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红色卧底,在敌营干到中将,其中“余则成”潜伏台岛被杀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以弱胜强,成功实现了逆袭。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战中,无数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红色特工,不但为我军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还给我军提供了武器弹药、稀缺药品、通讯器材,有的还直接带领部队战场起义。
图片
这些红色特工,几乎遍布敌营的每一个角落,例如活跃于南京、上海和天津的“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江湖人称“小开”的潘汉年,打入敌中枢当速记员的沈安娜,往来高层和上流社会的黄慕兰,获悉德国进攻苏联计划的阎宝航,深得胡宗南信赖的“后三杰”之首熊向晖。
但是,在敌营长期潜伏并步步为营、官至将军的并不多见,比如像李时雨、周镐、袁殊等人,都做到了军统少将,段伯宇做到了蒋氏侍从室少将高参,廖运周做到了110师少将师长。
也有6位红色卧底,做到了敌军的中将,他们都是谁呢?
图片
开国中将韩练成
第一位在敌营中官至中将的,是46军军长韩练成。
翻开韩练成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这位传奇“卧底”的一生,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韩练成,1908年3月出生于甘肃固原。由于家境贫寒,家中4个孩子只有韩练成活了下来。父亲倾其所有,也只让他读了7年私塾,韩练成辍学后,靠给地主放羊、在杂货铺当学徒养活自己。
韩练成在23年军旅生涯中,经历了十余次意外和惊喜。
第一次,17岁靠借来的本家“韩圭璋”毕业证,参加了西北军马鸿逵军官教导队,幸运地开始了戎马生涯,并从排长、连长、营长一步步做到团长,随后参加了北伐。
第二次,韩练成在西北军遇到了两大贵人刘志丹和刘伯坚,从陕北领袖刘志丹和政工巨匠刘伯坚身上,韩练成看到了真理的光辉,并在二人的引导下,逐渐向组织靠拢。
第三次,韩练成在一次军阀混战中偶然解救了冯玉祥的司令部,给冯留下深刻的印象,“宁汉合流”以后,刘志丹、刘伯坚等人被驱逐,但是韩练成被留了下来。
第四次,1930年中原大战,在前一年随马鸿逵投蒋的团长韩练成因为“救驾”有功,被蒋氏特批黄埔三期出身,后来还保送进入陆军大学三期,跻身蒋氏的嫡系将领之列。
图片
莱芜战役被俘的李仙洲
第五次,全面抗战时期,蒋氏为了钳制“桂系”,将韩练成安插到白崇禧手下,没想到韩练成凭借出色的表现,从旅长一路升至李宗仁第16集团军的参谋长,并于1942年晋升中将军衔。
第六次,韩练成第一次约见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周公,被周公的魅力所折服,从此下定决心跟党走。而韩练成开始“卧底”的单线联系人,即是周公。
第七次,抗战结束后,韩练成被蒋校长委以重任,到海南消灭琼崖纵队。韩练成千方百计和琼纵联系,可是由于他隐蔽得实在太深,海南的游击队设下埋伏,差点炸死这位“卧底”将军。
第八次,1947年春的莱芜战役,拥有5.6万人马的李仙洲仅3天就被团灭,除了粟裕用兵如神,还有一个外因,就是韩练成突然隐身,让46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12军和73军失去了依托。
第九次,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狂妄自大“中心开花”,郭汝瑰在背后煽风点火,韩练成又添上了一把柴,故意说“担心粟裕擅长运动战歼敌”,让蒋校长下定决定让74师固守孟良崮等死。
第十次,发现上当的蒋氏密令抓捕韩练成,结果死对头白崇禧故意把消息透露给张治中将军,张治中将军又悄悄给韩练成送去一份警示报纸和一张机票,让韩练成顿悟走人。
就这样,一生军旅23年的韩练成,被一个又一个“贵人”保送,经上海、港岛、大连,然后从山东解放区的烟台登陆,又经济南、石家庄最后抵达西柏坡,受到主席、周公和朱老总的接见。
图片
晚年郭汝瑰
第二位官至敌军中将的“卧底”,是郭汝瑰。
郭汝瑰,1907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属重庆),18岁从成都联合中学结业后,没有听从父亲投考同济大学医学部的建议,转投堂兄、川军师长郭汝栋,考入黄埔五期,毕业后加入川军。
中原大战后,郭汝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又进入陆大十期,成为“天子门生”。
