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三问”!《健康报》连续三天头版聚焦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编者按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之际,11月15日—17日,《健康报》连续三天在头版聚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用近万字的实地调研报道,试图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实现路径。

现将华西“三问”(上)(中)(下)三篇报道集中推出——

《健康报》2022年11月15日 第01版

《健康报》2022年11月16日 第01版

《健康报》2022年11月17日 第01版

华西“三问”(上)

对接“国之大者” 重构服务模式

在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前,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步入银发社会,慢性病患者基数庞大。大型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趋势中迎来展现更大作为的时机。

  近日,本报报道团队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调研,通过“三问”打开一扇窗口,详尽了解大医院与“国之大者”的血脉联系,进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实现路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视管理也赢在管理,这是很多人到该院调研后得出的认识。对于一家医院而言,管理涉及医疗资源的组合和高效使用,最终作用于患者身上,表现为治疗效果和费用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国之大者”,关系到人均预期寿命以及整个国家对疾病防治的投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有赖于医院与整个社会系统的精准对接。

行进中的方阵

  11月3日是华西医院的建院日。为庆祝建院130周年,华西医院举行了“二十大开启新征程百卅华西再出发”启动仪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华西医院师生组成的13个方阵。

  通过视频直播,人们看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党委书记李正赤昂首阔步走在方阵前面,后面紧跟着专家方阵、导师方阵、医师方阵、护士方阵、医技方阵、科研方阵、学生方阵、毕业后方阵、后勤方阵、国资产业联合方阵、外派方阵、紧急医疗救护技术员(EMT)方阵、管理方阵。他们代表全院两万余名师生员工,展现出新时代华西人的精神风貌。

  华西人的精神风貌还展现在更多时刻: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2013年芦山地震救援、2015年尼泊尔地震救援、2017年九寨沟地震救援、2019年宜宾地震救援、2020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华西医院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称号。

  几乎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节点上,这是人们对华西医院的直观感受。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基本医疗保障逐步完善,老百姓就医需求呈井喷式爆发。1998年,华西医院制定了主院区的改扩建规划;10年后的2007年,规划落地完成,床位达到4300张,华西医院在当时被称为“全球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

  此后,该院的床位数停留在了4300张。与这个不变的数字对比,门急诊量、疑难复杂病种患者收治比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学科排行榜等指标却稳步提升。若在院内找个患者闲聊,对方往往会说,能够挂到华西医院的号,感觉病就好了一半。

  优质医疗资源是社会宝贵的财富,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看好病。登录华西医院网站,诸如“多学科团队为71岁高龄患者实施同期双微创手术一次解决食管癌和心瓣膜病”“眼科为出生仅20天新生儿实施微创青光眼手术”“胸外科8小时挑战‘不可能完成任务’”等新闻被置于显眼位置。

  与这些新闻相对应的是,“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的血流分型与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新型心脏补片结合低氧预处理尿源性干细胞促进右心室流出道重建”等“大刊论文解读”更引起医疗同行的兴趣。20多年间,华西医院医务人员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打开了更多认识疾病的“通道”,并转化为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实践。

推进模式的变革

  “我们不争排名,也不将目标放在拼第一上。我们最为看重的还是给患者看好病,获得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赞许。”在回顾华西医院发展历程时,李为民如是说。

  穿过华西医院1994年修建的第二住院大楼、2003年使用的第一住院楼、2006年竣工的第三住院楼,人们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印记。穿插于诺大院区的绿化带郁郁葱葱,这些植物被精心挑选过,不会产生过敏原。

  “以患者为中心,推广多学科协作模式;推行日间手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升患者满意度……”李为民说,专科水平的进步、人才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设备的更新是临床科室的生产力,而医院、科室管理架构是生产关系,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要进行革新。

  比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香港和内地开始了对日间手术模式的探索。从2012年至今,这一外科手术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蓬勃发展,取得较多成果。华西医院在日间手术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选取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术种开展日归手术。

  “日归手术患者不需要过夜,当日归家,不需医护值班,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日归手术是中国日间手术的创新和升华,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追求。”李为民表示,能够推行如此高效的运行模式,既依靠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又依赖于各职能部门与临床医技科室的多学科协作,细化分工,制定标准,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加强医院和社区之间的联动。

  为了支撑日归手术的运转,华西医院成立专门的日间手术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护理部、麻醉手术中心等职能部门和科室的管理团队组成。日间手术管理委员会是日间手术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实行例会制,在医院授权范围内负责日间手术各项重大管理决策。

  日间手术不是小手术,需要化繁为简、与时俱进,厘清日间手术实践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此,内外科、医技科室、手术室和信息中心等部门、科室进行协作,完善手术医疗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性医疗服务模式。由此,医院内的床位数总量不变,但二级、三级住院手术逐步改进为日间手术,为更多疑难危重患者接受治疗提供了更多机会。

