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侨故事丨萧树强:“钢铁大王”对故乡的似水柔情,绵延到了东江源头

萧树强-人物简介

萧树强,1942年出生,深圳宝安松岗江边人,1960年赴香港谋生,1969年开始创业,从事钢铁安装工程。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创会会长兼主席、世界深东社团联会创会会长兼主席、深圳市首届荣誉市民、深圳市政协第四届常委、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主席、深圳侨商国际联合会创会名誉会长。

萧树强积极在深圳投资兴业,协助深圳招商引资,推动深港交流合作,热心社会公益。资助建设松岗人民医院和多所学校。牵头创立世界深东社团联会和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团结居港深圳籍和海外深圳籍乡亲,为香港繁荣稳定和深圳改革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萧树强领导下,世界深东社团联会积极支持举办世界东安恳亲大会;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在河源市出资建设一所小学,为洪灾受灾群众重建住房,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与深圳市侨办共同发起“思源之旅”青少年夏令营活动,长年组织深港青年学生及海外华裔青少年赴东江源头——江西安远县考察,萧树强在当地捐建两所小学,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资助。

萧树强在深港侨界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回到家乡深圳办实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他用乡情“搭桥”,促进深港民间交流,拉近海外乡亲与家乡、与祖国的距离。他带头捐款救灾、兴学、扶贫,还参与发起“思源之旅”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带领青少年认识深圳、探访东江源头、铭记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他说:“做人不能忘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不要求回报。每一代人都有时代赋予的不同机遇和挑战,成功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条坦途,无论何时何地,青年人必须有一颗爱国的心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经历过香港的大旱灾和非典疫情,也抓住了很多历史机遇。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他感念祖国对香港一贯的关怀和支持。

“‘爱国爱港爱深圳’的情怀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他说。

公司取名,记着家乡

萧树强出生长大的地方,是今天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江边社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依江靠水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萧氏先祖在南宋时从河南开封珠玑巷南迁到广东东莞麻涌,后又迁到东莞宵边,在明朝年间逐步迁到宝安松岗江边定居。他们的足迹,是古代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和灾害而大量南迁的一个缩影。广东省南雄市也有一条著名的珠玑巷,因宋时从开封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恋故土而得名。

萧树强1942年出生,18岁离开家乡去香港谋生,从建筑钢铁安装工程学徒做起。1969年,他开始创业,承接香港各类楼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钢铁安装工程。

萧树强把这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所以在香港有了“钢铁大王”的称号。经过多年艰苦拼搏,他的公司完成了超过500个钢铁安装工程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铜锣湾时代广场及中环交易广场等富有挑战性、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程项目。公司多次获得香港政府房屋署颁授的最佳钢铁安装奖项。除了老本行,公司还参与了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等业务,迈向多元化发展。萧树强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推选为香港建筑扎铁商会创会会长。

在萧树强名下的公司里,有两家的名字很有特色。

一是他早年创办的“萧强记钢铁工程有限公司”,选取了他自己名字的两个字,这也是香港很多大小老板的习惯。

二是“宝安工程有限公司”,但它并不在深圳宝安,而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公司。这个名字,寄托了萧树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再细细品味,它还镌刻着深圳和香港的历史渊源。宝安在东晋时的公元331年建县,当时的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深圳、东莞、香港、澳门、中山、珠海。

投资兴业,助力公益

深圳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萧树强这样的香港同胞的大力支持。他们投资家乡、发展经济,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20世纪80年代初,萧树强初次回到老家,乡亲们敲锣打鼓欢迎他,老婆婆、老叔公拄着拐杖走过来,孩子们打着赤脚跑过来。萧树强被乡情温暖着,但也发现,家乡还比较穷,基础设施也很落后。

据当年的村干部向媒体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江边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荔枝等。村民们除了做农活,还要出海打渔。村里人出行去福永、沙井、东莞等地主要靠乘船,陆路只有几条泥巴土路,没有公交车,全靠步行,个别村民家里有自行车。

百业待兴的深圳,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侨胞、港澳同胞投资的热情。萧树强的回乡之旅,也让他下定决心,要助力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慈善公益事业。

