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值不止“亿”点点!从西安城墙看文物保护

图片
说起西安城墙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古老”
历经1440多年的西安城墙
在风风雨雨中
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图片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
为了城墙更好的管理和维护
“古老”的城墙也
融入了“新”的高科技
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古城墙有“黑科技”
西安城墙景区配备了1000多个安防设备,通过三维可视化大屏,以景点信息、监测设备等数据为基础,接入景区内全覆盖的实时视频监控画面,通过摄像头实现文物管理、大数据分析、景区温度及PM2.5的监测、日常设施检测、绿化、物业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景区综合运营态势一屏掌控,实现景区人、事、物统一管理。
图片
文物监测
景区采用先进的热成像技术,用于提升城墙保护面的安全防范,在城墙的重点区域布点设置入侵预警,如果有游客肆意破坏城墙面,将会发出警报声,用于警示。
图片
高清监管
在永宁门广场、东南城角等重点区域安装了高清设备,可实现180°超大场景、超清晰度监管,自动进行全景画面展现,并能够实现点击画面标签联动广场监控点进行巡查等多种智能应用。
图片
客流统计
在景区入口设置客流统计,人脸识别、客流统计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人员数据,便于景区管理人员掌握景区实时客流信息。此外,通过人脸抓拍技术,能够快速查找到景区内人员的行踪轨迹。
遇到节假日及大型活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可为景区游客引流,杜绝踩踏、拥挤及不安全的聚集行为,智慧化的系统全天候为游客安全、文物安全保驾护航。
图片
科学防汛
护城河的科学防汛,也是西安城墙智慧化管理的一大亮点。从护城河改造以来,智能化全面在线。护城河专业的物联网系统和安防系统实现了统一化管理,可对全河道水位、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对循环水泵、循环水管道、防汛溢流阀门及水处理设备进行集中监控。
图片
科技设备与人工巡查
相互配合、各显神通
共同守护西安城墙的健康发展
图片
图片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图片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思路,实施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物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近日,在西安博物院,一件“新文物”锁住了观众的视线,这是一尊用3D技术扫描并打印的唐三彩腾空胡人骑马俑,结合了当下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对文物进行了二度创作,最终呈现出一匹“炫酷机械风三彩腾空马”,当国潮科技美学遇上西博馆藏,跨界融合的艺术瑰宝一经展出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图片
多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市文物局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借助新媒体创新传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全市博物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让社会公众关注博物馆、参与博物馆、融入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全面展现我市文博资源的勃勃生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文物保护、展示、宣传平台的西安博物院通过多种举措吸引更多人“走进”文物、了解文物。通过整合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依托“乐居长安”特展与喜马拉雅联合推出“福猫特工的十二时辰”系列音频节目,因生动有趣的设计备受欢迎。
通过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开发,能有效加大文物资源开放共享,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不断绽放出更加艳丽的时代光芒。
图片
十年来,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成绩显著,博物馆夜游直播、“云游”博物馆系列活动推陈出新,“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线上线下活动接连开展,博物馆“五进”活动及“史前工场”等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持续上演,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凸显。
大遗址与大都市相融共生
在西安市域内的众多遗址中,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现今规模最大、定都朝代最多、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充分、研究价值最高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实物资料。西安市在明确“文保优先”工作原则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促进遗址区民生改善,探索“大遗址与居民共生共存”的大遗址保护发展模式,让遗址区居民共享遗址保护建设发展红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决策,同年8月,通过《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分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
图片
十年来,西安市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为起点,持续提升汉长安城未央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的理念,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改善环境、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构建了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汉杜陵遗址公园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西安模式”。
赋予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
全力做好历史文脉守护和中华文明传承是西安的城市使命。西安市明确,要深化和扩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人文交流基地。《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按照“保护优先、规划引领、合理利用、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讲好西安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民族精神。
十年来,西安文物保护实现新突破——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太平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和江村大墓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半坡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6处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顺利完工……这些陆续成为文物保护利用“西安模式”的最佳注脚。
图片
新技术也在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正在深化实施的“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实施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让数字化内容呈现成为华夏文明新载体;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的数字化产品。
与此同时,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助推文旅融合,“融合发展”理念探出新路子——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建成开放,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稳步推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不断赋予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风貌。
图片
以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等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代表的街区进一步提升我市历史文化核心吸引力,培育了文旅消费新空间;以中国秦腔艺术节、西部文博会等节会活动为载体,打造了文旅消费新引擎;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老字号”美食集聚区和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逐渐脱颖而出,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
更好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达到18%
城市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让西安成为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西安城墙 西安晚报
编辑:怦然
主编:林晨
责编:高明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