  在华西医院,刚办理出院的患者常有这样的认识:华西是救命的,不是养病的,不会让你多住一天院。的确,该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院门、急诊量为775万人次,出院病人达28.3万人次,手术达19.6万台次,平均住院日为7.28天。而《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三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8.8天。

满足人民的需求

  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且优质医疗资源匮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业界估算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3亿人,带病生存普遍存在,且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倘若这些人每人多住一天院,所带来的压力将是巨大的。

  “一家医院的管理不应只看院墙内,只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要在院墙之外,关注患者的生存和生活,促进他们的健康。”李为民带领华西医院多年推动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早期诊断率较低,仅有19%,远低于其他国家,比如日本肺癌早期诊断率高达38%。”李为民说,除了早期诊断率低,我国肺癌规范化治疗率也较低,许多患者被诊断为肺癌却没有进行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治理大气污染、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开展肺癌早期筛查等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生率的举措还应进一步落实。

  缓解这一民生痛点的着力点在哪里?在成都市郫都区、龙泉驿区,甘孜州等地的社区,华西医院推出以移动CT车为筛查工具的社区肺癌早期筛查项目,多年来筛查出大量的肺结节患者。同时,该院创立早筛早诊早治系列技术,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6.48%提高至60.78%;研发出人工智能产品,对3~5毫米的肺小结节快速检出准确性达98.8%;经皮穿刺获取小样本组织,用于肺癌基因突变检测,准确率达95.45%。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为民团队的“肺癌早期精准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走出人民大会堂,站在台阶上留影时,李为民笑了。“那一刻,感受到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待。”李为民说,“未来,华西医院患者全程管理中心将纳入更多病种,实现从早期筛查到诊疗、随访的全程化、一站化、便捷化及规范化疾病管理。”

  在常见疾病之外,罕见病患者的治疗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16年,华西医院便创设了罕见病诊治中心,汇聚37个临床医技科室,建立常态化跨学科工作模式,形成办公室团队及专家委员会双周例会制度,制定罕见病绿色通道、罕见病疑难多学科联合诊疗等多项制度与流程,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组织模式,形成了“全院一盘棋”的罕见病管理模式。

  “部分发达国家对罕见病的认识更早,罕见病研究基础更为深厚,在罕见病临床服务、教学和研究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李为民表示,通过不懈的努力,华西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在罕见病领域药物创新、医学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多个罕见病队列,搭建了各系统疾病研究、基础研究等大型支撑平台。

  “大家觉得在华西医院看病放心,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多学科诊疗系统,让疑难杂症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李为民说,华西医院的多学科协同模式还在不断升级。过去,多学科协同模式较为松散,导致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脱节。未来,医院将重点重构系统疾病的组织构架,如将呼吸内科、胸外科、胸部肿瘤科进行整合,建立胸部疾病中心,并建立多学科协同诊疗的长效机制。

华西“三问”(中)

催生“华西现象” 担起科研使命

在外界眼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直在“变大”。上世纪90年代末,该院借助公立医院发展红利快速发展,在西南地区异军突起,直至全国闻名。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院的“扩张”之路一方面“极其保守”,编制床位数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疾病诊治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催生出了“华西现象”。华西医院如何走出了一条带有生命温度的科研之路?

用真金白银调动科研积极性

  去年,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学科主任刘进捐出“一个亿”的消息,刷爆了网络。刘进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的个人所得中的一亿元全额捐出,在华西医院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用于培训住院医师,激励带教师资,以及加强医院培训能力建设。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今年10月31日,首届“华西刘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表彰会举行,对223名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轮转科室管理者进行表彰、奖励,共计发放奖金183.8万元。

  一位麻醉科医生,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刘进解释说,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求所有进入医疗行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其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

  外界好奇,一位医生如何“赚”到一亿元?原来,华西医院与相关药企分别于2020年、2021年签署了包括“超长效局麻药”和“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这两项新药在内的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7.5亿元。按照华西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作为研发者之一的刘进获得了一亿元奖励资金。

  新闻热点的背后是备受关注的“华西现象”。华西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近5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科技项目逾千项,年均计划项目经费超过3亿元。此外,华西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数连续12年超百项,近5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政府科技奖130余项,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长期名列前茅。“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等创新平台也在该院逐步搭建并完善。

  在2018—2021年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华西医院在“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这一指标上3次获得满分的成绩。“大多数医疗机构管理者认为,医疗业务是医院的核心、运营的保障,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投入高却不直接产出效益的活动。这导致员工研究热情不高,且从事研究的价值很难得到合理的认定。”华西医院科技部部长王峥表示,合理认定研究人员的价值是提升研究人员积极性的关键。只有确保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才能保持对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并防止科研人才的流失。

