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在坚守中追求卓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团队
他们是怎样一个团队?
他们在思考什么?
他们为什么而奋斗?
图片
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随着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神经内科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复杂。由中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之一张沅昌教授于1950年创建的华山医院神经精神科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神经科专科之一,也是目前中国重要的神经系统疑难疾病诊治中心,承担着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任。坚持做对患者最有价值的事,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神经疾病诊治水平的提升,是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始终的追求。
凝心聚力 做最有价值的事
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董强
做对的事、最难的事、最有价值的事,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以下简称“华山神经内科”)始终坚持的。
用学科氛围留人
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华山神经内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神经科专科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苏联派出医学专家来中国授课,医院受卫生部委派开办了全国第一届神经病学师资进修班,从华山医院走出来的医生成为国家早期以神经科为志业的医生,让神经疾病的诊治在中国有了真正的发展。其后,华山神经内科十余位骨干医生西迁重庆、支援新疆,参与创建重庆医科大学、新疆医学院,远赴西北三省及山东、福建等地,为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造福一方百姓。华山神经内科因此也被很多同行称为“中国神经科医生的摇篮”。
前辈的追求,学科的积淀和国际化的视野造就了华山神经内科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精神,在七十余年里不断从全国各地吸引最优秀、最不畏惧挑战的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成为中流砥柱。如今,科室中心组、各亚专科带头人深耕各自的领域,同时凝心聚力推动学科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用专业兴趣聚人
是学科发展的引擎
十余年前,随着各项医学新技术的发展,神经内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此,我们下定决心,根据患者需求和疾病谱变化,进行新一轮的亚专科建设,探索建立各类疾病的规范诊疗路径。
我们都知道神经系统疾病复杂,兴趣常常是坚持探索最好的动力。年轻人来到华山医院,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会接受严格,甚至是严苛的培训与考核,成为合格的神经科“全科医生”,在临床上承担重任。同时,他们也能追随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跟随各领域权威专家在专业领域继续深耕。现在,科室的脑血管疾病、癫痫、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神经肌病、神经免疫、临床神经电生理七大亚专业组,都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科带头人和团队。同时,我们开设了近20个具有神经科特色的专病门诊,是目前全国神经科亚专业最齐全的科室之一。科室还拥有神经病学流行病学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等科研与学术机构,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背靠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优势之一的华山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通过与神经外科、放射科、PET中心等兄弟科室合作,科室得以在医、教、研各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在科室的支持及良性机制的推动下,专科梯队不断形成,人才在每一个领域积累、蓄力,不断“冒尖”。近年来,科室在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神经科重要领域的科研成果逐年递增并应用于临床。
用学科发展育人
是学科发展的未来
在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下,华山神经内科已逐渐发展为国内重要的神经系统疑难杂症诊治中心之一,也努力成为相关领域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20世纪80年代,科室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团队有长期合作交流。目前,科室正在拓展基于国际研究标准的社区人群和医院病例的大样本、前瞻性疾病研究队列,同时牵头成立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罕见病中心、泛长三角神经肌病联盟等,在更多层面打造既能为临床服务,又能支撑科研的医学平台。
2020—2021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相继落户华山医院,这是国家和患者的信任,对于华山神经内科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意义重大。在临床上精益求精、对每一名患者负责,同时,保持敏锐和兴趣,发现真正重要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升临床实践,促进疾病诊疗的进展甚至治愈疾病,这是我们所有神经科医生最大的愿望。
创新引领 探索脑疾病的奥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痴呆、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这些疾病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全病程深入研究
探索帕金森病诊治思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组由刘道宽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20世纪90年代由蒋雨平教授进一步发展,目前专业组学术带头人为王坚教授。
由于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如何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一直是帕金森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近十年来,专业组聚焦帕金森病的脑功能显像及诊断、帕金森病慢病长程移动端智能管理及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临床注册研究、基因检测及分析、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与程控、帕金森病的分子及环路机制、帕金森病新治疗方法探索等领域,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专业组从2011年建立长期随访帕金森病患者的在线数据库,系统进行帕金森病慢病管理。依托该平台,团队于2018年成立了帕金森病协同研究平台“中国e帕联盟(ePD Alliance in China)”,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134家医院加入“中国e帕联盟”,联盟成员共同推进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帕金森病慢病长程管理,促进帕金森病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并建有相应的生物样本库。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慢病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病程中,太多混杂因素会对我们探寻疾病规律产生干扰。依靠网络技术,我们一方面让患者参与进来,和医生一起参与自己病情的管理和决策,同时,通过高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让疾病的规律得以显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临床创新。这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值得我们努力。”王坚教授说。
王坚教授团队还进行了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影像标志物开发。近年来,与PET中心左传涛团队联合探索了新型Tau蛋白(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示踪剂在运动障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多篇文章在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协会(MDS)权威杂志发表,目前已有多项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与基础研究团队合作的研究中,王坚教授团队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及健康高龄老人脑中存在一种未知的全新病理蛋白聚集体,为理解不同蛋白病理聚集体在疾病及衰老中的复杂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团队成功建立了模拟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并出现帕金森样行为及组织病理改变的小鼠模型,有助于阐明RB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研究具有病程修饰作用的帕金森病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模式动物。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
提出21条预防建议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不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难度大的现状,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亚专业组由郁金泰教授引领,基于华山的临床优势,组建临床研究团队,牵头建立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CABLE)临床资料及生物样本的大规模临床研究队列,寻找可以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和进展预测的新生物标志物。
