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事”的热心人成了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5日讯(记者邓小龙)“麻烦您扫一下这个场所码。”23日上午10时许,在青山区白玉山街康寿社区门口,居民郑耕祥一边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一边查看他们手机上的健康码。身着志愿者马甲,每天在社区门口值守,成了近一个月来郑耕祥的“固定工作”。
郑耕祥今年69岁,退休已有十来年,4年前搬到康寿社区居住。在邻居们看来,他是个“爱管事”的热心人。此前,经常有从事家电回收等事情的“小喇叭”进入小区,循环的播报让不少居民不胜其扰。由于郑耕祥住在一楼,离小区门口又比较近,他就经常搬出椅子来坐在门口,遇到“小喇叭”就上前劝说他们降低音量。碰到有些不配合的人,他也会坚持劝阻,让他们离开社区。
图片
“热心人”郑耕祥正在查验进入小区居民的健康码。记者邓小龙 摄
康寿社区常住居民有4300多人,分成4个院落,相当于有4个出入口需要值守。11月初,社区征求郑耕祥意见,询问其是否能加入“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参与值守,郑耕祥当即表示同意。
此后,郑耕祥每天上午8时许开始参与值守,中午回家吃饭然后休息大概1个小时,下午一直值守到5时30分左右“下班”。其间,他要查看每个进入小区人员的健康码,提醒外出散步的居民戴好口罩。
最近,小区门口新张贴了场所码,郑耕祥开始认真地提醒出入人员扫码登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社区守好。”他对记者说,“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退休了还能出一份力,也是一种成就感。”
康寿社区书记刘莹介绍,“红袖章”志愿服务队由社区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热心从事公益活动的居民组成,主要围绕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特殊人群关爱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志愿服务队人数已扩大到30人,确保社区4个出入口24小时有人值守,也能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所需的帮助。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