萧树强和家乡有关方面讨论得出了一揽子计划,幼儿园、小学、中学、敬老院、医院、桥梁、道路,都在这个规划之中。萧树强深知工程启动难,自己就率先投资甚至无偿捐助。

萧树强从1985年开始回乡办实业,在宝安松岗投资1亿多港元发展水产养殖、房地产等。他还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协助深圳在香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联系深圳籍侨胞和港商,鼓励和协助他们回深圳投资兴业。

1986年,萧树强捐资13万港元兴建松岗江边小学,捐资23万港元兴建松岗中学教学大楼,捐资30万港元兴建沙井中学教学大楼,并为一些困难学生提供每人3000元的奖学金。1987年,他倡导并捐资130万港元兴建松岗萧树强医院,这就是后来的松岗人民医院。他还把医院大楼前的一块地买下来,捐赠给医院作未来扩建之用,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他还多次向宝安区和龙岗区的残联、儿童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福利机构捐款。多年来,他对家乡的捐助总计将近1000万元。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在萧树强的带动下,很多香港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在深圳投资兴业或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蔚然成风。

1994年,深圳首次授予荣誉市民称号,以此表彰对深圳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萧树强就在其中。

创办社团,凝聚乡情

萧树强用乡情“搭桥”,还做了很多事情,促进了深港民间交流,拉近了海外的深圳籍乡亲与家乡、与祖国的距离。

2001年11月,萧树强在香港牵头成立了世界深东社团联会并出任会长。

这里的“深东”,是深圳和东莞的合称,跟有些侨团用的“东安”(东莞和宝安)是同样的含义。历史上,宝安县曾改名为东莞县,后来又从东莞县分出了新安县。尽管行政区划时合时分,但两地乡亲渊源深厚,去海外发展也不忘抱团。世界深东社团联会把深圳、东莞乡亲组成的100多个各类社团、商号组织到一起,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经贸交流,助力祖国和平统一和家乡经济社会繁荣进步。联会创立时,恰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为海外华商回乡投资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联会成立不久,就参与主办了2002年的第五届世界东安恳亲大会。这个恳亲大会始于1992年,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的东莞、深圳籍乡亲发起的活动,后来发展为每3年一次。世界深东社团联会创立后,每逢恳亲大会召开,都积极支持和参与。

联会的成立,还为后来打造香港深圳社团总会这艘深港乡亲社团“航母”奠定了基础。

萧树强回忆说,创立联会那年,他就有了成立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的念头。当时深圳已是一个新兴大都会,旅港深圳乡亲多达几十万人,但散落在港的深圳乡亲组织只有原来的同乡会,例如宝安同乡会等,甚至深圳有些新设立的区在港没有对应的、组织完善的同乡会,要组织深圳各区的旅港乡亲一起活动很不容易。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把旅港乡亲更好地组织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家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萧树强觉得,这事刻不容缓,而且自己责无旁贷。深圳市人大外事侨务工委、市侨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市侨联也很支持他筹建香港深圳社团总会。

 大疫之年,风雨兼程

筹建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的日子里,萧树强披星戴月,东奔西走,联络在港的深圳籍知名人士。他每天至少15个小时在外奔波,其中8小时是做社团工作,对个人事业都没有这么用心用情用力,但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他说:“创办社团,需要很多愿意出钱,或愿意出力,或既愿出钱又愿出力的有心人,我有幸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乡亲。”

经过大约两年的准备,2003年初,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到了酝酿成立筹备委员会的阶段。这一年,对于香港,对于总会,都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那是一个艰难的年份,非典型肺炎(英文缩写SARS,香港音译为“沙士”)肆虐香港,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这个时候,总会在提振社会信心、团结乡亲联络乡情、凝聚爱国爱港力量方面的责任显得更重了。

但也有现实的困难:市民们害怕感染病毒,无事不出门,所以约人谈事很不容易。凭着满腔诚意和念兹在兹的乡情,萧树强引导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克服对病毒的恐惧,保持了有效的沟通。总会的筹备委员会终于在当年6月成立,萧树强被推举为筹委会主任。