为了转变“阿尔茨海默病不能预防”的传统观念,5年多来,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阿尔茨海默病可调控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大规模队列研究,确立了睡眠时长、轻微抑郁、血压特征、血糖水平、运动、光照时长、体质量指数、空气污染、白内障等阿尔茨海默病新影响因素及其最佳干预参数。
此后,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合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参考国际公认的GRADE标准制订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制订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循证预防方案,最终形成了21条预防建议。该方案对于痴呆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遵循该方案控制风险因素有望减少40%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为全球各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为政府制订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年7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和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诊治华山方案》等三份聚焦脑健康的精准医学专题报告由国内十余家权威媒体发布。这些报告基于华山医院实践经验,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不同阶段人群,提出了可推广应用的从社区到医疗中心再到康养中心的全程综合管理模式。
目前,专业组依托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的“中国健康衰老与痴呆社区队列”项目,正在建立高质量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社区队列,探索社区人群老化自然演进规律,希望能明确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转化的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体系,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准防诊治方案。
立足“华山模式” 
建高质量卒中防治体系
脑卒中是我国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城市居民的死亡原因中也位列前三。除了高病死率,脑卒中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华山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亚专业组在主任董强教授的带领下,秉承规范化和精准化的理念,探索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真正使患者获益。
作为全国率先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静脉溶栓和动脉内介入治疗规范及流程的单位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华山医院就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脑卒中高危筛查及专病门诊,致力于急性卒中的预防与规范化救治。2011年起,科室在国内率先建立急性脑卒中团队,全天待命,不断优化急诊救治流程,“与时间赛跑”救治急性卒中患者。同时,科室开展一站式多模式CT影像检查,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组织学评价,基于“组织窗”为患者进行精准化再灌注治疗。2018年起,在脑卒中多学科合作团队的基础上,科室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建“脑血管病融合病房”,实行了基于病房管理的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华山医院卒中中心已对标国际综合卒中中心标准,每年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超过2000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率从1.6%逐步提高到20%以上。“华山模式”被《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引用、推广,科室成员还主笔并参与制定了20余部国内外脑血管病相关指南。
立足华山,心系上海。2011年,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筹划下,华山医院牵头,正式着手建设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Shanghai Stroke Service System,以下简称“4S”),并与上海市神经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协同质控,旨在全面提升上海市急性脑卒中的救治能力和救治质量。
随着项目的开展,“4S”推出了“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并逐年更新,目前已覆盖全市57家医疗机构。经过十余年建设,上海市急性脑卒中“60分钟黄金急救圈”逐步成型,为上海市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首次将“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并持续推进。2021年全年,“4S”共上报发病7天内缺血性脑卒中26808例,静脉溶栓3619例。自2019年以来,“4S”收治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加,其中约1/3患者于发病4.5小时内达到“4S”单位,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的比例由33%增加至39.8%,患者从到达医院到接受静脉溶栓的中位时间从57分钟缩短到52分钟,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由3.2%下降至2.5%,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4S”不仅让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再灌注治疗,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获得卒中急救医疗服务。
“卒中救治是和时间较量。一方面要快,通过体系建设、专业培训、科普宣传等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缩短患者从发病到收治的时间,给予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救治。另一方面,对错过救治时间窗的患者,我们希望通过临床研究,突破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与弊端,给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董强主任说。
作为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单位,华山神经内科目前正在牵头开展两项全国多中心溶栓新药临床试验,将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从发病后4.5小时拓展到24小时,相关论文陆续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希望使更多患者获益。
聚焦罕见病 为突破难题不断努力
图片
罕见病多学科联合门诊里,医生在为患者诊治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种罕见病被收录其中,被视为罕见病保障的历史性突破。在全球发现的8000多种罕见病中,神经系统疾病占50%~60%,其中又以神经肌肉病占比最多。罕见病病例稀少,诊断和治疗困难,不少患者及家庭四处奔波求医,病因却始终无法明确。
“我们的目标是从社会学角度让罕见病不再罕见,从医学角度让它更加罕见。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疑难罕见病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勇挑重担。”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赵重波教授如是说。
2005年,卢家红教授和赵重波教授开创了神经肌病亚专业组,他们的专业兴趣传承于共同的导师——著名神经病学家吕传真教授。十余年来,专业组逐步完善了肌肉活检、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肌肉影像及肌炎抗体等检查项目,整合电生理检查,形成多维度精准诊断体系。专业组接收来自全国各地区专病诊疗单位转诊的神经肌病患者,对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病、炎性肌病及多种罕见肌病进行了临床研究及转化研究。
作为百年老院,华山医院持续走在国内疑难、罕见病的诊治前列,已经建成罕见病临床诊断、临床队列研究、新药多中心临床试验及随访评估体系。专业组作为骨干单位参与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的建立及完善工作。
在2022年的国际罕见病日(2月28日),华山罕见病中心挂牌成立,依托于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尖峰学科群,全方面引领罕见病预防、诊治、教研能力提升。中心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华东区域最有影响力的罕见病诊疗、研究中心。现开设半年多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和“神经-足踝”多学科门诊已为近百名罕见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诊疗服务。
随着精准诊断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深入、靶向药物的不断开发,部分神经肌肉罕见病从诊断难、治疗难,逐渐转变为可诊、可治。近年来,针对数种罕见遗传性神经肌病,如脊髓肌萎缩症、糖原累积病、转甲状腺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等,基因治疗及新药不断获批上市。例如,神经肌病中最有救治希望的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迎来了多种靶向药物精准治疗的“春天”。
图片
本文原刊于11月9日《健康报》8版“学科版”
文|程忻 谢亚男 王坚 郁金泰 唐一麟 赵重波 
罗苏珊 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