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合肥!

大哉,合肥!

合肥区划调整20周年特别策划

编者按

2002年3月,合肥市撤销原有的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分别成立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两年后,安徽商报曾推出《我们的山河海洋》特刊,记录两年间的合肥变化。

向左滑动查看

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安徽商报融媒体从今日起,推出特别策划 《新时代我们的山河海洋》,记录合肥二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展望万亿 GDP 的合肥在新时代的无限未来。

20年征程

合肥的发迹一半都要归功于野心,另一半则要归功于卓越的远见。

历史上的合肥曾是府治、重镇,也曾为战地、边城。合肥是全国少数几个在县域基础上、贫困农业地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省会城市之一。以这样的底子,合肥却又用极短的时间回到中国核心城市之列。有人将合肥称为一座“快速深圳化的城市”;也有人津津乐道合肥的“投行思维”。而上述一切的支点,都从二十年前“大合肥”的构想开始。

2002年3月,合肥市区划调整,经批准撤销了郊区,并将郊区广大农村土地并入市区,撤销原有的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分别成立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合肥从环城河出发,一路扩张,直至拥湖入怀,直抵长三角。

从发展的眼光看

构想“大合肥”

历史常常因为奋力一跃而辟出新天地。

“城市化加速趋势会创造出一个300万人口(2010年)的大城市。”2003年,时任合肥市市长的郭万清在《新时期合肥城市规划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富有远见地提出这一论点。

彼时,合肥“三叶”风扇型的城市形态,还在被业界和学界津津乐道。但是,有识之士已看向未来:城镇化已加速来临,按照安徽省城镇化规划,8-10年之内全省将有900万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合肥要做好准备承接全省人口转移;而安徽更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来构建增长极。

如果把眼光再放长远一点,世纪之交的上海-南京-杭州正在形成中国最大的都市圈,而在南京-武汉-郑州之间30万平方公里大三角区域内居住1.5至2亿人口,但尚无20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合肥尚有机会一搏。

这一具备发展性眼光的判断,为合肥开展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打开了思路,也成为合肥在此后二十年成就“万亿”传奇的支点。

2002年3月,合肥市经批准撤销了郊区,并将郊区广大农村土地并入市区,撤销原有的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分别成立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

2003年,合肥完成《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催生了“大合肥”构建设想。

“大合肥”有三层次和三发展阶段。三个层次,即内部圈层——主城区,合肥中心城区及其拓展范围;中部圈层——外延拓展区,半径为50 公里;外部圈层——协调发展区,半径为100公里。三个发展阶段,即中心集聚阶段,人口规模在300至400 万人,时限20年;轴向生长阶段,重点在主城区外围,沿交通轴线连片拓展,形成都市区,人口规模600至800 万人,时限50年;都市圈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完善都市圈的结构体系,人口规模在2000万以上,时限长期。

回头看去,上述规划尽管并不精确,但基本预言和描述了合肥此后的方向和发展脉络,至今仍堪称一次成功的城市级战略决策。

城市向湖而生

建设滨湖

  //  

先行者必须具备异于常人的行动力和魄力。

在过去二十年中,合肥另一个战略性的布局是滨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滨湖之于“大合肥”的意义,就像浦江经济带之于上海,蛇口工业园之于深圳。

2005年,合肥市建成区面积224.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4万人,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逐渐形成。2000至2005年间,合肥的GDP占全省的比重从10.7%上升到15.9%。

但是在当时,合肥拥湖依旧是一种“野望”。整座城市少有人相信合肥会是一座“环湖”城市——虽然合肥到巢湖在距离上很近,但心理上却很遥远。

曾任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夏有才曾说过一句话:城市规划要有长久意识,不说规划100年,至少也要规划50年。

建设滨湖就是合肥的“百年大计”。从2005年起,合肥市政府在组织编制《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时,确定合肥要构筑“一个主城、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

合肥提出:要改造提升核心主城区,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依托主城区,在主城区的东部、西南部、西部和北部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方向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城区,即今天的滨湖新区——这也是合肥老百姓都无比熟悉的“141”和“四大组团”。

2006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三大推进的重大决策,并启动滨湖新区建设,提出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 滨湖。

建设滨湖新区的背后,隐藏着合肥要与巢湖联动发展、进而借湖起飞,快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思考。

