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如何“摸鱼”看球赛?手机藏到薯片包装袋里,放工作电脑旁

英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13点(北京时间21日21点),英格兰球队开始本届世界杯的首秀。这对大多数的英国球迷来说,是个很尴尬的时间。
看球吧,大多数人的年轻人都得上班上学,不可能在中午抽出将近两个小时完整得看场球,更不可能约上好友,找个喜欢的酒吧去悠悠然享受美食美酒;不看吧,毕竟是英格兰队的第一场比赛,又挺眼馋的。于是,有人就想出了“摸鱼”的办法。
“当年骗过老师,现在能不能骗过老板”
尽管大多数人默认,小组赛第一场不会太激烈,实力相差悬殊的队伍很难上演惊心动魄的对抗比拼,大家也都预判英格兰不至于会输给伊朗队,但国际赛事的英格兰队,向来以实力飘忽不定著称。有这样的悬念,也就有了看球的动力。
好在网络直播解决了球迷既要上班又想时不时看两眼球的需求。一个朋友在他的社交账号上传了一张图片,他把手机藏在一个空的大薯片袋里,斜靠在办公桌上的工作电脑旁边,配文说:“我没想到的是,工作以后还在用当年上课时的老技巧。当年骗过了老师,现在能不能骗过老板。”评论区是一片“我也是”的认同声。
图片
(一名南非网友在推特发帖称:上班也无法阻止自己偷偷看球,打算把世界杯的比赛都看了。)
英格兰若夺冠,每个球员50万英镑奖金?
赛前另一个大话题,是《每日邮报》放出消息,据称英格兰若在此次世界杯夺冠,每个球员将获得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23万元)奖金,这比上一届世界杯时承诺的奖金多了一倍。然而这则消息下被点赞最多的评论是:“我觉得他们拿不到这笔钱。”这可能正是英格兰球迷可爱的地方,喜欢归喜欢,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自知之明。
我始终觉得,“球迷”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概念——纯粹得喜爱这个运动本身,享受赛事本身带来的激情与期盼,不在乎球队差异,是最原始的“球迷”的范畴。但是近几年更普遍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只支持某几支球队或某几个特定球员。而对于现代足球运动发源地的英格兰来说,“骂”英格兰队恰恰是球迷们最乐此不疲的爱好。听懂了那些骂声和嘲讽,就能初步理解英国人的幽默和自嘲中包含的爱和肯定。
唱英国国歌时,很多人唱错
12点55分英格兰队唱国歌,我和我先生同时眼尖的发现,从嘴型看,几乎所有人全把国歌里的国王唱成了女王,毕竟这是女王过世后第一次在大型国际赛事唱国歌,可能都还不太习惯。
开赛后不久,我在朋友圈里刷到一张图,那张著名的把红色“三狮”修改成粉色凯蒂猫的图。这张图某种程度上成了英格兰球迷的“图腾”,只要英格兰队进球不顺,打了门柱或者单刀不进,这张图就会刷屏。
发图的是个留学回国的女孩,我每两年才能在朋友圈见她发帖,一次欧洲杯,一次世界杯。她对英格兰足球历史的了解令我震惊,明明很年轻但是对球员如数家珍。我记得有一次,我说2000年欧洲杯英格兰是全明星阵容啊,她回了一句“那时候咱没有门将啊”,让我印象深刻。
英格兰足球的魅力无法用具象的指标去描述,它并没有辉煌的夺冠历史,更没有如贝利或罗纳尔多那般封圣封神的球员,但只要与它有过哪怕短暂交集,都会或多或少被它吸引,为它着迷。也许因为这支球队不划水,也许因为大多数球员都有良好的素养,以及对体育精神的尊敬。
半场的时候英格兰已经三比零领先伊朗队了,不出意外肯定是能赢下这场小组赛的。英国广播电视台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转播了几个英格兰人看球的画面,最有意思的当属某个小学里一群孩子为英格兰队进球欢呼雀跃的场景。他们中可能就有未来英格兰队的队长、教练,也可能有彪炳史册的中场。培养新一代才能长盛不衰。
通讯员黄欢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