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纳罗亚火山,夏威夷的塑造者

图片
图片
多年前,电影《2012》展示了人类对世界末日最直观的猜测和对自然灾害最极端的联想,陆地断板错台、城市化作灰烬、海啸席卷全球,许多美景沦为陷阱,仿佛天堂变成地狱。
比如夏威夷,作为太平洋中风景迤逦的群岛,在电影中竟然以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示人。对美的摧残令人心痛,但基于科学推测,这种状况完全可能发生。
近几日,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 Volcano)突然喷发,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坐落于夏威夷岛中部,海拔4205米,上次喷发还是1984年。
冒纳罗亚火山并非单独矗立于此,夏威夷群岛主要由火山岛组成,这意味着,正是火山作用形成了岛屿,而这些造岛的火山,迄今仍然活跃着。
危机并存、福祸相依,人们眼中的破坏者,同样是塑造者,没有火山就没有美景。
图片
▲正在喷发的冒纳罗亚火山
对于地球而言,火山爆发不是什么罕见现象,对于夏威夷群岛来说,更是稀松平常。在刚刚喷发的冒纳罗亚火山附近,分布着不止一座常年保持喷发的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 Volcano)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存在,由于位置比邻、岩浆相通,有时,它也被视为冒纳罗亚火山的一部分。
从基拉韦厄可以一窥夏威夷群岛各大火山的喷发形式,虽岩浆迸溅,但多为翻腾和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熔岩流自破火山口漫溢,流淌入海。
在火山地质学中,这种喷发类型被称为夏威夷型火山喷发(Hawaiian type eruption),喷发比较宁静,大量涌出易流动的玄武岩质熔岩,形成坡度很缓的盾形火山(Shield Volcanoes)。
盾形火山形如一块放在地上的盾牌,事实上,夏威夷岛(大岛)本身也可以视为一座盾形火山,冒纳罗亚就是夏威夷岛。加上隐藏在海底的部分,冒纳罗亚火山绝对高度达到了9090米,超过珠穆朗玛峰。
图片
▲盾形火山
冒纳罗亚火山之所以巨大,夏威夷火山群之所以活跃,主要因其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
板块学说认为,太平洋板块四周遍布消亡边界,这也是环太平洋多岛弧、海沟的原因,据研究,太平洋板块会逐渐俯冲消亡,太平洋的面积会随之越来越小。
但大板块之中,还存在着次一级板块,尽管没有像大西洋一样拥有典型的大洋中脊,但太平洋也有包括海岭在内的生长边界。
可只有火山喷发也不行,如何喷发也很关键。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斯特朗博利型、乌尔堪型、培利型、普里尼型火山喷发多分布在大陆或其边缘,猛烈喷发使其迅速堆积成锥体,另外一些则经过爆炸变得形如一口破锅。
夏威夷型火山喷发同冰岛型等在大洋中间喷发的火山类型比较接近,往往显得温和,这同海陆地质差异息息相关,当然,还与人们的经验认识有关。
地层循环,岩浆补给,熔岩流一层又一层缓慢堆积,冒纳罗亚火山增高速度并不快,但十分稳健,经年累月的岩浆出露、无比牢靠的基础为其赢得最终胜利。
因此,夏威夷美景的形成,不仅需要火山喷发,而且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山喷发。
图片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熔岩流
有趣的是,火山喷发本就是夏威夷的一大看点,由于喷发缓和,冒纳罗亚火山一带部分火山口,允许游客近距离观赏。
护栏之外,便是沸腾的岩浆与缓慢的熔岩流,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降温,橙红色表面渐渐凝结为黑色外壳,最终停滞不前、完全凝固,还有的流入海洋,一时间海水滚烫、蒸汽翻腾,别有一番景致。
冒纳罗亚火山喷发时,熔岩流覆盖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以上,流向海洋的熔岩流能够填海造陆,仅在陆地流淌的熔岩流则堆积成更高的熔岩台地。个别区域会形成熔岩隧道,稍远处分布着硫磺平原
壮观之外,冒纳罗亚火山同样危机四伏。虽然喷发和缓,但伴随火山喷发而来的,还有许多活跃的地质活动及其灾害,比如地震和海啸。
还有一些熔岩流只是缓慢,并非定向,有时它们会吞没道路、房屋和森林,或是引发火灾,让当地居民流离失所。如果地球真的迎来世界末日,以冒纳罗亚火山为代表的夏威夷一众火山,属实为重大危险源。
值得庆幸的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冒纳罗亚火山喷发不会产生电影《2012》中描绘的惨烈场面。活跃但足够克制的特性,是夏威夷以火山奇景为傲的灵魂。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