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宣布自赫尔松撤军,到底该怎么撤,综合损失会最小?

最近,俄乌战场上发生的最大变动就是俄军宣布自赫尔松撤军。
当然了,有必要强调一点,这里所谓的赫尔松撤军不是从整个赫尔松州境内撤军,而是自赫尔松的西岸撤军。
图片
因为赫尔松州其实是被第聂伯河分为两部分的,河西这一部分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首府赫尔松市所在地。俄军宣布撤军的方向是这里,而撤军到东岸沿第聂伯河布防的话,其实也还是属于赫尔松州,这一点我们要明白。
虽然说俄军自西岸撤军也不是十分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但这一方向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就这么放弃的话,各方面损失都是不小的。
图片
首先,从政治上说,赫尔松市是俄军对乌开战以来拿下的唯一一个首府级城市,同时赫尔松州在所谓四州公投后又是俄自认的“领土”。因此直接撤军的话,显然对俄不利。
从军事上说,赫尔松西岸阵地进可对尼古拉耶夫乃至敖德萨(乌克兰最后的海岸线区域)构成威胁;退可以作为河东及克里米亚的屏障。如果失去的话河东区域将在乌军炮火射程之内,同时对克里米亚的安全保障也会降低很多。
从民心士气上讲,俄军自赫尔松州的撤退将是继基辅、蛇岛、哈尔科夫、红利曼之后的又一次大范围收缩。尤其基辅和蛇岛还可以勉强说出于战略考虑(实则也是力有不逮),而相继发生的哈尔科夫、红利曼及赫尔松的撤退,就不那么好讲了,连续大踏步的后撤对士气的打击很大,也不利于稳定占领区和国内的民心。
而且这一动作还是俄军在完成部分动员之后再宣布的,甚至说西岸的俄军也并不是由于直接的军事失败而不得不撤。在这种背景下,如此动作纵然也有现实理由,但也着实不好解释。
由于最近美俄方面均发出了谈判的信号,因此网上也有美俄方面暗中进行接触,所谓赫尔松西岸撤军即是交易内容之一。这样的传言因为缺乏实际证据,我们简单提一下,大家知道有这种传言就好。
图片
从现实角度来说,俄军给出的撤军理由主要是四条:
第一:赫尔松西岸地区的后勤补给比较困难;
第二:由于乌军袭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以及上游放水的因素,战区内俄军有被“水淹七军”的风险;
第三:确保俄军军人生命健康安全;
第四:撤出的军力可作为机动部队转用于其他作战方向上。
单纯从军事角度说,俄军讲的这几条并非没有道理,但仔细研究的话也不是都有道理。
简单说,军队作战不可能没有伤亡,如果害怕伤亡的话那干脆不出兵最好。同时军队在完成作战任务时,不可能没有困难,有困难就要后缩,从而屡屡放弃战略要地,那还打什么仗呢?
而且战区内俄军的后勤困难,乌军就没有困难?俄军怕被水淹七军,可乌军真有摧毁大坝的实力和决心?
另外在赫尔松方向吸引了乌军不下20个旅/团的部队,其中10多个旅都是具备机动进攻能力的主力部队。俄军如果能释放兵力的话,那乌军其实能释放更多的作战单位。而且由于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的直接威胁被解除的话,乌军释放的兵力还要更多。
图片
所以说在赫尔松西岸,如果俄军干干净净撤得一兵不剩的话,在各个角度都是失分甚多,不利于总体战局的。而且俄军在赫尔松的经营并非一日,除了上万名精锐军人外,相当的军事设备和物资很难通过河运一一运走,撤退过程组织不善又会遭到比常规作战更大的损失。
所以俄军的撤离最好不要太过仓促,而且从综合角度出发,不宜将西岸的军力全部撤出,应当选择几个要点地带保留桥头堡阵地。
比较合适作为桥头堡的有两处,其一是南侧的赫尔松市,其二是北侧卡霍夫水电站对面的伯斯莱夫区域。
为啥保留这两个区域呢?
图片
首先,赫尔松市是俄军占领的唯一一个首府城市,掌握在谁手中很关键;而伯斯莱夫区域事关新卡霍夫卡水电站的控制,乌军直接饮马水电站一侧的话,那还作何掌握?
当然,大家肯定会想,俄军撤军的理由是后勤不力,保留桥头堡就不存在后勤问题了吗?
这个情况是这样的,俄军目前在西岸的部队多则说有2到3万人,少则说有1到2万人,它们并非毫无补给。
这些补给要说维持撤军前的战线很吃力,但若是收缩到两个桥头堡区域内还是可以用很长时间的。
而且像炮弹之类的补给,当初好不容易从东岸运过来,现在撤军又要都运回去?那还真不如把炮弹在西岸消耗掉为好——这是立足于即便要撤,也要给乌军喝一壶的考虑。
如果立足于确保桥头堡的话,其实俄军在保留兵力大幅度缩减、后勤需求也大量缩减的同时,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依托东岸的炮兵来完成防御。
图片
卡霍夫卡水电站两侧
图片
赫尔松市两侧
此前俄军在西岸防御最大的难题是后勤,如果战线缩小到了两个桥头堡,这两个阵地本身还有不小的储备,再依托东岸炮兵的跨河支援,那么自身的后勤消耗不会太大,而且也能在空、炮火力的支援下达成相对良好的守备效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军并不具备直接的攻坚能力,其通过强攻硬打拿下的城镇极少。在赫尔松市这种体量前,如果俄军保留一定的精锐部队依托固有阵地和综合火力支援的话,乌军不具备在短期内拿下的可能。
这样会收得怎样的效果呢?
第一:俄军在西岸的存在,尤其是控制了核心阵地,本身在政治上不至于失分甚多;
第二:在军事上没有让乌军控制全部西岸地带,仍然可以尽最大可能保证东岸及克里米亚的安全;
第三:桥头堡的存在是乌军不得不打的目标,又可以牵制大量乌军兵力不得他用,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动作留有余地或成为谈判的砝码;
第四:在防御作战中可以大量杀伤和消耗乌军部队,要比将战场全部转移到东岸后俄军再啃硬骨头获取战果的消耗小一些。
图片
当然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仅供讨论交流之用,至于俄军具体怎么想、怎么做,那是它自己的事,当然承担后果的自然也是俄军自己。
就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俄军采用了在撤退通道上大量布雷的手段延缓乌军的推进,同时己方也在转移军人和装备,目前尚看不出俄军会有保留桥头堡的意愿或迹象,但乌军也还没有进入到核心区域。
由于乌军在此前与赫尔松俄军的交手中吃过大亏,损失很大,因此在这次俄军宣布撤军后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和动作。甚至于在基辅中枢,认为俄军此举存在阴谋的观点,还要占据主流。
所以目前乌军的跟进并不激进,都是在试探好没有俄军的情况下,再前出“收复”失地。现在俄军撤出的主要是外围地带,乌军随后也在不断跟进,各个地图源显示的情况也不一样。
接下来几天,最为核心的就是赫尔松以及伯斯莱夫区域的俄军到底该怎样撤离,这个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