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通化市大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养老服务高质量,托起幸福“夕阳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通化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新时期老年群体所需所盼,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和互助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迈入新征程,如何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有效应对养老服务新挑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政策扶持和市场引领,陆续出台《关于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通化市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在土地规划、税费优惠、服务补贴、医养融合、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为破解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完善“居家养老老人补贴、养老服务组织补贴、养老从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已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站106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互助点)329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11个。2022年争取省级资金342万元,新增4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加速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46家,总床位8568张。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2021年对全市7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22年拟改造226户。加强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工作,目前已探访帮助独居、失能等老人4.4万人次。

为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通化市制定印发了《通化市健康养老幸福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许可或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料等,目前全市已建成11家医养结合机构。同时,推动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签订医疗健康服务协议,在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东昌区人民医院建立诊疗绿色通道。

同时,通化市将发展智慧养老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构建以大数据应用集成为依托、以信息化分析平台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模式,通过设备智能化、改造适老化、服务人性化等方式,积极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新业态新模式,更高品质和更高水平地发展养老事业。值得一提的是,东昌区已被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八部门确定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特色基地”。目前,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的通化市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可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护理、康复”等各类服务,年均服务6万余人次,让老年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依托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搭建的智慧民政监管平台,初步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机构五级监管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养老服务监管。

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和综合监管制度、推动养老用品的适老化和标准化、提升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规模和服务技能……聚焦老年人的关切,通化市将着力解决好现实问题,全力推动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质规范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王远洋(通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