抗战时期,郭汝瑰出任“土木系”陈诚部14师参谋长,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任42旅旅长,战后擢升54军参谋长。在武汉作战会议上,郭汝瑰大胆提出在武汉三镇外围构筑阵地,借助崇山峻岭和日军周旋。战后,郭汝瑰被陈诚擢升20集团军参谋长。
随后,郭汝瑰任暂5师师长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又帮助陈诚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后,对国军倒行逆施非常失望的郭汝瑰,和董必武建立单线联系。升任中将作战厅长以后,在孟良崮、淮海等战役为我军提供情报。由于他个子矮、鬼点子多,被杜聿明称为“小鬼”。
解放战争尾声,郭汝瑰主动要求到大西南一线,借机带领72军战场起义。
图片
刘斐
第三位官至“中将”的红色卧底,是“霸道次长”刘斐。
刘斐,1898年10月出生在湖南醴陵。少年家贫,但是遇到了有眼光的岳父邹益经,在老中医岳父扶助下,刘斐不但得到了一位秀外慧中的贤内助,还结交了桂系巨头白崇禧,进入广西讲武堂。
随着“小诸葛”青云直上,30岁的刘斐成为上校参谋,不久进入日军陆大。
抗战时期,白崇禧出任副总长,刘斐成为中将作战组组长,策划了淞沪会战。从1938年开始,刘斐在何应钦任为首的军令部出任作战厅次长,开始了11年次长生涯,有“霸道次长”称号。
作为强硬派,刘斐和战区司令长官关系紧张,但这并不妨碍刘斐卓越的战略能力。很多人认为,全面抗战时期,作为“小诸葛”智囊的刘斐对抗战所起的作用比白崇禧、何应钦还要大。
解放战争中,刘斐昏超迭出,完全没有抗战时的精准策划。但是,刘斐是不是我军“卧底”,却一直有争议,因为就连白崇禧也不相信刘斐是我军卧底,原因就是此君生活奢靡,我军断不会要。
不过,刘斐作为张治中的和谈代表之一,最终留在北平参加了政协会议。
图片
佩剑将军何基沣、张克侠
除了以上三位红色“卧底”,还有两位“佩剑将军”。
这两位官至中将的佩剑将军,就是贾汪起义的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两位将军都是河北人,也都出身西北军,都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而且背后都有很大背景的“靠山”。
张克侠的靠山,是“两乔”冯玉祥,张克侠妻子李德璞的姐姐,是冯玉祥妻子李德全。
在敌营的19年,张克侠先后任29军和第六战区副参谋长、59军和33集团军参谋长、33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绥靖区副司令。1948年11月8日,与何基沣率59军、77军2.3万人战场起义。
何基沣的靠山,则是冯治安。西北军猛将之一,29军4大师长之一。
两人的上下级关系,从1924年到淮海战役长达24年之久。如果没有冯治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汪起义也不会顺利举行。所以说,何基沣能卧底12年得以完美收官,有冯治安的功劳。
除此之外,何基沣也是保定军校毕业,抗战时期,何基沣179师吉星文团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随后,在武汉治伤期间,何基沣结识周公并访问了延安,成为红色卧底隐忍12年,直到贾汪起义。
图片
“密使一号”吴石与家人
最后一位官至敌军中将的红色卧底,是“密使一号”吴石。
吴石,1894年8月出生于建省闽侯,保定军校三期生,还曾留学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在这三大军校的毕业成绩都是第一,这在当时可是一件轰动中日军界的事件。
在全面抗战的八年里,满腹才华的吴石并没有得偿所愿获得上阵杀敌的机会,更多时候只是担任一些诸如重庆军政部办公室中将主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一类的闲职。
抗战胜利以后,南京的逆潮流而动,让一心期待和平建国的吴石非常失望,渐渐萌生了倾向于我军的心思,并在保定军校老同学、我地下工作人员吴仲禧联系下,给我军传递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在淮海、渡江战役和进军福建的战役中,吴石向我军传送了很多情报。三野得以一路势如破竹。后来,金门登陆战的惨败,除了骄傲轻敌和缺少船只,没有准确的情报也是重要原因。
为配合大军解放宝岛,吴石携妻子和一子一女赴台继续卧底。由于台工委书记蔡孝乾的被捕投敌,真实版“余则成”吴石和朱枫等4人被捕牺牲,这让我军苦心经营多年的情报网遭到重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位中将“卧底”,仅吴石将军没有安全回归!
图片
“密使一号”吴石在台岛就义
图片
【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4位烈士的雕像栩栩如生,他们是潜伏台岛牺牲的隐蔽战线烈士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