如今,滨湖新区已建设过半,安徽省行政中心搬迁至此,合肥滨湖科学城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旅游休闲等四大功能发展迅速,独具大湖名城魅力的国际化新城区英姿初显。四大组团已成为合肥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空间,工业产值破万亿,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为代表的一大批战略性新型产业(简称战新产业)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茁壮发展。

老一代合肥人的认知被彻底改变——“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成为合肥崭新的城市标签。人们逐渐认识到:从“环城”走向“滨湖”再到“环湖”,是“小合肥”成长为“大合肥”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划和历史趋势。

浪涌长三角

揽湖入怀

  //  

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新一轮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行政管辖。

这一变化非比寻常。三市分巢之后,合肥市揽八百里巢湖入怀,从“滨湖时代”进入“环湖时代”,更重要的是,合肥市管理四区、一市(县级巢湖市)、四县,再度完成扩容。

区划调整后的合肥,已从“十一五”期间7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扩展到行政区划调整后的11445平方公里,在中部六省省会中超过武汉;在长三角超过南京、上海;在全国将西安、济南甩在身后。一叶知秋,今非昔比。

在决策者意识中,巢湖也使合肥从一个内陆城市一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拥湖城市, 沿巢湖风景线将构建合肥魅力;与此同时,合肥还可通过巢湖走入长江, 接轨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

“大湖名城”的顶层设计随之问世——2013年,合肥“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向社会公布:合肥实现了由“141”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延伸到“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升级。

“1331”新格局构成的第一个“1”,即是原生的“141”,包括一个老城区,一个滨湖新区和四个城市组团;而第二个“3”,则为延伸出的“巢湖市(县级市)、庐江和长丰县城”是三个城市副中心;第三个“3”,则为“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巢北产业基地”三个产业新城;最后一个“1”,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

这也意味着,一个长三角尺度的合肥,油然而生。

按照该布局,合肥将拥有足够的“承载空间”,可容纳千万人口,将以占全省8%国土面积,承载全省20%的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真正成为安徽省的强劲龙头、长三角的两翼中心城市,跻身全国一流省会城市行列。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闪转腾挪”,合肥就不可能在机会来临时抢占住“长三角一体化”的风口,形成如今的良好局面。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准合肥市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市创新转型升级加快步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同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7年,合肥市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重大举措,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安徽省全域(面积 35.8 万平方公里)。

“三市分巢”后的十年间,合肥GDP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挺进“万亿俱乐部”。“科创名城”一路驰骋,战新产业成城市新地标。合肥市1.14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在“1331”城市空间战略布局的指引下,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大合肥”的新挑战

均衡发展

从边缘来,向中心去。

一座城市要实现空间生产与分配的平衡,需要以发展城市空间生产力为前提。我国诸多城市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借助空间结构的调整,实现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功能品质、释放区域活力的目的。

但是,任何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总体规划,都不可能一步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市一共编制了4轮城市总体规划。如果说在本世纪的前二十年,重振日渐衰微的中心城市地位,成为合肥城市发展亟待破解的课题;那么在迈过万亿GDP门槛之后,合肥需要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之间重新建立平衡。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要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诉求,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让城市有根有魂、有个性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

和全国各大、中城市一样,合肥未来将不再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而是将其和城市国土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多规合一”。

今年3月,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开始公示。展望2035年,合肥人口将超1300万人,将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向着“五新”目标奋勇前进,将合肥建设成为“全球科创新枢纽”,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聚焦“美丽中国新样板”,提升“城市治理新标杆”,成为“美好生活新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中提出: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本次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此同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合肥新阶段的新目标,“合肥市民对未来的期望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平衡且充分地供给、更便利的公共交通、山水与城市互融共生等”。

显然,既要突破发展瓶颈,又要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不唯GDP和税收,这将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也是合肥在未来面对的新挑战。

在用二十年时间构建“大合肥”后,合肥将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精明发展”的转型路径。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天起

安徽商报融媒体编辑部

也向广大市民朋友

您可以用各种方式

为我们讲述在过去二十年间

您和合肥之间发生精彩纷呈的故事

您可以通过描绘合肥

秀美山川、绚丽人文

表达对合肥的热爱和期待

也可以描绘家庭的器物、场景

家人和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

来展现合肥的市井生活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文 张东俊/摄

组稿:潘艳刚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