍受。”
反思之四:两性关系。丹尼尔来到那不勒斯的老家,马上感觉到了女儿和女婿不和谐的婚姻,双方在猜忌和争吵中勉强生活。而丹尼尔在妻子去世后,从妻子留下的日记中发现了感情的秘密。这些生活的阴影,在丹尼尔平淡的生活中摇曳,多多少少干扰着他的情绪。而女儿和女婿出差回来后,矛盾得到缓解,也让丹尼尔得到了些许的安慰,毕竟,生活虽不如意,但还得继续。
阳台被困期间,丹尼尔全方位的反思归结出若干结论,类似禅宗的顿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少年时期开始,我就把成功看得太重了——现在我醒悟过来——那只不过是绘图涂色,不过是一种让人愉快的爱好罢了。”由此,致力于扬名的绘画,终于还原为绘图涂色的爱好,当功利的包装被撕掉,世界的本原变得如此简单。当阳台的门被外孙打开,丹尼尔“脱困”后,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层的体悟:“我想,我们一辈子都在不断和自己、和他人较量,好像这样就能得知真相似的。等我们老了以后才发现,那些真相只不过是一时的信念,随时会被其他信念所取代,重要的是要相信当时可靠的信念。”
在附录中,作者把主人公丹尼尔去世时的年龄设定为76岁,也就是说,在这场祖孙相处后不久,丹尼尔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回顾一生,丹尼尔感到:“我们苦心经营,总是会失望。”祖孙二人这四天的相处和感悟,足以慰藉主人公那颗从豪情壮志到甘于平凡的心。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