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走访海珠解封区域,烟火气回来了

11月14日,海珠区发布《海珠区关于继续强化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决定在东晓路接昌岗路以东,科韵路以西的范围继续实行《海珠区关于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的防控措施,实行时间延续至2022年11月16日24时。
11月14日,南都记者走访了海珠解封的部分区域,看看现场情况如何?
在市二宫地铁站,所有出入口正常通行。
图片
市二宫地铁站D出口,市民正有序扫码进站。
南都记者打车开过海珠桥,来到海珠广场一侧,这里已经是越秀区。
可以看到,大桥双向正常通车,人行道上行人和骑车的市民都可正常通行。有不少市民举起手机记录下海珠桥通车的画面。陈先生说,他早上就过来了一次,没拍到好看的画面,今天中午骑共享单车又前来补拍。
图片
海珠桥
解放桥双向正常通车。记者看到有市民用望远镜看向人民桥,她说可以隐约看到人民桥上的车流。
图片
解放桥
图片
解放桥
作为海珠区最大的综合菜场,沙园市场里不仅有新鲜的肉类和果蔬,还有丰富鲜活的海鲜。
图片
沙园市场
图片
沙园市场
解封第一天,市场重归热闹,迎来人气。街坊的砍价声,夹杂着摊主的吆喝声、剁肉宰鸡声,传遍沙园市场各个角落。
一位卖水果的摊主告诉记者,自己早上9点开摊营业,比平时要晚一些。“解封第一天客流量没有往常多,但能出摊我还是很开心,希望疫情能快快好起来。”
图片
沙园市场
图片
沙园市场
在海珠区昌岗东路,水马成为分割线,一边车水马龙一边原地活动。
在海珠区昌岗街道礼岗路江南雅居社区,居民一早醒来发现小区通往昌岗东路的路口被水马封闭,原本在前几天海珠区全域社会管控时这里都还能通行,但是在14日海珠区部分区域解封之后,昌岗东路成为解封边界,路南侧的社区被水马围蔽,居民只能在社区活动,路北侧则放松了管控,开始逐步恢复常态。
记者沿着昌岗东路向东走了一圈,发现沿街的范围都被封闭,许多居民一下子还没有适应,有些居民在昨晚上还通过电商买菜平台下单,但是因为骑手在水马封闭范围之外,今天没法送菜进社区,于是双方只能通过电话约定在水马围蔽处取货,在14日早上10时许,记者在一路上都看到不少送货小哥和取货的居民在水马两侧投递物资。
图片
礼岗路和昌岗东交界路口被水马围蔽,外卖小哥和居民只能隔着水马投送货物。
此外,在昌岗东路和江南大道交界的十字路口,海珠区工作人员在现场也留了一道出入口,现在有政府值班人员和交警维持秩序,一些持有街道发放出入证的居民可以从这里进出,无证人员则只能留在围蔽区域内。
在现场也看到,许多周边居民都在此处询问相关情况。此外,今天有许多处于管控区的社会车辆行驶至此处发现路口被封闭,不得不调头转回,但是持有通行证的车辆则可以从这里出入。
图片
昌岗东路和江南大道的围蔽路口,现场留有一个出入口,持证居民可以出入。
沿着昌岗东路走完一圈之后,水马周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名值班人员在维持持续,现场秩序还算保持得不错,管控区范围内的居民也比较配合,没有出现逾越水马的情况。
图片
昌岗东路和江南大道交界路口有交警值班,持证车辆可以出入。
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沙园的乐峰广场,看到超市、餐饮店等已经恢复正常营业。
图片
沙园·乐峰广场
顾客出入商场须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餐饮店仅限自取或外卖,可以看到部分市民和外卖小哥前来取餐,但整体人流量不大。
图片
沙园·乐峰广场
图片
沙园·乐峰广场
接着,记者来到了地铁站。地铁入站口贴有通知明确表明地铁运营调整,其中八号线宝岗大道至琶洲站停止对外服务。
图片
地铁沙园站
记者在乘坐的过程中看到,车厢中乘客不多,除了昌岗、客村、磨碟沙等可以换乘的站点有停车外,其余站点均不停车。
图片
广州地铁8号线
在万胜围保利广场,记者看到顾客均须扫码才可进入,部分零售类店铺已恢复营业,但人流较少。
图片
万胜围保利广场
万胜围保利广场
下午四点左右,记者来到琶洲新村住宅区附近,不少餐饮店和超市已恢复营业,不少市民出来买菜、买小吃。
图片
琶洲新村住宅区附近
图片
琶洲新村住宅区附近
图片
琶洲新村住宅区附近
下午四点半,保利广场外的茶饮店、小吃店人流逐渐增多,记者在一家小吃店前驻足,十分钟内就已经有至少四位顾客前来消费。
图片
保利广场外
记者询问了老板今天的经营情况。老板表示,今天早上恢复营业,但人还是比以往少很多,外卖也只有几单。他说,虽然万胜围解封了,但来上班的人其实不多,像那些住在鹭江、客村的上班族还是只能居家办公。
图片
保利广场外
到了下班时间点,在保利·叁悦广场,记者看到有上班族三三两两走出大厦。
图片
保利·叁悦广场
图片
保利·叁悦广场
傍晚六点,正值下班高峰期,人们陆续到万胜围站乘坐地铁,人流逐渐变多。
图片
万胜围地铁站
图片
万胜围地铁站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见习记者 李竹
图片:南都记者 魏凯 见习记者 李竹
视频:南都记者 吴泽嘉
新媒体协作:李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