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点!基金经理王品、陈宇、季文华与您真诚分享

如何穿越上证指数3000点附近的投资迷雾?怎么看待未来的市场机遇?兴证全球“科学+”栏目,为您带来基金经理陈宇、王品、季文华的最新观点,期待与您见证时间的玫瑰。  
“正视现实,与时俱进”
“”“”
图片
基金经理 陈宇  
6年研究+9年投资经验
清华大学工科本硕
聚焦成长,持续打磨组合锐度和弹性
兴全合兴两年封闭基金、
兴全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对2023年并不悲观”
基金经理陈宇:过去两年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和内政外交都经历了大的变化,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大家不断见证历史,感谢所有持有人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寄希望于短期的操作策略,其实并不容易。过去两年的净值表现不佳,要正视现实,从中汲取教训,学习精进。
在经历了今年以来的波动之后,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较低的估值区间,个人认为当前或是股票投资的较优阶段。随着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的各项工作也会陆续展开;美国市场的加息进程可能也已经进入后半程。基于这些因素,我个人对2023年并不悲观。
  “不被负面消息牵着走”
基金经理陈宇:最近大家看到、讨论的内容中,悲观的比较多。在时代变局中,有的行业和公司受到不利影响,但一定有行业和公司享受到新时代的红利。
我曾听一位业内人士说,受损者倾向于大声的说出不幸,而享受到时代新红利的行业或公司可能倾向于默默的开展工作。如果被负面感受牵着鼻子走,在隧道里呆久了干脆闭上眼睛,就发现不了投资机会。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时代变化、格局重塑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转折时期,投资人需要更加冷静、客观地评估过去的业绩,正视得失,校正框架,更用心的去发现沉默着的时代的新宠儿。
我在投资中一直看重增长,以后也会如此。我会关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不同的行业的增速变化,中长期趋势性等指标。例如,有些行业经过了多年发展,已快速完成渗透、走向成熟,增长大概率就会慢下来。但是,市场上也会出现另外一些进入高速增长的新行业。 
  “关注军工、新能源等板块”
基金经理陈宇:目前我比较看好的行业,主要是在军工、新能源。
首先,军工是我长期关注的行业之一。军工的需求端向好。同时近两年许多新上市的军工企业质地都非常好,出现一些民营企业,有些做了股权激励,经营和治理情况跟以前有所不同。其实,不论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是量产的速度,军工都发展得很快,也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往后看,我认为军工不光是一个概念,也会出业绩,它们的订单表现很好,需求端基本没受影响,估值也没有泡沫化。
关于新能源,它是一个大行业,里面有很多细分的子行业,比如双碳、能源大基建、海风、储能等,是国家以及全球的长期战略方向。除了过去几年表现较好的光伏和新能源车,未来或许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困境反转板块,往往不会一蹴而就”
基金经理陈宇:关于疫情受损、困境反转的板块,从国外经验来看,他们往往不会一蹴而就、“满血复活”,而会是一个比较慢和曲折的过程。比如通信板块已低迷了三年,未来我可能会在其中再发掘。交通运输是非常典型的疫情受损板块,以航空为首,其实已有显著的相对收益。但我认为要慢慢发掘,不会着急配置。
此外,考虑到美国有关实物消费的数据已经在下行,劳动力短缺造成工资上涨、加剧通胀,所以我不认为美元的强势还会维持。11月初,美联储已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3.75%-4%,考虑能源价格也跌下来了,如果利率再往上走可能也是微调。
对于港股的投资逻辑,它的“分子”依托于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分母”则是看美国的利率,因为港币跟美元挂钩,今年两边都对它不利。如果联储加息慢一点,或者宏观有向上的期望,港股都有机会反弹。另外,港股没有涨跌幅的限制,波动会比较大。在港股市场,我只关注A股买不到的标的,比如互联网板块和个别优秀的公司,在标的上仍会仔细甄别。
“发掘低估值投资机遇”
基金经理 王品
10年研究+13年投资经验
全行业优选个股
兴全全球视野基金、
兴全合远两年持有基金基金经理
  “寻找2023年的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王品:目前经济基本面是供需双弱的,从内生性需求上讲,今年居民消费,包括房产投资,都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今年上半年表现比较好的出口和基建投资,目前来看也是有一定的压力——基建投资财政支持力度是有所减弱的,最近一个月的出口增速也逐步转弱。我们的货币政策虽然过往较为宽松,但目前整体刺激力度也较为有限。
因为我们目前的库存周期处于被动去库存到主动去库存的状态。根据历史经验,去库存周期一般至少都是一年半左右。2022年上半年是库存向下的起点,所以企业库存周期向上的起点可能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所以我认为,2023年上半年到2023年下半年机会可能会大很多。
关于2023年的投资策略,我认为更大的机会在中游板块,这个机会并不是体现在需求的回升,而是体现在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制造业企业本身相对比较大的竞争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回归到正常的盈利环境当中。目前主要的策略就是开始寻找明年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今年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板块。
  “看好创新药板块”
基金经理王品:如果梳理整个医药行业,我觉得未来还会延续医药板块过去辉煌历史的板块,应该就是创新药板块。我现在持仓中的医药个股,比较大的比例配置在创新药板块上。对于一家医药企业,如果公司在研的创新药对企业未来发展有比较大的正面贡献,能够形成企业的第一或第二增长曲线,我都把它归类为创新药企业。
从历史上来看,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一直保持扶持的态度。目前,国内创新药市场占到整个医药市场的比例是5%,渗透率非常低,未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再加上医药监管政策的一些变化,创新药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竞争格局改善,所以我们相对来说还是更看好创新药板块。
  “相比仓位,持仓结构更重要”
基金经理王品:虽然我觉得机会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但是我觉得当前下行空间也并不大。目前兴全全球视野基金和兴全合远基金两只仓位并没有特别低,是因为我根据多年的投资经验和投资感受,感觉到持仓仓位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持仓结构:通过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才能真正对组合产生明显影响。有时即便你仓位很低,如果结构不合理,最后收益表现可能还是不理想。
  “当前发掘低估值投资机遇”
基金经理王品:我加持地产板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觉得目前很多板块估值较高,所以想在低估值板块里寻找投资方向。我选择投资地产板块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地产板块估值较低;其次,任何一个经济体都脱离不开地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特别大的波动,对于国家整个金融系统和居民财富都是巨大的损伤,所以未来政策应该是往逐渐友好方向发展。
