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我是怎么读书的?

图片
作 者:华杉 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 源:总裁读书会
        (ID:winnerbook_club)
图片
读书要有日日不断之功
做任何学问,关键在于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读书也是一样,不要今天有时间多读,明天没时间不读,一定要每天读。
这是曾国藩说的,也是我们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曾国藩讲得很细,圣人把所有的情况都设想到了。他说你做任何学问,一定要下日日不断之功,不能说今天忙,把今天的功课放到明天做。
也不能说今天时间多,我多弄一点,把明天的也弄了,这样明天就可以歇了,这都不行。你也不要说我这几天要出门,回来再做。你出门总得住旅馆吧?把你的功课带着,晚上在旅馆做。总之你必须一天也不能断,这样才能够不疾而速。
写《基业常青》和《从优秀到卓越》这两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20英里法则”。什么叫20英里法则呢?说是在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天气好我就多走一点,刮风下雨我就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就不走。第二种走法是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反正我每天要求不多,每天把20英里完成。
第一种走法可能永远到不了,走一半可能就放弃了;另一种每天走20英里是最快能够到达彼岸的。所以一定要讲究日日不断之功,曾国藩说,我们每个人治学,就只选一样,但一定是每天都不能断的。
我在五台山听到一个主持师父说,你要拜佛很简单,你就每天早上起来,每天晚上睡之前,你念两分钟阿弥陀佛,念一分钟就念一分钟,不能念一分钟,念十遍也行,但是一定要日日不断。所以曾国藩也讲这个道理,他每天至少读三十页,今天忙我读不了三十页,我读十页也行,只要是日日不断,你就进行得很快。
这个日日不断,滴水穿石的道理,我知行合一得比较彻底,除了读书,也体现在我的写作上。从2014年开始,知行合一到今天,用于我的写作,日日不断,滴水穿石,每天早起在家里写作,出门就在酒店写,出国也写,有一次做个小手术住院,在病房里也写。
完成了多少写作呢?先是写《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花了183天;然后写《华杉讲透论语》,412天;《华杉讲透孟子》,248天;《华杉讲透大学中庸》,180天;《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189天。这中间我还写了《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和《华与华方法》两本专业书。
我现在在写《资治通鉴》,文言文300万字,我翻译讲解的500多万字。从2018年1月30号开始写,预计2500天完成。现在写了1000多天,写了220万字,再有1500天左右,330万字就完成了。一边写一边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7本,估计全部36本。
一般来说,编辑总是要找读者催稿。到我这儿呢,反过来了,编辑路上遇到我都躲着走,因为我写得太快了,我的书稿在他们那儿堆成了堰塞湖,他们编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我写作的速度。而我呢,根本没花什么时间,就是每天早起而已。
每本书都一定要读完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人的记忆规律,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间隔和记忆量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假设刚记完的时候,记忆量是100%,20分钟后就只剩下58.2%;1小时后44.2%;8-9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
实际上,咱们刚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记忆量哪有100%呢?
所以,读书有两个原则,一是你一定真读书,把它读完;二是重要的书要反复读,每隔几年重读一遍。
每本书一定把它读完,曾国藩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叫做“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我们很多人都是读很多书,买更多书,但是买的书大部分没读过,有的可能一本都没读完过,至少是大部分没读完过。
这又是一个读书之病,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微信上微博上看到有人晒书,一堆20本,这星期读这些,过了一个星期又读这些,读完了吗?天知道读完了没有,把读书变成了作秀。所以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这点非常重要,你就保证每本都读完。
我基本上是每本都读完,这个是有点像强迫症一样。我一本书翻开之后不读完我都心里难受。但是,我也没有像曾国藩那样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有的大部头要一年半载才能读得完,大半年每天都对着同一本书就有点枯燥了。
