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与勘探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

他花白的头发,高高瘦瘦的个头,挺得笔直的脊梁,常年穿一套蓝色布衣,看起来非常朴素。这样一位老人,却历任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江汉油田副指挥等职务;作为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于在石油地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

这位老人就是石油地质学家、石油勘探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在艺。

田在艺院士

1

科学救国,结缘地质

1919年12月5日,田在艺出生于陕西渭南县的一个农家,“那时家庭很穷,只有几亩地,房子也到处开着小洞”。虽然家庭困苦,但田家一直非常重视子弟的教育,田在艺在祖父和父亲寄予的殷切期望下渐渐长大。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田在艺在炮火纷飞中完成了高中学业,国贫民弱的现状渐渐让他产生了“科学报国”的想法。同时,在中学老师的感染下,年轻的田在艺对地理、地质学科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希望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了解那些石头标本和地质现象背后的玄机,也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地质学作为自己一生的学术追求。1939年,田在艺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二年级时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地质学系。大学期间,他因患肺结核等问题,一度休学,但田在艺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田在艺中央大学的学籍表大学期间,田在艺师从我国构造地质学家李春昱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朱森教授、矿床和石油地质学家张更教授。他们崇高的人格品德、渊博的地质基础理论知识、精湛的野外地质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终身受益,奠定了田在艺扎实的地质科研理论基础。

中央大学地质系1945年毕业班和部分1946年班同学合影(前排右一为田在艺)

2

从玉门到克拉玛依,从大庆到大港

1945年6月,田在艺顺利从中央大学毕业时,正巧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玉门油矿负责人来到重庆中央大学,希望招聘一些技术人员去西北工作。大西北条件艰苦,但田在艺认为,这是学习知识、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他来到玉门油矿,迈出了石油地质生涯的第一步。田在艺在玉门油矿期间,跟随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在孙先生的引导下,田在艺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他在甘肃、青海、宁夏、陕北一带进行了近十年艰苦的野外勘探工作。正是由于亲身的野外调查经历,直到晚年时,田在艺讲述起这一带的地质情况依然如数家珍。

1946年,在玉门油田聆听孙健初先生授课(左起:杨义、孙健初、丛范滋、张维亚、张传淦、田在艺、李德生)

1955-1960年,田在艺奉调克拉玛依油田从事勘探和开发工作。他常常强调:“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那时候的条件相当艰苦,山区、戈壁上经常出现极端气候,酷热、寒流、洪水、泥石流,田在艺都曾经历过。在克拉玛依,田在艺带着队伍进行了面积测量和包括重力、磁力、电法和地震等有关地球物理方面的调查工作,基本上摸清楚了每一寸土地的情况。考察结束后,地质队、地震队的技术人员结合物探资料,对盆地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一致认为克拉玛依地区油源丰富,有较好的储油构造,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的黑油山地区含油远景居第一位。

20世纪50年代,进行野外考察(后排左一为田在艺)

1955年10月29日,“黑1井”在钻至地下620米时喷出工业原油,证实了该地区的石油远景,就这样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在庆功时田在艺发言说:“让我们祝贺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油田,但这仅仅是开始,是万里长征迈开的第一步。”根据在新疆地区的调查研究,田在艺发表了第一篇有影响的论文——《中国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在陆相地层中找油》,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形成时期。1958年伊始,我国石油勘探战略东移,油气勘探的重点逐渐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松辽地区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探活动。

1960年初,田在艺从新疆奔赴大庆,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大庆石油会战的条件极端艰苦,当时人们形容萨尔图是“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地方。天寒地冻时节,荒原上吃住都是问题。但参加会战的队伍,从都抱着克服困难的顽强决心“不管冬天如何严寒,就是-40℃,会战队伍一定要坚守阵地,一个队伍不许撤走,一个人不能冻伤,一台设备不能冻坏。”

田在艺回忆大庆油田地震会战的手稿

经过不懈努力,大庆会战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原华北油田总地质师吴华元回忆那时候的情景:“田在艺同志始终是大家的带头人,处处都是想在前,干在前,具有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能力,带领大家为石油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田在艺还来不及与同事们分享大庆油田发现的胜利果实,一纸调令让他作为先行军之一,又来到了茫茫盐碱滩大港参加华北石油会战。他继续领着队伍在这片广袤的地区上测量、绘图,在水坑里捞沙子观察是否有油砂;晚上又根据白天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同队员们讨论、分析。

同年12月21日,北大港构造带上的“港5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气流,标志着大港油田的正式诞生。而在大港油田的发现和建设工作中,田在艺作为一名实践者的同时也很好地总结了大港油田的油气形成机制和聚集规律。20世纪80 年代后期,他多次参加华北、大港油田石油地质勘探咨询会议,还对渤海湾盆地构造、黄骅坳陷的形成机制以及这个地区的油气分布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看法,发表了论文《渤海湾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坳陷机制》《黄骅坳陷形成机制与油气分布》。

1986年,田在艺在华北油田咨询会上发言

在大港油田工作告一段落后,田在艺马不停蹄,从江汉油田到吉林油田,他走南闯北,摸清祖国地下的每一片土地,继续着他的石油之梦。

3

退而不休,“为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

1980年,田在艺调至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总地质师。即使已是耳顺之年,田在艺却依然坚持工作,以自己的宝贵经验,作出了一番新事业。1981年3月,石油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会议,并以“(81)油科字第 396 号文”下达了任务,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研究“中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及油气远景评价”,田在艺是这次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重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1981年3月,参加油气资源评价研讨会时几位专家的合影(左起:张家环、孙殿卿、李春昱、靳锡庚、田在艺)

在这次油气评价课题中,田在艺参加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国石油系统的23个油田、研究院(所),840多名科技攻关人员,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定量、全面地研究全国各大油气区的勘探成果,进行了全国首次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历经五年,终于摸清了全国的油气资源情况。这项成果成为编制国家“七五”石油工业发展规划及制定2000年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在这次油气评价工作之后,田在艺开始从一名实践家向理论家过渡。他的新目标,是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诸于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是他晚年做得最多的工作。1981年,田在艺开始担任研究生导师。他在教育指导学生上亲力亲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手把手教,从指点学生观察实验,到批改论文,在学生的成长上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1987年,田在艺被聘为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的聘书

1993年,田在艺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退休。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工作,笔耕不辍、“退而不休”是他那个时候的状态。这一时期,也成为他学术理论的成型期。1994年,田在艺开始着手《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和《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的写作。这两本书全面阐述了田在艺“盆地论”思想,出版后获得了业内很大反响。区域地质学家、油气地质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关士聪评价:“这两部书建立了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学”。

田在艺形容自己是“中国石油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再苦、再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心头的感慨就是对我所从事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抱有一种紧迫感……总想为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工作岗位上燃烧着激情,为祖国石油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祖国“哪里有石油便去哪里”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