“站在当前位置,或可更积极”
基金经理 季文华
4年研究+6年投资经验
医学+经管双料硕士
白马股选手,关注成长及消费领域
在管兴全社会责任基金、
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
  “看好两大方向——成长和消费”
基金经理季文华:首先给大家介绍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和兴全社会责任基金两只产品:在可投范围上,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可以投港股(本基金不必然投资于港股),兴全社会责任基金只投A股。两只产品大的框架和运作方向比较相似,总体上我主要看好两个大方向,一个大方向是成长,另一个大方向是消费。
在成长大方向上,我比较看好新能源行业,还有一些成长类的计算机个股。我们在成长领域看好新能源,核心的逻辑:首先,新能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政策鼓励的大方向,可能在未来也是更加有竞争力、能够实现再次飞跃的领域;其次,新能源领域市场空间足够大,不管是光伏,还是电动车,都是巨大的产业,比如汽车产业,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第三,在这个领域,我们比较有竞争力,比如新能源车,特别是电池,依托于电子和化工,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电化学领域中国比较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的化工在全世界领域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很多化工产品都是出口的;第四,我们整个产业还是相对齐全的,可能像锂、钴需要海外进口,但整体中间每个环节都处在世界比较前列的位置,不管是隔膜、正极的生产、负极的生态还是电解液、电池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有相对完整的、高效低成本的产业链,这个竞争力是相对比较强的;此外,从最下游整车来看,大家能感受到新能源车驾驶体验比油车好,现在把车新能源化之后,车的代步功能慢慢减弱了,偏娱乐的功能,或者说偏科技的含量提高了,这就造成整车更新起来很快,有点类似手机的迭代,功能会慢慢增多,所以车型更新起来会更快,对我们而言或许是更有竞争力的。
在此基础上,国产汽车在国内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我们认为有很大机会拓展到海外。首先整车企业有较大竞争优势,其次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也有比较大的空间,以前整个汽车供应是以海外为主,我们进入这个产业链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本土有很强的汽车企业之后,想进入产业链可能会容易得多,也对我们打开国际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来看,汽车产业链新能源化之后,有比较大的产业空间,我们也有相对比较强的竞争力,同时这个产业能够带动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因此我们比较看好这个领域。
  “看好短视频赛道,医药行业有波动性机会”
基金经理季文华:在互联网方面,我觉得互联网整体逻辑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其中我比较看好短视频赛道,因为短视频在抢夺时长方面还是非常有优势的;短视频企业有比较好的国际化前景。
对于医药行业,之前说过医药、消费、科技三个领域的增速应该是比较快的,目前来看医药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下跌比较多,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波动性机会。
  “站在当前位置,可以更积极一点”
基金经理季文华:往四季度和明年看,很多因素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美国加息也是慢慢接近尾声,站在当前位置,可以更积极一点。所以我判断,明年对于整个权益市场来说,有比较好的机会,第一是基本面在向上,经济在好转、在复苏;第二,货币政策当前比较宽松,企业盈利也有望上调,所以看明年,我觉得应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
立足长期 保持耐心
好的投资时间看得见!
文字整理:白敬璇、任悦通、黄可鸿
风险提示: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分享时间:2022年11月8日,观点具有时效性,后续可能会发生变化。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收益具有波动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王品投研经历:1998年7月—1999年3月,就职于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任职项目经理;1999年6月—2000年6月,就职于中智富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00年6月—2005年9月,就职于兴业证券研发中心,任职医药行业研究员/研究报告内核组组长;2005年9月—2007年3月,就职于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任职医药、化工、石化行业研究员;2007年3月—2016年5月,就职于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医药、房地产行业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投资副总监。2016年5月加入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兼投资经理。现任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总监助理、兴全全球视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19日起至今)、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4月27日起至今)。
陈宇投研经历:2007年9月—2012年2月,就职于兴业证券任研究员一职;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任兴证全球基金研究部研究员;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任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2015年8月至今,任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8月25日-2017年11月9日,任兴全可转债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6日以来,任兴全精选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月12日以来,任兴全合兴两年封闭运作基金基金经理。
季文华投研经历:2011年9月—2012年2月,就职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12年2月—2016年3月,就职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16年3月-2018年12月,就职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2018年12月加入兴证全球基金,2019年4月起担任兴全社会责任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8月起担任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