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居家隔离怎么办?当事人、同住者、社区看这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11月30日下午3时,记者从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2022年总第137场)上了解到,广州对应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二十条”,全市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其中提出要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有街坊提出疑问:
密切接触者申请居家隔离要符合什么条件?是否必须单独居住?
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应该注意什么?共同居住人可以外出吗?
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继“二十条”发布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又于11月21日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该文件对以上问题已有明确要求,记者从居家隔离场所要求、居家隔离人员自我管理要求、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要求三大方面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居家隔离场所:这样选
一、房间类型:居家隔离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二、卫生间类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三、空调要求: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四、房内配备要求: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居家隔离人员:这样做
一、禁止外出: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外出,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二、配合上门采样:居家隔离人员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上门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三、做好健康监测:居家隔离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四、做好个人防护: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进入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如居家隔离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五、做好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
(1)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4)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7)居家隔离人员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8)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隔离人员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居家隔离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9)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
(10)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大量污染物,应当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含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拖)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 2平方米。处理污染物应当戴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沐浴、更换衣服。
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这么做
一、禁止外出: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外出,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二、做好防护:陪护人员与居家隔离人员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与居家隔离人员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三、重要提示: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社区人员:这么做
对于符合以上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居家隔离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居家隔离人员信息,查看居住场所是否满足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下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并后续持续做好监测信息收集、上门核酸检测、环境清洁与垃圾处理、心理援助等工作。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无任何异常症状者,经社区核实,并收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简洁版海报:一图读懂居家隔离要点↓
图片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谭洁文
校对 | 马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