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汉什么时候被称为“光棍”的?

今天是双十一购物节,也是有着二三十年历史的光棍节。“光棍”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又是什么时候指称单身汉的呢?
翻查《现代汉语词典》,“光棍”一词有3个意思:1)地痞、流氓;2)没有妻子的成年人;单身汉:打光棍。3)<方>指识时务的人:光棍不吃眼前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光棍”一词,大多是用它的第二种意思,即“单身汉”。那么“光棍”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查阅文献资料,“光”这个字,甲骨文中就有,而“棍”这个字出现较晚,是在东汉时期,表示“棍棒”之意。“光”和“棍”组合在一起,形成“光棍”这个词,则要更晚,要到元代了。在元代话本中,“光棍”最初的意思是“光秃秃的棍子”,但之后边衍生出“身无分文而又无所牵挂”、“地痞流氓”的意思。为何会这样衍生?学者们认为,它背后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因为“身无分文而又无所牵挂”,所以行为处事无所顾忌,进而成为“地痞流氓”。
在元杂剧《降桑葚蔡顺奉母》中有这样的台词:“俺两个是至交的好弟兄,绝伦的光棍。”为什么是“绝伦的光棍”呢?下面的台词接着说:“平日之间,别无什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这就解释了“光棍”的在元代的意思了。
但整个元代,“光棍”一词使用率并不高。到了明代近300年间,“光棍”的使用频率才高了起来。上海师范大学2019届硕士毕业生程可曾翻阅北大语料库,他发现北大语料库明代的语料共统计到140例“光棍”。“光棍”一词的含义有了外延,它从“光秃秃的棍子”扩展到“赤条条的人”。
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收录的《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例句:
黄嫂子道:“可又来,小牛又不曾有妻小,是个光棍哩,那里挣得有此等东西?”
这里的“光棍”便是“单身汉”的意思。
但这样的用法居于少数,“光棍”在明代多数时候的意思还是“地痞流氓”。清代也是一样,在119例中,有高达103例为“地痞流氓”之意,仅3例为“单身汉”。民国时期同样如此。
总结一下,“光棍”一词在明代就有了“单身汉”的含义,但这个用法,直到1949年前都没有普及开来,或者说没有被普遍接受。这和当下截然不同。我们现在只要一提起“光棍”,那几乎就只有唯一一个“单身汉”的解释。梳理“光棍”一词的历史脉络,几乎可以下这样的定论,“单身汉”被普遍称为“光棍”,是在1949年后。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1949年之后的北大语料库的资料搜索中,程可找到了590例“光棍”,其中高达520例为“单身汉”的意思,占了88%;如果再加上13例的“女性单身汉”的意思,这个占比达到了90%以上。
参考资料:
《从“光棍”、“先生”、“强人”看汉语性别词语语义用法演变》,程可,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19年硕士毕业生论文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