我一般同时有两三本同时在读,就像上学的时候,一天有不同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换着来。我一般是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一本财经类,三本书同时推进。读累了,或者不想读书的时候,就读小说当休息。连小说都不想读的时候,就读诗,成本最低。
再说说这个一本书必须反复读的问题。书读一遍,等于没读,为什么呢?其实也跟上学一样,课本你只浏览过一遍,考试能考过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人读书,只能读懂他本来就懂的东西。书是一面镜子,我们用它来照我们自己的经验而已。如果自己不懂的东西,书上写得再明白,你也看不懂。
就像一个小孩子,他能背诵《孙子兵法》,他又知道他背诵的是什么吗?读书对我们的提高,第一,帮助我们整理自己已有的知识;第二,在那些我们将懂未懂的地方拉我们一把;第三,读书实际上是一个往大脑里录入数据的过程,数据多了,才能运算,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所以,重要的书,必须每隔几年重读一遍。书还是那书,但是你变了,读到的东西就完全不同。孔子说:“行有余力,可以学文。”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读书是向作者学习
读书是向作者学习,要掌握他的思想;重要的作者,最好读完他的全集。
我个人的习惯,读书往往是读作者。其实你看到一本书,你觉得很有教益,这是作者的思想。
因为人家写一本书是把他毕生所学思想的精华,不知道下多大的功夫写出这么薄薄一本来。当这个时候我就习惯去把他的书全部找来看,读全集。经常有很多某某全集,为什么出全集呢?因为就有市场的需求,有愿意读全集的。
我很看重曾国藩,还有王阳明,这两个人的全集我就一定要读。除了全集之外,还要读他的传记,包括传记小说。最好呢,还有一些关于他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这样不同渠道的,全面的信息录入,既有一手资料,又有别人的评论,能让你更丰富地理解他的思想。
读书不可有胜心
读书不可有胜心,总去找那作者还不如我的地方,去纠他的错。
这个在前面说读书不要玩物丧志时已经讲过,但是还要再强调一下,就是王阳明说的,做学问不可有胜心,老想胜过前人。前人的学问已经完备,他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
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他不是为了自己学到什么,他老去想纠别人的错误。大家有没有体会?像我们听老师上课,出来同学交流,说我觉得老师今天讲的地方也不对,是不是有很多同学一出教室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你听老师一堂课你没有学到什么,纠了人家一堆错有什么意义呢?跟同学辩论的时候,不是大家一起把问题搞清楚,辩论也是要胜过你。
我们平时开会都是,你一开始辩论这个会就没结果了,因为大家都慢慢为自己的立场和面子而战,而不是为了把这个事搞明白,把工作搞好而辩论。包括上课提老师问题,你会发现很多同学不是真有问题要问,他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一旦有了胜心,读书就很难吸收了。
在读古人书的时候,有些人还想胜过古人。我们经常看一些老师写论语等等,都指出古人很多的错误出来,他在写这个书的时候就怀有胜过古人的心,我读古书多,我看到这种情况特别普遍。
比如说《孙子兵法》,有《十一家注孙子兵法》,第一个写《孙子兵法》注本的是曹操,后面还有其他的人。到了唐朝有个人叫杜牧,杜牧大家都知道是个诗人,好多诗大家都很熟悉。中唐时期比较乱,战争比较多,他也喜欢谈兵,他很认真注了《孙子兵法》,他注的是最丰富、贡献最大的。
但他有个毛病,一上来就说“曹说非也”,意思是曹操说的不对,应该是怎样怎样,乱说一通。那肯定是人家曹操对了,他是写诗的,曹操才是打仗的。他注《孙子兵法》的时候都是怀着要战胜曹操的心,前面写了一大堆“曹说非也”。
后面注的人就开始骂他,“杜说非也,曹说是。”杜牧说得不对,曹操说得对。后来你看这个书很有意思,就看到十一个人在那里吵架,但实际上吵不起来,被骂的人永远都死掉了,也没有办法从坟墓里起来骂。
更有甚者,有人看注解发现原文和理解也不一致的时候他就说这个书印错了。非常普遍,可能说80%的人都这样。我看《大学》《中庸》的时候找一个现代的注本,某高校孔子研究学院的教授,是专门研究四书的教授,专门写的现代的注本。我一读他的注本,他把朱熹骂得狗血淋头,写不两句就说朱熹写的没有道理,或者说“朱说非也”,大概有四分之一朱熹的注解都被他批驳了。
《四书》就是人家朱熹编的,是朱熹编了这四本因此叫了《四书》,结果他说朱熹四分之一都错了,那就没有学《四书》的必要了,学别的吧,何必学朱熹选的教材呢?弄了半天还都是错的,所以这里面就是一种胜心。有时候就像有人去听讲座,听完就说今天大师讲的也不行。其实这就是一种胜心,一说别人不行就感觉我胜过他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毛病。
读书一定是首先读经典
有句话叫“时间有限,只读经典”。我不想说“只读”那么绝对,不过我自己,确实是只读经典。如果读现在的通俗读物,往往是因为我读相关经典有困难,把通俗读物作为补充阅读材料。比如我读罗马史,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能把人给读晕了。
但是,如果读了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就会好很多。但是,读盐野七生,并不能替代你读原典。读过两本同一主题的不同的书,比读同一本书两遍要吸收得好些。而要搞清楚一个主题,两种著作还不够,还需要更多。
有的朋友认为,过去的书过时,新书才是前沿。有这种看法,是因为读书太少。今天的前沿,思想都在几十上百年前,还是要读经典,你才知道它的根源在哪里。
