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无量山深处的“树冠精灵”

图片
今年9月初发布的《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分布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在野外均没有被监测到,符合野外灭绝的标准。这条令人悲痛的消息,让无数人为此倍感惋惜。
图片
▲白掌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的野外灭绝,提醒着我们对长臂猿的了解与保护任重而道远。若不施以正确的保护措施,这一物种很容易就会消失。
图片
▲西黑冠长臂猿雌雄体色差异较大:雄性全身漆黑;雌性浅黄或黄棕色,仅头顶和胸部有黑色毛发。摄影/润宁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长臂猿这一濒危物种,关注到无量山和哀牢山野外栖息地生态保护工作,本次考察活动,我们将跟随长期从事长臂猿研究和保护工作的蒋学龙老师一起,深入无量山和哀牢山密林深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观测,真实去了解“树冠精灵”西黑冠长臂猿的野外生活。
图片
随队专家介绍
图片
蒋学龙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哺乳动物系统进化、灵长类生态行为等研究,长期从事西黑冠长臂猿研究和保护工作,西黑冠长臂猿专家评审组组长。
考察区域介绍
长臂猿是我国仅有的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长臂猿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相似,比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有一对乳头,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相似,在平缓的树枝上能直立行走......
图片
我国主要分布着7种长臂猿,分别是海南长臂猿、天行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西白眉长臂猿。目前仅在西藏、云南、广西和海南四省区的少数山区还可以听到它们的叫声,其数量加起来估计不到2000只,数量稀少。
图片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科学家对中国长臂猿的形态、解剖、分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西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的基础生态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长臂猿数量稀少,主要分布于地形险恶、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所以研究长臂猿的工作十分困难。
图片
在我国数量最多的长臂猿当属西黑冠长臂猿,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西黑冠长臂猿的集中分布区和重要保护地。全球数量仅存约1400余只,我国约有1300余只。除越南北部和老挝西北部尚有少量分布外,其余种群大都分布在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原始森林中。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图片
今年5月,景东管护局曾举行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专家评审会,最终确认在云南景东、镇沅、南涧3个县境内的无量山区域一共生活着104群西黑冠长臂猿,这一数量比10年前的调查增加了17群,其种群数量呈稳中有升趋势。
图片
▲摄影/范朋飞
考察亮点
01
猿鸣无量山 · 探寻西黑冠长臂猿的生存秘密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至今仍保持着完好的原始生态,是地球同纬度带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被学术界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
图片
2003年,在无量山大寨子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西黑冠长臂猿野外监测研究站,开展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习惯化监测、食性、时间分配、栖息地利用、鸣声通讯等生态行为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大寨子的森林保存完好,地势陡峭,植被以原始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适合长臂猿生存。无量山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滋养着长臂猿繁衍生息,监测人员在无量山连续多年发现长臂猿家庭新生婴猿的现象,说明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图片
▲摄影/张兴伟
当下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的活动,会给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带来何种影响?给现有静态保护区边界带来哪些严峻的挑战?未来,在西黑冠长臂猿保护对策上如何更有针对性,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将走进无量山原始森林中,去探寻西黑冠长臂猿的生存秘密。
图片
▲摄影/张兴伟
02
秘境之山 · 解读哀牢山原始之美
哀牢山的形成,大约始于1亿年前的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哀牢山在地壳与水流的双向作用下,地面大规模抬升,河流急剧下切,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最终形成。独特物种的生命在这里起源,与谜一样的自然气象交织,演绎出哀牢山独有的秘境仙踪。
