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申遗成功!瑶族油茶习俗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恭城油茶飘香世界

图片
北京时间11月29日,在摩洛哥王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委会上宣布,正式通过将包括恭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恭城油茶”是恭城瑶胞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恭城,家家户户都有打油茶待客的习俗,其制作独特,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健胃、祛湿避瘴的功效,成为瑶乡健康长寿的“养生汤”。
图片
恭城油茶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5月,“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图片
恭城油茶简介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史称“茶城”,绕城而过的那一泓碧水,也顺理成章叫做“茶江”。恭城气候温和,茶江两岸崇山峻岭,土肥水美,常年云缠雾绕,很适宜栽种茶树。恭城有百分之五十的面积是山地,常年居住在山高林密,雨湿雾重之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驱疫避瘴,适应生活环境,就用茶叶、生姜、大蒜等原料炮制一种茶做饮料,因这种茶要伴以油盐来煎炒,故名油茶。
图片
打油茶为什么不叫煮油茶、泡油茶呢?原因就出自油茶的制作方法。它需要三样专门的制作工具:茶锅、茶槌、茶隔。首先将茶锅烧热后放入少量的茶油,再将洗干净的茶叶和生姜片倒入锅中,用茶槌反复捶打和按压,使茶叶里汁液完全渗出。待茶叶炒到略微焦黄的时候就加入开水。水在锅中沸腾起来时就可以用茶隔滤掉茶渣,剩下的茶渣还可反复捶打熬煮,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油茶就算是大功告成啦!最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葱花、盐、花生米、米花等配料食用。
图片
瑶族油茶习俗
“一杯苦 ,二杯甲(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油茶入口微苦,其次微涩,茶香的醇厚与甘甜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各中滋味,耐人寻思。恭城油茶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之功效,既是瑶家平时的主要饮食,又是瑶家待客及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
图片
近年来,恭城坚持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并举,推动建设了恭城瑶族博物馆、油茶展示中心等设施;以节为媒,持续举办恭城油茶文化节等活动,从2011年举办首届油茶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恭城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打造“一碗茶”休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油茶产业园,引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项目合作,研发多种口味、不同功效的油茶系列产品,打造“中国咖啡”品牌。
截至2021年底,恭城茶叶种植面积近一万亩,年产量已达730多吨;生姜每年种植面积约1万5千多亩,产量约2万吨;花生种植面积74132亩,产量15621吨;全面辐射带动村民发展农产品种植业。进一步提高了脱贫户发展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恭城油茶产业打造成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被誉为“中国咖啡”的恭城油茶,由原来的大排档、路边摊朝着百亿元级产业的目标迈进。据统计,目前在全广西已授牌54家恭城油茶“旗舰店”;2021年桂林市各地1600多家以经营油茶为主的门店营业收入突破3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021年,恭城油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6万多人就业。
此次申遗成功,是推动恭城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历史性节点、是向世界传播恭城油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不可忽视的贡献。恭城将以申报世界非遗成功为契机,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世界熟知恭城油茶,品味恭城油茶,传承瑶族油茶习俗,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打造百亿产业。
编辑|林青华
校对|李茂香
审核|李四晶
出品|恭城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