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酷似“千与千寻”的汤屋要被没收?景区最新回应来了

说到杭州的满觉陇,除了桂花
相信不少人对酷似宫崎骏漫画电影
“千与千寻”中的汤屋印象深刻
图片
刚刚过去的桂花季
仍有数不清的人来这里拍照、留念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 摄友 黄先生
关于这幢外形独特的建筑,
记者获悉最新消息:
因涉嫌违建,
执法部门“拟对违法建(构)筑物
予以没收处理。
11月10日,记者获悉,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该景区内的网红“汤屋”中涉嫌违法建(构)筑物予以没收处理并公示。该公示期为2022年11月8日—2022年11月14日。
图片
据悉,“汤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下满觉陇29号(原79号),此前,因酷似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里的汤屋而成为网红。“火”了之后,还有不少市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甚至有人带着无人机来拍照。
图片
在某社交平台上,关于杭州网红“汤屋”的各种推荐帖受到诸多网友热捧。比如“我不允许有人没有见过满觉陇汤屋的美!”“满觉陇汤屋不失为‘满陇桂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呀!”“汤屋与满觉陇的桂花真是绝配呀!”……
在相关帖子中可以看到,有网友提醒称“这里是私宅,别去打扰别人了,之前太多人进去拍照,条幅都拉起来了。”
图片
“汤屋”的走红,也引起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关注,“房屋是否涉嫌违章建筑?”在通过调取地籍档案比对、测绘、询问、走访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后,该执法队依法查清了事实。
据悉,倪某在杭州市西湖区下满觉陇29号擅自依托原承租的房屋,通过加层改建等方式进行建设,违法建设的建(构)筑物面积总计517.4平方米。
图片
记者了解到,如若拆除“汤屋”的违建部分可能严重影响原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该执法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和《杭州市市区违法建筑处置办法》第十二、十三条之规定,对“汤屋”中涉嫌违法建(构)筑物予以没收处理并进行公示。
至于公示后的后续处理事宜,该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由景区西湖街道处理。因“汤屋”中涉及合法的建筑和违法建(构)筑物两部分,其中合法部分由原产权单位村委继续使用,至于没收后的具体用途,将在研讨后再行决定
这幢“网红楼”的用地,产权属于满觉陇村。1998年,满觉陇村集体将该处出租,承租人为倪某。倪某租下此处后进行了改建,风格参照汉代建筑,所用材料不少是特意收集来的。
执法部门最新回应
这个处罚决定是怎么做出的?
“对违建予以没收”具体要怎么执行?
今天(11月11日)上午
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了情况通报
图片
在情况通报会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目前正在公示,公示结束后将依法开展相关处理。
她还在现场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记者现场整理如下:
问:违章性质是如何认定的?
答:这幢建筑本身有一部分是合法的,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加建、改建和扩建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体量。我们执法部门通过走访、调取档案、进行现场比对、测绘、对当事人及周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等多种形式调查确证并进行证据固定,整合研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这样的处理决定。
问:违建的部分到底是哪一部分?
答:这幢房子的一层部分是合法的,往上走有一些局部是违章的。目前对这幢建筑的处理正在公示,公示到11月14日结束。通过这个公示,向大家的关注给予回应,公示结束后将进行依法依规的处置。也会交由相关部门,关于后续对它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用,来加以研究。
问:涉及到违建,之前常碰到的都是做出“拆除”的决定,这次是“没收”,这其中有什么区别?
答:不管是拆除、没收、罚款,还是重新调整建设方案、审批手续等,都是对违法建筑的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没收”也是法律规定的其中一种方式。我们根据这幢建筑的实际情况,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结合房屋实际情况,做出了这样的处理决定。
问:是不是说,建筑里放置的一些家具等物品都得搬走?
答:对!没收以后,对原有建筑里的物品进行清理、腾空,然后归还给法律规定的相关权属部门,然后再依据法律规定,对它加以合理合法的处置和利用。
问:当事人目前对这一处罚决定有没有提出异议?
答:目前,当事人对此并没有异议。
问:是不是考虑到拆除的话比较可惜?
答:也不是说可惜,因为它这幢房屋,本身有一部分是合法建筑,建设方式也比较特殊,建筑受力的体系相当复杂,如果进行拆除的话,会导致原本合法的部分也会受到严重损害,侵害产权人原有的合法权益,所以综合考虑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处理决定。
问:那它合法建筑的这一部分以后要怎么处理?
答:建筑本身是村集体所有,如果没收以后,原本属于村集体的产权部分,是要归还给村集体的。除此之外的部分,没收以后会移交给西湖街道,由街道进行相关处置。至于具体的处置方案,还待研究,之后再向社会进行公示或是告知。
问:这幢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景点,以后被没收后是不是也会延续之前的这个功能?
答:从本案角度目前还在公示阶段,也是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的阶段。接下来怎么处置,首先肯定是要依据法律,在法律框架里面看怎么能做到最大合理化利用,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综合自:钱江晚报、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