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绿底色,长山列岛生动诠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图片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
不同于其他满月就离家闯荡的同类,斑海豹新晋为长岛“宅男”,他们为什么愿意宅呢?
误入“舌尖上的中国?长岛籍牡蛎”从小“芝麻”长到大“巴掌”,是不是勾起了你的食欲?
能刺穿潜水服,“海中刺客”如何被“猛子”生擒?
不用施肥,半年养成,向下生长的海带森林你见过没?
……
最近有没有被朋友圈这些神奇的视频刷屏?有?那就对了。
这些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山列岛”。
即将播出的《长山列岛》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一档大型纪录片,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记录了这片中国北方岛屿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卫视
长岛,全名长山列岛,也叫庙岛群岛。处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长岛作为山东唯一的海岛县已经在2020年撤销,它的新身份是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长岛孜孜不倦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全局视野谋划“山水林海城”,既先行先试,又常态推进,正在逐渐成为“两山”理论的蓝色实践样板。
岛城变美,生活更美好
彩色旅游慢道蜿蜒绵延、环岛岸线滩白水清藻绿、群山葱翠林木密集、碧海清澈鸥鸟云集……当下的长岛,天蓝海碧,姿态秀美。
过去的长岛,虽然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是游客们的向往之所,但存在环境脏乱、交通不便,旅游品质不高的问题。
过去,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和交通限制,长岛的垃圾处理工作一直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长岛加大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力度,先后建设了城区垃圾处理中转站,实现了南北长山岛垃圾集中收集外运,还为砣矶镇、大钦岛乡等北部乡镇量身定制一岛一站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又在黑山乡和小钦岛乡新建了小型热能垃圾处理站。10处有居民岛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
图片
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建设全景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在实行垃圾生态文明“大改造”的同时,长岛同步开启了污水处理“入地模式”,推行污水无害化处理。从2012年开始,长岛就着手启动投资少、污染少、节约土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了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全覆盖,大大减轻了污水对海洋和地下水的污染。当前,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投入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正在建设,将更有效进行污水处理,缓解用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图片
集中供暖“煤改电”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当前正值供暖季,城区居民冬季取暖早就不再是烧煤供暖或者锅炉供暖了,他们早已实现了清洁能源供暖。这依托的是2018年以来,长岛综合试验区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全域推行清洁能源,停止使用原有集中供暖燃煤锅炉和燃煤供暖一级管网,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区清洁能源供暖基本实现“愿改尽改”全覆盖。
不仅如此,长岛还全面实施岛外旅游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新能源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禁止新上各类工业项目,现有工业企业有序退岛登陆。
图片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这座海岛城市不再烟雾缭绕,灰蒙蒙的天变的湛蓝。
山变绿、岸变多,青山依旧在
解放时期的长岛,森林覆盖率仅有百分之零点五,从南到北几乎都是荒山秃岭。解放后,长岛军民70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绿化海岛,把昔日光秃秃的荒山,打造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北方生态海岛。但另外的50%山体怎么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长岛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来,长岛围绕“山水林海城”系统生态,先后投资16亿元推进山体治理、岸线修复等一大批工程项目,完成植树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万多亩,林木覆盖率60%以上,守护好海岛生态底盘。当前,长岛南海岸正在进行山体修复治理工程施工,1000多米的海堤生态化岸线修复工程也基本完工,长岛山体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年底将全部完工。长岛综合试验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科科长张文平介绍,2018年到2021年间,长岛累计投入资金7100万元,对南、北长山17处受损山体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对北五岛、西三岛裸露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实施绿化美化彩化升级。共栽植各类苗木80多万株,修复裸露山体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实现了海岛裸露山体“应治尽治”。
绿树,栽种到山头,植被,绿化到绝壁,长岛军民坚持植树造林70年,在海上仙境创造了人间神话。
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卫视
山体生态的修复,引来了鸟儿来此栖息,域内发现的鸟类已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2%,成为“鸟类天堂”。植被的多样性也吸引了千姿百态的昆虫。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门兴元和他的团队在北城隍岛做着昆虫多样性野外调查,凤蝶幼虫、造桥虫、天牛都是他们的调查对象,“这个地方的植被,开花植物特别多,它既然开花,它就是为了招引昆虫。”这些的小生命,是海岛生命力的源泉,也让长山列岛灵动多彩。
退渔还海,守护深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长岛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长岛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地优势,贡献出自己深蓝方案。
