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23分给爸妈展示试卷获点赞,做教练式父母引导孩子成长

最近,一则“男孩考23分给爸妈展示试卷获点赞”的新闻让众多媒体和网友争相转载,大家都称赞给孩子点赞的妈妈是一位智慧的妈妈。看似很简单的一句点赞,却非常符合心理学及科学育儿理念,下面心君老师就从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妈妈这一点赞行为背后的深刻意义。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父母看到孩子努力和进步及时鼓励,做到及时正强化。
      这一点或许很多家长都知道,但真的做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相信有一部分家长看到23分的试卷,会拉着脸反问孩子,考个23分有什么可高兴的?什么时候考个83分、93分拿回来看看……
      所以,一对比就更容易看到这位妈妈的智慧。她没有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在看到孩子的进步后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这点正符合心理学上非常有名的”强化理论”。
 (本段是专业解读,喜欢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千万别错过)强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在这则新闻中,妈妈及时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点赞行为就是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此则新闻中的行为是指男孩努力并取得进步)。当这种行为的后果(此处的后果就是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认可)对他(此处指孩子)有利时, 这种行为(努力并取得进步)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不利时(未得到父母及老师的鼓励和认可), 这种行为(努力取得进步)就减弱或消失。
 强化理论的结论翻译成通俗的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未受到强化的行为更容易在以后重复出现。在这则新闻中,妈妈的点赞鼓励和认可正向强化了孩子的努力行为,那么这种努力行为以后在孩子身上还将会多次出现,也就是孩子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结果就会拥有更多自信心,学习的内驱力也会不断增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分类中,按强化的性质可分为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这两种形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正强化(积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
简单来说,就是为增加某个行为的发生频率,在此行为发生后给予愉快的刺激。
  比如:学生小红经过自己努力,考试取得很大进步,父母和老师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认可。
再比如,25岁的小李在工作中特别努力,为给一个客户做提案,多方搜集资料并精心准备,取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最终为公司拿下了这个项目。公司老板为鼓励小黄,让他来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这两个案例都是正强化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
 2、负强化(消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或减少,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
简单来说,就是为增加某个行为的发生频率,而取消或减少不愉快的刺激,目的也是增加该行为发生的频率。
 比如,五年级男生小张经过自己的努力,考试取得很大进步,父母为了鼓励他再接再厉,表示以后每周洗碗次数可由5次减少到2次(洗碗是小张不喜欢做的事,对他来说就是不愉快的刺激。例子不一定合适也不一定符合实际,仅用来说明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相信大家对正强化和负强化有了大概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多合作正强化,在使用负强化时,减少的刺激物需要慎重选择。
二、父母做到了和孩子自己去比,不做横向比较
这点也是这位妈妈智慧之处,更可谓是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当今鸡娃、焦虑的妈妈们比比皆是,眼里看得更多是别人家的孩子,人家考了多少分,报了多少兴趣班,却忽视了自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且越比较越焦虑,还无形中将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新闻上这位妈妈着眼于自家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能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的过去和当下,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都能很好地接纳孩子,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努力到被看到,被鼓励,被认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内心拥有高度的安全感,不会担心父母不爱自己,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而过分焦虑不安,身体内在成长力量自然也会更加强健。
三、做成长型、教练式父母,引导孩子的成长
聊完以上两点,我还想说,其实作为父母,从助力孩子成长的角度,我们自己最好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做教练式的父母,一边用爱和耐心接纳孩子,一方面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正向引导。比如新闻上这位妈妈,在鼓励孩子的进步后,还可以继续和孩子沟通下次的努力目标,和孩子沟通,自己能从4分、到23分,自己平时都做了哪些努力,还可以继续做好哪些方面呢?下次的目标是33分、43分还是53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可以在计划上如何执行呢?如果能有个具体的方案并按此执行,相信下次孩子更会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习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当我们找到兴趣点并适当培养,过程中小步慢跑,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在攻克一个个小目标中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不断挑战自我,相信这种方式在某一方面用好了可以平移到任何方面,以上是学习策略中目标策略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成人。
诚然,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马拉松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把时间维度拉长,把眼光放长远来看待孩子的成长,那么当下的问题也那么严重和紧迫了。“人生处处是考场,事事是考试,家长如果太重视成绩、考级这些结果目标而忽视孩子成长的过程的优点和进步,反倒让孩子不愿意、甚至讨厌制定目标了。”
最后,也希望我们广大父母们都能重视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过程,弱化结果,做教练式父母,相信过程美好了,一切将会水到渠成。
我是心君,家有10岁男孩,一位终身学习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请关注我,一起探讨育儿问题,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