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换个视角,重新认识海派绘画

11月8日起,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策划推出的“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首项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正式亮相。

这一展览不仅云集了沪上多家知名文化机构的典藏精品,还从社会艺术学的角度带领观众重新认识了海派绘画。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在接受专访时讲述了他独特的策展思路。

办展览不是当作品的搬运工

上观新闻:此次展览可谓名家荟萃,被誉为“海派美术史上最强阵容”。听说为了这个展览,您和团队策划了一年多?

陈翔:2012年,中华艺术宫开馆的时候我在上海中国画院工作,参与策划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开馆展览,当时展出了五六百幅非常有代表性的海派绘画作品,展现了上海在近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10年后,我来到中华艺术宫工作。作为上海美术的代言人,我们有责任把历来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对于海派研究的心得用展览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再度举办有关海派绘画的展览,我考虑的是如何办出新意。

上观新闻:新意不仅体现在作品上,关键还在于策展的思路。

陈翔:是的。我们办展览不是当美术作品的搬运工,而是要借展览为观众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带来新的启发。这次我想跳出美术圈子,让观众换个视角,将海派美术与上海这座城市在近现代的发展关联起来,通过对整个艺术生态的研究,去探究海派绘画为什么会在上海诞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从社会艺术学的角度做一次全面的梳理。

上观新闻:海派绘画的产生与发展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关联?

陈翔: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海派,其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可以说,海派绘画是中国绘画由传统进入现代的分水岭。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中打破传统文化相对恒定的桎梏,探求现代文化的新秩序。在现代化浪潮的裹挟下,在工业化、都市化的演进中,在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的变革中,海派绘画应运而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派绘画是在移民社会心理和移民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先天就带有开拓进取、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等精神基因,同时也具有海洋文化的一些特点——崇尚自由、勇于冒险。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促成了海派绘画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从绘画生态、绘画观念、绘画功能,到绘画工具、绘画材料、绘画技法,这一系列的变化背后,是社会审美标准的改变,是艺术话语权的再分配。

沙馥   清山水人物杂册·竹林高士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为近1500位画家画像

上观新闻:在策展过程中,您是如何跳出美术圈子,给观众以新思考的?

陈翔:策展团队是至关重要的。我一开始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总体设想,真正为这个展览“画像”的是策展团队。

我们尝试了一种新型的策展模式。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及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和我作为总策划。他们三位都是既具有宏观视野又能见微知著的学者,我在和他们共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王欣、李玉、王彬、汪涤、张恒烟作为各个板块的策展人和学术主持,他们功力扎实,各擅所长。这个团队兴趣趋同,价值观一致。大家分工明确,协同联动,不断充实内容,完善思路,埋首其中,乐此不疲。

上观新闻:策展团队一共研究、梳理了多少位海派画家?

陈翔:我们分析了将近1500人的海派画家队伍情况,并撰写了1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绘画作品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接近于一个海派历史文献展。展览一共分为6个板块:“错综杂糅的海派源流”“海纳百川的画家队伍”“多维探索的艺术实践”“和而不同的社团组织”“繁盛多元的艺术市场”和“历久不衰的后续影响”。

虽然展览本身是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但展陈叙述并不只有学术语言,我们采用深入浅出的展览方式来吸引普通观众。用一句话来说,想了解真正的海派绘画究竟是什么样子,来看这场展览就知道了。

赵之谦《玉堂富贵》上海文物交流中心藏

海派绘画是长三角的海派

上观新闻:展览的第一个板块就对“海派”二字进行了追本溯源。那么,海派绘画如何定义?

陈翔:海派绘画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海派绘画是指1843年到1949年期间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中国画流派;广义的海派绘画则泛指上海地区的绘画。我们这个展览研究展示的是狭义的海派绘画。

海派绘画很难用通常的流派概念去理解,因为它不具备一个流派应有的特征:它没有统领全局的领袖,多是各擅胜场的大师;没有一种大体趋同的风格,多是灵苗自探的个性;也没有一种共同尊奉的理念,多是自成一家的观点。有人说,“海派无派”,但“无派”并不意味着一盘散沙。不论是居于本地还是从全国各地到上海来进行艺术创作的画家,他们来到这座城市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进行积极的创新。

上观新闻:我们在展览中看到一张很有意思的图,它对海派画家的地域来源做了详细的分析。

陈翔:我们对1840年至1949年在上海进行创作的画家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出他们的籍贯、艺术师承和社会身份,从而让“海派”画家队伍有了一张比较清晰的画像。

史载有名可据的海派画家1480人左右,其中本土画家147人,江苏籍画家494人,浙江籍画家625人,安徽籍画家61人,余者来自福建、四川、江西、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湖南、湖北等18个省,甚至还有从日本、朝鲜等来上海的外籍人士。其中,沪苏浙皖籍的画家占了将近90%,可以说,海派绘画不是上海人的海派,而是长三角的海派。

海派绘画的时间跨度较长,以20世纪20年代作为节点,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和晚期的生态环境、艺术思潮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早期寓沪的画家地域特点非常明显,他们将各地不同风格的艺术风貌带到上海,相互碰撞融汇,使之逐渐适合上海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上海出现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绘画风格。随着艺术的普及,加上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同的绘画面貌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赵时棡《春郊牧马》上海博物馆藏

“海派”是片无尽的海

上观新闻:展览中除了呈现一批首次露面的海派经典作品,还有许多上海的老照片和老地图。

陈翔:我们想告诉大家,当年海派画家中最出名的那些艺术家在哪里活动,这些地点今天还在不在。或许看完展览有观众就会去寻找这些旧居今天的所在了。

有趣的是,当年上海的不少画家并非纯粹从事国画或是西画,他们中许多人早年都是从事布景画、广告画、插画等实用美术(当时称工商业美术)的工作者。多重身份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多种艺术媒介,也在不经意中为中西兼容提供了条件。

海派之所以成为海派,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艺术市场和画作的商业价值。那么,当时这些画家的画大概在什么价位?我们在展陈中,把当时画的价格找出来给观众看,同时将这个价格与当时老百姓生活水平进行大致比对。

总之,我们对海派画家的社会身份、社交网络、风格传承、市场行情、传播影响以及上海当时的艺术生态作了一一呈现。

上观新闻:“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是“何谓海派”系列展览的首展,接下来还会推出哪些展览?

陈翔海派是一片海,探究无止境。这次展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要对海派绘画开展持续的研究和展示,在3到5年里,会围绕“何谓海派”策划一系列展览,可能是对海派绘画中特别杰出的艺术家的个展、联展,或者对比展、研究展等,通过进一步回溯海派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