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千亩生态油茶园迎来发展新机遇

走进连南瑶族治县大麦山镇望佳岭村,在绵延起伏的山峦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油茶林,油茶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这种看似普通的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榨出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端植物油的重要原材料。
连南是广东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县山毛油茶林面积达10.5万亩,挂果林6万多亩,茶油年产量约600吨,200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还荣获“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图片
近日,随着一个与油茶有关的项目——大麦山千亩生态油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的陆续推进,连南的油茶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老油茶林迎来新发展机遇
大麦山镇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西南部,是连南唯一的排瑶和过山瑶聚居地,与县城相距42公里。其下辖的望佳岭村三面环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群众响应党和国家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在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规划下,在村老排至新寨村边界地带连片开发种植了2000多亩油茶。
图片
由于该地域山地缓坡,且属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至20摄氏度之间,土壤以红黄壤和石灰土为主,呈微酸性,而且土层深厚,故油茶长势相当好,茶果连年丰收。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对该连片的2000多亩油茶保护开发利用,加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受短期利益驱使,改种了其它见效快的经济作物,因此,该连片的油茶林逐渐退化,产业渐渐衰退。
事实上,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是我国具有极高营养、健康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油茶产业愈发重视,将其定位为保障国家油料战略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油茶林。
图片
今年6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的《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广东将以实施油茶质量提升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打造油茶产业品牌,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东的油茶产业将迎政策“春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油茶林资源,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摆在大麦山乃至连南全县面前的一个课题。
驻镇帮扶为项目注入动力
去年6月,广东创新开启史上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全面振兴。
大麦山镇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会同广州市委网信办、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投资集团进行帮扶。
图片
为充分发挥本镇生态和资源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全镇人民增收致富,驻大麦山镇帮扶工作队与大麦山镇党政人大班子一起充分调研走访,研究顶层设计,对接相应的规划机构……最终决定,在望佳岭村老油茶林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千亩生态油茶园旅游综合体,作为全镇“四个千亩”(即千亩高山茶园、千亩梯田丝苗米、千亩瑶族中草药、千亩生态油茶林)产业发展项目之一,共同带动当地产业兴旺。
针对农民原来种植规模偏小问题,工作队提出要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的思路,确定望佳岭重点发展区域,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做好产业基地规划,将新建基地和原有种植地串联起来,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基地。针对培育本土企业问题,工作队提出依靠县属国有企业,培育镇属国有企业作为发展实施主体,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引进有实力的优强企业参与,全面开展油茶种植、管护、加工、销售工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针对加强联农带农利益连接问题,工作队提出以推进“三变”改革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产业机械调整为契机,采取“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组织农户以林地等生产资料入股分红,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打动农户增收致富思路。
“毋庸置疑,油茶产业潜力巨大,但如何高效开发利用仍存在诸多难题。”驻大麦山镇工作队队长、兼任驻连南帮扶工作组组长、来自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林伟铿说,该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全部为一般用材林,坚持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为了破解高效开发利用这一难题,项目通过“油茶+养蜂,油茶+康养,油茶+旅游”的方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图片
“预计项目建成后,第四年开始挂果,盛果期亩产500公斤,收益每亩2000元,1500亩油茶基地扣除各种费用后每年可创收300万元。”大麦山镇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再加上养蜂、康养、旅游等综合收入,创收更为可观,富民兴村旺镇必将可期。
可以预见的是,大麦山千亩生态油茶园将与九寨千亩梯田现代农业观光园、马头冲千亩高山大叶茶园连为一体,成为集产业、观光、休闲、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清远全市乃至全省乡村全面振兴的亮丽名片。
【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伟铿
【作者】 黄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