  为调动医务人员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华西医院持续优化研究、教学人员岗位目标和层级调整方案。在“岗位﹢绩效”的薪酬制度体系下,开始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根据员工的成长匹配适应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岗位目标,同时调整岗位酬金与绩效酬金结构。

逐步解决健康领域“卡脖子”问题

  “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王峥介绍,华西医院已构建起完整的贯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应用全过程的医学科研创新链、转化链和服务链,拥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系列重大支撑平台。

  对科研的投入,换来的是人民健康。王峥举例,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领域现存在精准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不同地区诊治同质化水平低等问题,为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华西医院协同相关技术支持方共同开发“面向呼吸疾病的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库”。该数据库可智能识别肺部结节、肿块、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斑片影等20种胸部异常征象,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此外,该院通过“5G﹢影像云”平台,推进呼吸疾病诊疗规范化、同质化。

  更多健康领域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中国是肝癌大国,为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学科主任毕锋团队耗时8年,研发出更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靶向药物,打破了国外药品的垄断局面。2021年6月,该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为中国肝癌治疗开创了新的格局。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较少。”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将瞄准恶性肿瘤、老年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研发原创药物。在生物治疗方面,重点在创新药物、再生产品/生物医用材料、细胞治疗等方面进行研发,真正实现国产化。

  为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16年—2021年,华西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的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共资助1165个项目,资助总金额达13.89亿元。同时,该院从“建机构、建平台、建公司、建基金、建联盟、办会议”入手,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健康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建立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专业化的团队,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组建不同方向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创建公司化运营的科技平台,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组建新型研发公司;依托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联合省、市、区相关国有平台共同发起组建10亿元规模的精准医学产业创新基金,推动精准医学技术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发起成立全国精准医学产业创新联盟、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

加快医学新技术和产品转化

  我国医学研究普遍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的现象。比如,缺乏以全院中长期战略为引领的顶层设计,团队间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内在动力,缺乏跨学科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有效地进行科研协作、转化及推广应用;管理模式、理念落后,科研人员过于重视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中各项指标的研究和产出,忽视转化研究和成果转化。因此,建立完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所需的管理制度及政策办法,形成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创新体系,是提升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及转化应用研究原创能力的重要基础。

  如何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九条激励政策(试行)》(“华西9条”)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试行)》(“华西36条”)出台。这些政策明确了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机制,完善了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论”的顽疾,提出了科技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的做法,推动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成立公司,极大地激发了该院职工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活力。

  在华西医院急诊科大楼,穿过一条走廊,就来到了转化医学综合楼。大楼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16层,有近200张研究型病床。转化医学综合楼于去年7月启用,是全国第二个启用的转化医学国家级大设施。通过“楼层索引”可以看到,临床试验中心、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生物治疗研究病房等分布于各楼层,通过患者的志愿参与,将搭建起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阶梯。

  华西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医师罗柱介绍,该中心有专职研究人员10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所有研究人员均通过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近5年,本平台承接各类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1000余项。其中国内创新药物300余项、国际多中心试验100余项、牵头项目120余项。

  “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投入运行后,要将生物治疗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缩短30%~50%,在未来5至10年支撑50至100个自主创新的候选生物治疗产品实现转化。”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尽管在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和奖励制度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但高质量发展导向还不十分明朗,亟须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科研管理新策略、新模式,以适应高质量研究型医院发展的需要。

  今年,华西医院牵头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出现在公众面前。该中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1月批复建设的生物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也是精准医学方向唯一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机构设立时,该中心就完成了一次创新之举,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以更灵活的机制配置市场资源。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广泛渗透和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创新呈现出新的模式,对医疗技术及临床治疗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单一的科技投入体系已难以适应临床、基础及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局面,通过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组织化科研攻关,加快医学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成为研究型医院创新引领的必然路径。”李为民说。

华西“三问”(下)

“百变华西”让优质资源扩容

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多条路径探索,带来了“百变华西”形象,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历经两年多建设,今年9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试运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分店”开到了福建省厦门市,对当地老百姓而言,意味着医疗短板的补齐。

  厦门市2021年的常住人口为528万人,辐射人口约2500万人,但医疗机构总数、床位数、医护人员数量等指标较全国指导指标差距较大,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岛内、岛外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工作量负荷较高等突出问题。当地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积极投入,努力补齐医疗短板。

