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炎日|肺炎为什么是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

         2022年11月1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肺炎日”。这是由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发起,始终关注儿童肺炎,致力于终止可预防肺炎的死亡。
         
图片
         2009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肺炎预防和控制全球行动计划》(TheGlobalActionPlan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Pneumonia(GAPP)),GAPP的目标是,到2025年消灭可预防的儿童肺炎死亡风险。
尽管GAPP为各国政府提供了肺炎控制的有效干预措施,仍有大量儿童死于肺炎。
图片
肺炎有什么危害?
肺炎是中低收入国家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010年全球小于5岁儿童中,肺炎发病数约12040万例,12%发展为重症肺炎。死亡约125.68万人,<2岁儿童构成比81%。非重症肺炎和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长期严重后遗症风险分别为5.5%和13.6%。肺炎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感染性疾病第一。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是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0%。< />>
图片
肺炎有哪些症状?
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的症状类似。但是,病毒性肺炎的症状比细菌性肺炎的症状更多。
肺炎的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或困难
咳嗽
发热
寒战
厌食
喘息(在病毒性感染中较常见)
图片
引起肺炎的原因是什么?
肺炎一般由于病原体感染造成,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
引起肺炎常见的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年龄不足2岁,尤其6个月以内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也是毛细支气管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在冷暖交替季节,如冬春季多发;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学龄期儿童常见;有研究表明,2001-2015年间我国5岁以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患儿的病因荟萃分析显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是我国小儿肺炎的主要病毒类型,其次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等。
图片
引发肺炎的病原体可以是一种或两种甚至多种,医生往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查才能明确病原体。而明确病原对于精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