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成血肉磨坊:低温症、战壕足,比弹雨更难挨的是恶劣环境

在赫尔松大撤退之后,俄军计划中的新一轮攻势开始逐渐展开。据《纽约时报》报道,最近几天,俄军逐步加强了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的炮火强度,给乌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双方关于该城的争夺战再次升级。
图片
图片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俄军的炮火下两天之内就有数百名乌克兰军人伤亡。巴赫穆特唯一的一家军事医院门口,救护车、装甲运兵车和私家车源源不断地运送来伤员,25号当天就接收了50名伤员,24号更是一天接收了240名伤员。面对俄军突然加强的攻势,乌克兰也开始向巴赫穆特增援,这座只有7万人口的小城市正在一步步成为俄乌前线的“血肉磨坊”。
图片
(巴赫穆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节点)
巴赫穆特位于乌克兰东部,向北27千米是利西昌斯克与谢尔韦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双子城,西、南方向分别有康斯坦丁诺夫、红军城、杜日霍夫卡、阿夫迪夫卡等城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节点。2014年之后乌克兰将其要塞化,与斯拉维扬斯克、塞弗尔斯克并称“乌东要塞铁三角”。7月份俄军攻下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两地后,就集中兵力攻打巴赫穆特,但俄军在该地的攻势并不顺利,很快就演变成了一战时期堑壕战那样的僵持之势,接着就僵持了整整5个月。
图片
(瓦格纳机械化步兵在近日作为俄军先锋开赴巴赫穆特)
俄军在巴赫穆特占据三面高地,借助地形优势炮火可以直接覆盖城内的低洼地带。本次开始的新一轮攻势,俄军并非要直接占领控制整座城市,观察人士称俄军有意将此地变成乌克兰的“血肉磨坊”,以消耗战的手段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毕竟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依靠的是西方的援助,无论是弹药后勤还是国内经济,俄罗斯只要拖住就能创造有利局面。
图片
(如一战般泥泞、湿冷的战壕)
在俄罗斯的长期消耗下,驻守巴赫穆特的乌军两支精锐部队第58摩托化步兵旅和第93机械化旅损失惨重,第58摩步旅的伤亡已经超过65%;幸存的乌军士兵不光要和俄军战斗,还要忍受着恶劣的环境,《纽约时报》报道发布之时巴赫穆特已经下了三天雨,气温也跌到了0度上下,战壕里全是冰冷的泥浆,乌军士兵像一战时期的士兵那样开始普遍出现低温症和战壕足。但在这一点上,对面的俄罗斯士兵也是一样要忍受寒冬和湿冷,恶劣的环境对于双方的后勤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俄军在巴赫穆特不光需要更强的火力,更需要冬装和热食。
图片
(湿冷的冬天对俄乌双方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同时乌克兰也在快速消耗着今年西方国家提供的军事援助,《纽约时报》在先前的报道中称,乌克兰每天要发射6000至7000发炮弹,比阿富汗战争中一个月的消耗都多,且由于乌克兰的超负荷使用,先前美国提供的350门各式西方火炮已经有三分之一严重损耗。这导致超过20个北约成员国无力再给乌克兰提供援助,先前美国在给乌克兰提供M777超轻型榴弹炮的同时还援助了109万枚炮弹,其中的90万枚155毫米炮弹基本是美国的全部库存。西方国家新一轮援助的热情也在不断降低,美国最新通过决议将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对于在巴赫穆特打消耗战的乌克兰而言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而且中期大选夺回众议院的共和党也表示,未来将削减以百亿美元计的对乌援助,扬言“一分钱都不给乌克兰”。
图片
(随着M777一起支援的美国155毫米炮弹库存已经告急,且三分之一的美援榴弹炮已经损坏)
如果真的失去了西方的援助,那么乌克兰真的就离全面崩溃不远了,这就取决于背后的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的决心有多坚定了。但就像五角大楼的担忧一样,乌克兰正在以“不计后果”的方式消耗弹药,而西方国家提供武器援助也是有限的,即便西方国家下定决心要援助乌克兰,对于北约已经退化的军工体系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