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实在管不住嘴?这个实用技巧一键转发给他

对医生来说,帮助 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其中,让患者重视起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干预,更是关键。
但很多患者能够牢记三餐多吃新鲜蔬果、远离大鱼大肉、慎选主食,却容易在两餐之间「破戒」,比如一时忍不住尝了块小蛋糕,或者嘴馋多吃了几口水果等等。这不仅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还容易让他们产生罪恶感。
怎么才能让嘴馋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到对血糖友好又美味的加餐?我们今天特别从 3 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小建议,各位医生朋友在和患者们宣导加餐知识时可以参考一下。
① 选对加餐时间
首先,加餐最好在餐与餐之间进行,不宜在餐前、餐后即刻、睡前加餐,否则可能会导致当天的热量总摄入超标,引起血糖的波动,加大血糖控制难度。
其次,加餐要在血糖达标的时候进行。比如,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 10 mmol/L 以下时,可以考虑加餐。如果血糖处于高位期,那就要克制一些,尽量不要额外加餐。
加餐后,下一餐进餐的热量需要相应减少,这样才能保持全天摄入总热量的恒定。比如下午的时候加餐了一小把花生,晚餐就要少吃小半碗米饭或者同等量的其他主食,避免多吃。
② 加餐要学会看食物的 GI
相关研究证实,较高的 GI 或 GL 饮食模式会显著增加健康男性和女性人群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另外低 GI 饮食在改善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同时,并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概率。[1]
要让患者做到健康加餐,首先就得让他们认识到 GI 是什么,尤其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要额外关注 GI。
GI 的英文全称是 glycemic index,翻译成中文就是「血糖生成指数」,有时候也会被翻译成「升糖指数」。代表的是摄入含 50 g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摄入相当量的葡萄糖相比,在一定时间(通常为 2 小时)内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图片
GI 常被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比如高 GI 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升得更快更高;低 GI 的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进入血液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都相对较低,下降速度也慢,餐后血糖的趋势更平稳。
通俗来说,就是让其他食物和葡萄糖比一比,谁对血糖的影响更大。所以,同等条件下,食物的 GI 值越低,对餐后血糖越友好。
图片
当 GI ≤ 55 时, 为低 GI 食物;55 < GI ≤ 70 时,为中 GI 食物;GI >70 时,为高 GI 食物。[2]
和选择主食的原则一样,加餐也最好选择低 GI 食物,同时一定不能多吃,比如,低 GI 水果也要限量,单次建议吃 100 克内。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低 GI 食物升高餐后血糖水平的幅度较小,但过量摄入同样可导致血糖水平增高;相反即便是高 GI 食物,如果能严格控制摄入量,则对进食后血糖水平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③ 低 GI 加餐这么挑
了解了 GI 的理论知识,我们还需要给患者准备一些实际点的、好操作的加餐 tips。比如,可以直接把下面的加餐小建议给到患者,帮助他们规范自己的饮食:
加餐优先考虑原味坚果、无糖酸奶;
想吃甜的食物,可以选择黄瓜、番茄等自带甜丝丝效果的食物,或者喝几口香浓的牛奶;
水果加餐推荐李子、樱桃、柚子等低 GI 的选项,但每天也需要控制摄入量,不可吃太多。
上面这几种比较推荐的加餐食物,我们已经做进表格里了。以后有患者问到加餐的时候,医生们可以直接把这张图转发给他们。
图片
如果患者真的想吃小饼干、零嘴之类的,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市面上通过 GI 检测的低 GI 产品,每次吃一小袋,大约 10-20 g 就行,千万不能超量。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场伴随一生的「持久战」,而充分了解食物的 GI 值,可以帮助患者更科学、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低 GI 对于超重、肥胖人群也有重要意义。高 GI 饮食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快速变化,还有一定的成瘾性,而长期摄入高 GI 食物会让人容易变胖,甚至出现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因此,低 GI 饮食被《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为减重饮食方法。[3]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高 GI 饮食和结直肠癌、肾癌等癌症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4],且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5]。
目前,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已经广泛在食物外包装上标注 GI 值了,这种做法能够让消费者快速了解食物的升糖水平,帮助大家挑到更健康的食物。
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国内也有更多品牌如 ManaGI 等开始关注低 GI 饮食的健康益处,希望能给患者及大家提供更优的低 GI 食物选择。
今天,我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第四届中国 GI (血糖生成指数)国际会议将于 2022 年 11 月 28-30 日晚 19:00 在线上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主办,ManaGI 协办,并受到「首都科普基层行项目」资助。
为了更好地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第三日(30 日)还专门设立了产业论坛,其中,ManaGI 品牌(杭州与众健康)产品负责人会为我们带来一场专业演讲,诠释全新产业发展格局,分享健康产业新故事,十分值得期待。
(策划:老鱼)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9):881-933.
2.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3.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
4.Turati, Federica;Galeone, Carlotta, ect.Glycemic Index, Glycemic Load and Cancer Risk: An Updated Meta-Analysis.[J].Nutrients.2019,Vol.11(No.10):2342.
5.David J A Jenkins, Mahshid Dehghan, etc.Glycemic Index, Glycemic Loa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1,Vol.384(No.14):1312-1322.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1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2
7.李明秀, 王建. 血糖生成指数与糖尿病饮食管理.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5, 12(5):303-304.
8.杨月欣主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王光亚,何梅,潘兴昌,王竹副主编. 中国食物成分表 标准版 第6版 第1册[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