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卫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栉孔扇贝为主的海水养殖成就了长岛海中“捞金”的耕海牧渔发展史,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但历经30年的发展,由于海洋环境恶化、养殖密度过高等多种原因,扇贝连续多年大面积死亡,养殖产业塌方式萎缩。海岸线上,养殖大棚吞噬了山坡、林地、岸线,夹杂着化学药品养殖污水直排入海,“海底森林”逐年稀疏,岸滩死气沉沉,一场生态灾难悄然降临。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2012年,长岛正式启动海洋牧场建设,明确将海洋牧场作为生态渔业新的增长点来培植。 2017年5月,第一座海上多功能平台下水,正式拉开长岛海洋牧场装备化、智能化发展序幕。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拥有3541平方公里海域的长岛无疑是最适宜的“试验田”。2018年,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省级层面。岸上,长岛拆除岸线育保苗场。海上,对离岸1公里范围内的1.26万亩围海养殖等全面腾退。同时,投资 4.3 亿元建设 30 万亩海洋牧场,持续开展“海底森林”、人工鱼礁等海洋修复。
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卫视
2019年5月,全国首座坐底式深海智能网箱“长鲸一号”的投入使用,2020年,“长渔1号”“国鲍1号”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落户南隍城海域,越来越多的智能网箱在南隍城海域争相绽放,一座座“蓝色粮仓”跃然海上,见证着海洋牧场建设从近海走向深远海的“长岛速度”。
图片
藻类投放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从靠海吃海资源衰退,到爱海护海深海“放牧”,现代化的海洋牧场不仅使深远海成为“良田”,供给更丰富的海洋物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同时,也在悄然改善着赖以生存的海域生态。
海中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长山列岛》有这么一个神奇镜头——一片向下生长的海带森林。长山列岛海域海水清澈,利于海带的光合作用,一年中有8个月水温在15℃以下,对海带这种冷水性海藻来说,是最佳温度。在大海的滋养下,只需半年,一棵棵30厘米左右的幼苗,便长成了8米长、半米宽的水中飘带。海带森林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海洋健康的重要性堪比珊瑚礁和红树林。
我们欣喜的看到鲸鱼、白江豚、斑海豹、海鸬鹚、黄嘴白鹭等海洋生物活动频繁,几近绝迹的江蔑、大叶藻、羊栖菜等藻类有机恢复,近岸原生鼠尾藻、马尾藻、石莼数量成倍增加,鲍鱼、海胆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对虾等传统鱼类资源不同程度恢复。北海狮、黑天鹅首次出现。这片3541平方公里的蓝色海域,徐徐展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图片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让“双碳”达标,创建“国际零碳岛”
近日,烟台市首笔“海洋碳汇贷”在长岛综合试验区成功落地,为长岛打造国际零碳生态岛、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注入了金融活力。这笔
“海洋碳汇贷”以海洋碳汇为切入点,将海水养殖藻类每年产生的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物,是一款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而这得益于长岛丰富的蓝碳资源,长岛光海带、扇贝、牡蛎等的养殖面积就有11.3 万亩。
“海洋碳汇贷”是长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岛不断进行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双碳”达标的国际零碳岛创建模式。
今年9月6日,长岛综合试验区召开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成果专家评审会议,生态价值被“明码标价”。5月27日,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估和研究中心(长岛基地)揭牌,正式启动全省海洋碳汇试点,共同探索长岛双碳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5月20日,“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挂牌。长岛加速在国际零碳岛建设、海洋资源、贝类碳汇、渔业碳汇、零碳旅游、绿色能源、蓝碳交易等方面研究突破,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精品旅游,品味生态之韵
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长岛渔家乐,以“吃住在渔家,游玩在海上,揽胜于景区,娱乐在渔村”的浓郁海岛特色从长岛走向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岛开启了十年持续不断的生态“大改造”。2012年以来,渔家乐标准化改造超过80%,星级宾馆接待床位增长53%,新增海上游船舶6艘,海钓基地和休闲渔业基地8处,开通西三岛旅游航班。
党的十九大以来,长岛以生态建设“7个100%”为底色,整合“海、岸、山、岛”元素,运营全域“生态游”。长岛建成了省级民宿聚集区1处,改造高端民宿100户,上线运行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旅游云平台,获批全国首个海上3A级景区。部分改造提升后的精品“渔家乐·民宿”在2022年旅游旺季期间,全部满房,房间每晚均价可达800元,旅游收入显著提高,极大提振了“渔家乐·民宿”业户的发展信心。从吃住渔家到特色民宿,古朴渔村到精品集群,10年间,渔家乐由老品牌到“金名片”的“华丽转身”见证长岛旅游转型升级的蜕变之路。
图片
特色精品民宿 图片来源:长岛发布
十年来,不仅是“渔家乐·民宿”的精彩亮相,今天的长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多元的文化业态,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感受仙山之美,体验休闲之乐,品味生态之韵。
十年时光流转,十年涅槃重生。长岛的旅游,从曾经守着一方海的“原生态”旅游,如今成长为只此青绿的“诗与远方”。守着绿水青山、蓝天碧海,长岛正在全力创建省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岛5A级旅游景区、大黑山岛4A级旅游景区,推动生态旅游全产业提升、全资源整合、全景式打造、全区域管理,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努力实现新时代的“筑梦”之旅。
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卫视
十年间,从全域垃圾分类全覆盖到污水无害化处理净化海水环境,从实施新能源供暖、全面淘汰燃油公交,到全域拆除风力发电机组,从治理裸露山体到再到拆除育保苗场、腾退近岸养殖,从曾经的“原生态”旅游到只此青绿的“诗与远方”,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经过持续10年不间断的生态治理修复,长岛环岛岸线尽显生态之美,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努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成为山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长岛正按照《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立足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定位,全力争创国家公园,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生态文明岛,成为国际海岛保护发展的典范,塑造“山青、海蓝、林茂、岸美、滩净、城靓”的生态海岛。
图片
“朝看黄海日出,暮赏渤海夕照。春迎东游海豹,秋送南迁候鸟。如果人间有仙境,那一定是长岛的样子。” 《长山列岛》如是说,愿你也能到长岛感受这“人间仙境”。(韩薇 谷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