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申遗成功!

我国再添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报片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着民众的多种需求。
不同的茶叶冲泡各有讲究
茶水比例、水温、器具……
每种茶分别该怎么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
图片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朱刚群 摄
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采取泡、煮等方式,在家庭、工作场所、茶馆、餐厅、寺院等场所饮用茶与分享茶。在交友、婚礼、拜师、祭祀等活动中,饮茶都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为多民族共享,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图片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张筱惜 摄
“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与茶有关的诗词不胜枚举。该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
关于中国茶,这些知识点你知道多少?
茶之起源
茶叶起源于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而中国民众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茶之功效
除了饮用,茶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它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
古人对茶的药用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拾遗》《茶经》等记载,茶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
纵观全世界,“中国茶”可入药的说法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日本种茶鼻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此外,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引起世界关注。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推荐了十大健康食品,中国的绿茶榜上有名。
茶之“圣经”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这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使茶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茶之讲究
中国人喝茶讲究“品”,要求色香味俱全,亦讲究文化内涵、所用器皿及意境。
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茶之典故
中国人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说,也诞生出了不少与茶有关的典故。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吴国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宴群臣,不管酒量大小,来客至少饮酒七升。朝臣韦矅博学多闻但酒量不大,孙皓对其颇为器重,常常破例,“密赐茶荈以代酒”,允许他喝茶来代替饮酒,这便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茶之产量
2020年,世界茶叶产量626.9万吨,中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居世界第一;世界茶叶总面积7647万亩,中国茶叶总面积4747.5万亩,同样居世界第一。中国的茶叶对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产量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7.63%,消费量占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1.68%,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的19.14%。
目前,国内有1085个县、3000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生活富足,茶产业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茶之变迁
当“茶文化”登陆现代,衍生出了更多的新玩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2795.9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似乎一夜之间,奶茶这种“新式茶饮”横空出世,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但其实奶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据史料记载,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奶茶的出现和北方游牧民族常年食用牛羊肉的生活习惯有关,对于蔬菜稀少的草原地区,奶茶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因而成为大受追捧的饮品。有趣的是,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喜欢往奶茶里加入盐巴,搭配炒米食用,所以最初的奶茶口味是咸的。
我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名录
1、古琴艺术 列入年份2008年
2、昆曲 列入年份2008年
3、蒙古族长调民歌 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列入年份2008年
5、羌年 列入年份2009年
6、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8、中国篆刻 列入年份2009年
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0、中国书法 列入年份2009年
11、中国剪纸 列入年份2009年
12、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3、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4、端午节 列入年份2009年
15、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列入年份2009年
16、格萨(斯)尔 列入年份2009年
17、侗族大歌 列入年份2009年
18、花儿 列入年份2009年
19、玛纳斯 列入年份2009年
20、妈祖信俗 列入年份2009年
21、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列入年份2009年
22、南音 列入年份2009年
23、热贡艺术 列入年份2009年
24、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5、藏戏 列入年份2009年
26、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7、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8、西安鼓乐 列入年份2009年
29、粤剧 列入年份2009年
30、麦西热甫 列入年份2010年
31、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列入年份2010年
32、中国活字印刷术 列入年份2010年
33、中国针灸 列入年份2010年
34、京剧 列入年份2010年
35、赫哲族伊玛堪 列入年份2011年
36、中国皮影戏 列入年份2011年
37、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列入年份2012年
38、中国珠算 列入年份2013年
39、二十四节气 列入年份2016年
40、藏医药浴法 列入年份2018年
41、太极拳 列入年份2020年
42、送王船 列入年份2020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
4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022年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人民网、文博头条、中国新闻网、生命时报、南方都市报
编辑:陈丽
责任编辑:沈颖婕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