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10岁女孩轻生事件反思: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让生命继续的底气

全篇共2771个字,阅读大约需要3-5分钟
近日“贵州毕节10岁女孩疑因被指偷文具跳楼自证清白”的新闻被广大网友关注。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报道,当前女孩家属和店主已达成和解。
我们不清楚这一事件的原委,在此不妄加评论。 但一个处在豆蔻年华,本来还应活蹦乱跳的孩子,就这样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此深感惋惜,不得不引起反思。
在此心君就有关“生命教育”以及“孩子对父母信任”的话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分享一个故事: 说是一个爸爸接上中学的女儿放学。在车上,女儿给爸爸说,“爸爸,我怀孕了”。
爸爸当时一惊,但仍保持镇定地说,“这确认是一个意外的消息,爸爸想听听你的想法,看看爸爸能帮你做些什么?”
随即女儿大哭,说,“谢谢你,爸爸,其实怀孕的不是我,是我的同学某某某,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爸爸后,她爸爸打了她”。
01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应对挫折的底气
图片
图片来源网于网络
看到这一新闻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11岁孩子为什么最后走那一步, 她有没有把经历的不愉快、压力和父母去说? 是不敢说还是没有意识去说? 她最后为什么连生命的稻草都没抓到? 是没抓还是抓不到?
从科学家庭教育的角度,不管孩子在外面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父母一定要做给孩子托底的那个人。
父母的情绪、对待问题长期的处理方式和态度,都决定了孩子是否把愿意主动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否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力,能否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是让生命继续的底气。
也有一种可能,孩子没有想到可以与父母分享这些不愉快,更愿意说高兴的事,就是我们常说的报喜不报忧,这更要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与孩子交流,都交流什么?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妈妈智慧地处理了上中学的女儿意外怀孕的事。 女孩回家哭着给妈妈说:“妈妈,我怀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妈妈有如五雷轰顶,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抱住孩子说, “谢谢你信任妈妈,妈妈不会把这事告诉任何人,我想你现在遇到了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有些不知怎么办,妈妈和你一起来面对,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接下来,妈妈没有追问那个男孩是谁,更没有去找这个男孩及家庭,甚至都没有告诉孩子爸爸,而是经过和女儿商量,向学校请了两周假,带女儿做了流产手术。
两周后,女儿像任何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回学校上课。后来这个女孩如愿考入名校,成为一个非常优秀自信的人才,并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联想到毕节那个11岁女孩,她是否回家说了这事,如果说了,妈妈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说,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反思,孩子为什么回家连倾诉的勇气都没有?
在此,我无意指责那位妈妈,她失女之痛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或许当时的她已经做到了最好。 更希望能引起父母们的反思,我们也都扪心自问一句,我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吗?
02 什么是生命教育?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提到生命教育,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教育孩子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理解没错,但远不止这些。
从专业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有三种属性,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三个层次。
自然生命对应的是通过安全和自我保护及健康教育内容,解决生命的长度问题,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
社会生命对应的是通过生活与学校教育帮助儿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这是滋养生命的宽度,是生命教育的环境;
社会生命教育的过程即培养一个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精神生命对应的是通过生活体验、价值引导与信仰教育,让儿童及青少年感悟精神生活的意义,构筑生命的深度,这是生命教育的追求。
如果认为上面专业术语太过拗口,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自然生命即一个人的肉体生命。
社会生命即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是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神生命即一个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动力和思想高度。
03 生命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种子。
生命教育即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为前提,是教育的种子,并在生命需要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 然而,并不是都要等到自然生命完全成熟和满足后才会出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当人的自然生命诞生的那一刻,人就已经具备社会和精神生命萌芽。
由此,想到我们广大家长、老师,不要一味盯着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更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我们都不妨多思考几个问题: 我们期待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是否看到了孩子的特质和差异? 我们对不同孩子的期待是否合理? 我们父母、老师自己是否一直在成长? 我们是否在用成长思维看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抓住核心要素,或许对孩子的教育就没那么多焦虑了。
04 家庭、学校、社会要向孩子传达“生命第一”,不要盲目强调舍生取义。
我们要对孩子讲生命和尊严的关系,即生和义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舍生取义,而且这一精神确实具有永恒的价值。
然而这是就整个社会民族而言的,是对成人社会而言的。 我们的社会、学校和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教育中,不要盲目强调这一价值取向。
我们要告诉孩子首先尽量不要犯错误,不要明知故犯。 但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都会犯错误,错误出现以后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改正,且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一时的尊严和面子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教育中,如果我们去单纯的讲舍生取义,不强调生命的优先性,就容易导致孩子为了尊严、面子、感情或者赌气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同时,生命安全教育要强调次序性原则: 一是无损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是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三是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
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家庭、学校、社会应将生命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位,强调生命安全的优先性,明确告诉学生生命比财产、尊重等更重要。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05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
特别是当前新冠疫情期间,多地要求人们居家隔离,家庭更加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生活行为习惯和言语上起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生命观。
如在家里饲养小动物和种植小植物,体验生命的艰辛和快乐;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其次,社会、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开放性资源及途径,为家长及教师提供丰富的生命教育知识,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
最后,社会要加大对生命教育的宣传。 让孩子了解全国人民特别是医护人员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私奉献的故事。 帮助孩子感悟生命的脆弱,明白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价值观。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调查:你是孩子信任的父母吗?欢迎评论区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