  “医院除开设口腔中心外,还将开设呼吸胸部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消化疾病、泌尿疾病、骨关节疾病、妇儿疾病、血液疾病、综合性疾病八大疾病治疗中心。”华西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廖志林介绍,这九大中心是基于厦门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定位,在对厦门市人口数、医疗资源规划及分布、疾病病种分布、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西各家医院的学科优势,经过精心挑选、充分论证而设立的,“将特色专业学科整合成疾病中心,临床和科研能够实现两手抓”。

  进行此番跨越近2000公里的优质医疗资源输出之前,华西医院积累了在四川省内输出资源的成功经验。华西医院党委书记李正赤介绍,华西医院领办10家医疗机构,辐射四川省6个地市州、4个区县,覆盖2250万人口,累计输出管理人员46人、临床专家122人,创建2家三甲医疗机构、2家三乙医疗机构,5家领办医院在2019—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中实现跨越式提升。

  针对这些医院,华西不仅派出管理团队帮助提升医院运营效率,还因地制宜地为医院的学科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谋篇布局。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盘活这些同质化运营的医院,华西早早就建立了内部人才储备池,并大力推进远程医学发展。

  “一体化运营管理是华西医院托管医院建设的核心所在,关键是坚持以同质化协同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整合共享资源,统筹推进工作。”李正赤说,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好健康中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华西医院坚持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

“华西医疗生态圈”不断扩围

  多年来,“华西医疗生态圈”不断扩围。华西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部长廖浩君介绍,自2016年起,华西医院以优质学科资源为支撑,充分发挥国家级疑难重症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功能,推动联盟学科建设及区域、跨区域临床重点专科群发展,推动专科、专病精细化全程诊疗及分级协作,建立了专科医疗团队同质化培养体系。

  目前,华西医院已牵头成立了心血管联盟、卒中联盟、康复联盟、精神卫生联盟、临床营养联盟等42个学科联盟,成员单位达846家,覆盖30个省份。通过医教研三位一体帮扶,实现区域与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学科整体能力提升。

  “学科联盟医联体强调共建病种精细化管理机制,以此提升专科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廖浩君举例,2018年6月华西医院消化学科联盟成立,有60余家四川省内外医疗机构加入。联盟遴选专科常见急危重症——上消化道出血,探讨共建多学科协同诊治机制,并侧重临床诊疗路径的标准化建立。项目实施后,患者入院到治疗耗时缩减61.01%,急诊内镜/介入治疗开展占比由1.02%提升至7.33%,相应等待时间缩减48.60%,平均住院日缩减24.05%。

  华西医院的合作对象也包括一批位于百姓家门口的社区医院。2014年,华西医院探索成立华西城市社区联盟。截至2021年,联盟合作单位达111家,覆盖成都各区县以及德阳、宜宾、泸州、乐山等地,形成“N﹢1﹢n”(N个华西临床科室、1个双向转诊平台、n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为转诊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闭环服务。

  在这个服务体系内,华西医院的专科医生也融入到家庭医生团队中:一方面,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基层,并按照“华西标准”促进基层医院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另一方面,远程指导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重症医学的一次重大考验,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2020年武汉保卫战中,重症医疗团队全面介入,使患者的整体病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次重大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都少不了重症医学科的参与。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联盟通过研发应用5G智慧重症临床信息系统,形成辐射12个省份的19个分中心、116家成员单位的架构,面对重大疫情可迅速转换功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国家队”的应有作用。

“抓党建就是抓事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区域布局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四川省自然灾害频发,由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可谓身经百战。依托华西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该中心配备信息指挥系统、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院前及院内救治单元、灾害模拟培训场景、救援物资仓储配送系统等。

  “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够代表国家快速反应、实施专业救援,迅速实现应急指挥、批量伤员陆空立体转运、批量严重创伤与多发伤伤员集中收治等功能。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批量中毒事件以及核辐射事件等特殊突发事件应对中,我们也能发挥批量患者集中救治的作用。”李正赤说,华西医院作为卫生健康行业的“国家队”,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事业发展、抓事业发展就是抓党建”理念,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据了解,在华西医院,每位党员都有个“政治生日”,即入党的日期。李正赤介绍,从2020年开始,华西医院党委精准开展教育活动:党员在“政治生日”时,收到一张“政治生日纪念卡”,强化党员政治身份认同;提交一份“政治生日提案”,建言献策解决实际问题;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牢记入党初心;党支部其他党员送上一句“政治生日寄语”,鞭策提醒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医院党委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体“政治生日聚慧”,充分听取普通党员对医院党建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由此,引导党员干部时刻铭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和为党工作的‘第一职责’。”李正赤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中,华西医院涌现了一大批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医务人员。几个月前,甘孜州泸定县发生地震,华西人又一次无畏奔赴。”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传承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担当,将始终体现在华西医院的征程中。

来源:健康报、华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