图片
从最高峰大磨岩峰到最低的红河河谷,海拔相差近2500余米,跨越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这里森林密布,植被覆盖率达85.1%,在我国西南低纬度地区的高原山地中具有独特地位。这是一座珍贵而完整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大量动物繁衍生息的家园和南北迁徙的走廊。
图片
如果没有森林,也不会有长臂猿。如果森林受到破坏,种群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保护好西黑冠长臂猿就必须保护好它栖息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的动植物同时都能得到有效保护,这是伞护种保护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西黑冠长臂猿在哀牢山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伞护种、旗舰物种。
图片
根据调查结果消息,哀牢山新平县辖区内分布有西黑冠长臂猿124群、500多只,占了哀牢山地区西黑冠长臂猿群体数量的67.76%,是迄今为止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目前,新平县已经设立了西黑冠长臂猿行为研究站,建立了固定监测样带,长期对西黑冠长臂猿进行行为习惯观察研究。
图片
▲绿孔雀 摄影/顾伯健
03
闻声识猿 · 参与守护“树冠精灵”
西黑冠长臂猿被誉为“树冠精灵”,体长50公分左右,是中型长臂猿,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全为黑色,雌性的毛色呈棕黄或橙黄色,他们主要吃果子,也吃一些树叶和小动物。无量山、哀牢山茂密的原始森林滋养着长臂猿繁衍生息,成为它们生活成长的乐园。
图片
▲摄影/张兴伟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蒋学龙老师就和西黑冠长臂猿结缘。那时,科学界只知道无量山有西黑冠长臂猿,但对其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一无所知。26岁的他,从昆明出发,经多次辗转最终抵达无量山,见到了由此结缘一生的西黑冠长臂猿。
图片
如今,蒋学龙老师仍坚持在工作一线,几乎每年都要去几趟无量山、哀牢山,为的是完整采集到长臂猿群体的行为活动信息,实地指导培训长臂猿种群数量及分布调查。本次考察活动,我们将结合蒋老师的野外科研项目,通过实地的走访考察,了解西黑冠长臂猿的生活习性、种群分布、生态学价值、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图片
04
穿越原始森林 · 重走千年茶马古道
在莽莽哀牢山的原始密林中,迄今仍保留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茶马古道,又称“迤南大道”。这条古道始于唐,建于元,兴于明清,衰于民国,起于大理,止于西双版纳,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
埋藏在戛洒镇耀南山十里河原始森林中的茶马古道有近8000米长,宽约1至3米。驳驳斑斑的古道,经历了蛮荒、原始、艰险、苦难的往日时光,不知多少匹马儿踩过的青石板上,深深蹄印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在青苔包裹中透着岁月的苍凉痕迹。
图片
▲摄影/蔡立能
05
古滇遗珠 · 领略垂直分布的民族图谱
哀牢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从山下的坝子水田到山上云雾缭绕的顶峰,多个民族聚居区域自然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现象,恰如气候带和植被带沿着山体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分布。山间湖畔保留着多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一次行走,就能感受到别有趣味的多民族风情。
图片
从滔滔红河沿岸,到茫茫哀牢山峦间,生活着一支叫花腰傣的族群部落。千百年来,他们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民族服饰著称于世,他们被学界称为“古滇王国的贵族后裔”,别具一格的亮丽服饰使他们成为了红河谷里的彩色传奇。
图片
▲花腰傣服饰
走在戛洒、漠沙花腰傣乡,随处可见衣着华丽、雍容典雅的花腰傣女子走在田间地头,银铃声声,衣裙飘飘,鲜艳的色彩、繁复的饰品与葱郁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
图片
▲缤纷鲜艳的服饰色彩,完美地体现了花腰傣乐观、积极的民族性格。
行程介绍
 Day1 大理集合
行前说明会+专家讲座
 Day2 大理-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樱花谷
考察无量山保护区实验区灵宝山森林公园、樱花谷
 Day3 南涧县樱花谷-无量山野外观测研究站
南涧栏杆箐护林员交流,野外寻找、观测长臂猿,协助巡护员开展野外巡护
Day4 景东县-无量山野外观测研究站-镇沅县
野外观察长臂猿,记录长臂猿行为,了解长臂猿野外生活
 Day5 镇沅县-哀牢山-新平县-戛洒镇
考察长臂猿野外栖息地,协助科研人员野外布设红外相机,考察千年野茶树
 Day6 戛洒镇-石门峡-花腰傣古村落-昆明
穿行在哀牢山中,考察石门峡、茶马古道、花腰傣古村落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Day7 行程结束
活动详情
·
考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27日(7天)
·
考察地点:
云南大理、玉溪
·
考察活动组织方: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
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我们会在接到信息后及时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图片
文字编辑 | 陈锐
微信编辑 | 崔涵月
部分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