比如现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繁殖等概念,你觉得很新吗?实际上,这些理论和词语,都是美国科学家维纳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控制论的英文不是control,是cybernetics,这个cyber,就是现在说的“赛博”,cybernetics和space两个词组合,cyberspace,就是赛博空间,就是元宇宙了。
维纳怎么想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繁殖呢?《控制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研究生命体、机器和组织的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他是从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射原理想到的。他想,刺激反射的回路在生命体中有,能不能把这个回路移植到机器上呢?这就是他的出发点。
我们现在讲大数据营销,也是从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射原理来的。巴甫洛夫否定弗洛伊德的心智研究,他说什么叫心智,都是你自己在说,有实验吗?有数据吗?只有肌肉和腺体的反射是真的。这就发展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斯宾纳,而另一位行为主义宗师,华生,则把行为主义带入了营销和广告业。
今天的大数据营销,就是通过统计刺激信号和行为反射的对应关系,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全部由机器进行,没有心智的思考。
所有的营销传播理论,就是心理学的两条线,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从弗洛伊德到荣格,研究心智、原形,发展出品牌,包括华与华的超级符号;从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射,则发展为行为主义,走向大数据营销。
只有阅读足够的经典,你才能把几百上千年人类智慧进步的脉络梳理出来。
读书要放在具体的事情上进行琢磨
读书是读自己,不是读别人;书是镜子,是尺子,是为了照自己,量自己,不是为了照别人,量别人。
我们说读书是读自己,不是读别人。我在发读书笔记的时候经常有一些粉丝会感觉到很有共鸣,然后转发一堆评论,说华老师说的真对!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读别人,不是在读自己。
什么意思呢?比如他说现在这个社会风气不行,老人倒了都没人扶,这个大家都有共鸣,这个时候就是在读别人。读到了社会不行,读到了现在的人不行,没有读自己。读自己的时候就想你自己扶不扶?很多人你问他扶不扶的时候,他马上就说,万一是讹我的怎么办?道理马上就转过来了。所以,都是把道理用在了别人身上,没有把它用在自己身上。这样去读书读下来还是没有收获,没有进步。
所以读书是读自己,不是读别人,一定是关照自己,去看、去修正自己,而不是拿把尺子量别人。我们都拿镜子照社会,拿尺子量别人,表面上看跟书很有共鸣,实际上都没学到。因为尺子都量别人了,都帮别人读,不是帮自己读了。
读书是为了改变气质,提升修养
读书不光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改变气质和提升修养。
我们在读书上面看到的都是学习知识,从小教室上面挂着“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缺知识,不停地要吸取新的知识。但是往往我们都忽略了自己最缺乏的,特别是现在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最缺乏的是修养。我们这代人比较粗痞,比较粗鲁,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粗鲁。
曾国藩在他的家书里面给他弟弟的信里面说,唯有读书能改变气质,而且看面相的大师还说,读书能改变你的骨相。你是帝王将相、富贵之相,读书能改变骨相。
你的修养到了以后,你的诚意到了之后叫什么呢?面有德容。曾国藩说面质润泽。我们看到和尚的面相就不一样,那就是面有德容,气质自然散发出来,就能够感化人,就能够带动人,就能够影响人。
所以叫做“大而化之”。我们现在把这个词都理解错了,好像是大大咧咧的。“大而化之”是因为德行之大能够感化别人,甚至感化天地,天人合一都要被它而化之。
所以说,不是光为了知识而读书,而是为了修养而读书。这就是在四书《大学》里面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的修养到了,你把自己家人搞好了,然后你再搞好你们的公司,搞好你们的国家,带动全天下。
读书不要贪多、贪快
我们讲这么多读书的方法和理念,能够达到那么宏大的效果。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呢?所以我说有一点算一点,不要求全。你就从那一点点开始去做,其实我们读不了书往往都是我们贪多。
你拿一本书一篇一篇看,能怎么着?你说今天我还有好多书没看,我得赶紧看了。所谓的赶紧看就是没看,就是自欺欺人,翻翻就放一边了。这是读速度,你贪多最后就变得一本都没有读。本身没贪多,我一年读一本也行,但是我真正把这本吃进去了,那我反而能够取得进步。
读书也不要急躁、不要贪快。有的书比较难啃,读的时候翻着翻着就走神了,走神的过程还在翻,我就很注意这点。我走神我就翻回来,从我走神的地方再重新读过来,这样我能够保证我一本书不读则已,我读到就学到里面的东西。
排版| 米小白
审校 | 小米    轮值主编 | 徐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