同样是在6月,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由商务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签署并实施。这是内地第一个全面实施的自由贸易协议,帮助众多香港制造企业站稳脚跟、快速发展,为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者打开了内地的广阔市场,巩固和提升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竞争力,也拉开了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旅游的序幕。CEPA在非典之年横空出世,后续又签署了一些补充协议。CEPA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始终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坚强后盾。

2003年12月,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成立,萧树强出任会长兼主席。在他的带领下,深圳籍的香港乡亲们更加团结了。他们抓住CEPA带来的大好机遇,发挥优势,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深圳的改革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3年12月28日,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成立大会,萧树强(右)和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庄礼祥在大会上

萧树强说,香港的繁荣稳定,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结果。香港同胞大力支持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也对香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精打细算,购置会址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的创办过程,除了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还有一段体现眼光和魄力的“小插曲”。

人不论贫富,总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有见识的总会筹委们,也意识到要为这个新组织找个“家”。香港先后遭受了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疫情的冲击,房价在几年里跌了一半才企稳,置业的好时机有可能稍纵即逝。如果等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完成注册之后再出手抄底,还来得及吗?

难题很快被萧树强破解了。在咨询律师意见后,他联合另外两位深圳籍在港贤达,跟筹委会签订了一份合约,承诺先由他们购买物业,日后以原价卖给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就这样,他们用200多万港元买下了九龙的一处房产作为会址,筹委会的6名正副主任都出钱垫资。后来总会发展壮大了,搬到了别的地点办公,但这个旧会址依然是社团的重要资产。

萧树强在香港深圳社团总会连续担任了三届会长,为总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会一直热心社会公益,弘扬传统美德,心系青年成长,促进深港交流。

感恩回报,饮水思源

发动居港的深圳乡亲捐款救灾、兴学、扶贫,是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萧树强身体力行的事情。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他捐款500万元;湖南雪灾,他捐款60万元。

2004年,总会斥资400万元,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兴建了下车镇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中心小学。2006年、2007年,和平县接连遭遇洪灾,总会先后捐出50万元,帮助受灾村民重建家园。

2005年,总会与深圳市侨办共同发起“思源之旅”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每年暑假组织香港、深圳的青年学生及海外华裔青少年认识深圳,感受深圳蓬勃发展,再赴江西安远县考察。萧树强坚持多年亲身参加,还在那里捐建学校、资助学生。

萧树强与参加“思源之旅”的青少年交流

总会在河源和安远的善举,都生动诠释了什么叫“饮水思源”。香港的淡水主要来自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河源的万绿湖是主要蓄水源,东江的源头则在安远县。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进深圳,流进,流进了港九。”张也在《多情东江水》这首歌里唱的,就是东深供水工程。

香港三面环海,曾饱受淡水资源短缺的困扰。1963年,香港遭受百年一遇的干旱,最严重时每4天才能供水1次,每次4个小时。广东施以援手,欢迎香港派船到珠江免费抽取淡水。1963年12月,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用于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济香港同胞。

在艰苦的条件下,广东省动用上万人力,全国各地大力支援,只用了1年时间就完工。1965年3月,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终结了香港缺水的历史。经过4次扩建、改造,东深供水工程惠及沿线各地,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成为香港的一条生命线,支撑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萧树强在香港亲历过水荒。他深知,没有东江水,就不会有香港经济的腾飞,他的事业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发展。

他在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任上参与发起“思源之旅”,就是希望青年一代能深入了解祖国对香港一以贯之的关怀和深港两地“共饮一江水,情同手足”的故事,传承中国人饮水思源的良好品德。

2006年7月,萧树强带领深港学子考察东江源头时,发现三百山脚下的天心镇五龙小学只有几间低矮破旧的瓦房,他立即决定捐款重建。第二年5月,五龙小学就有了新的教学楼,圆了孩子们多年来的梦。后来,他又在天心镇捐建了心怀小学。

萧树强捐款重建的五龙小学

2007年,天心镇五龙村的钟富平、钟荣福兄弟俩同时考上了大学,但家里为学费犯了愁。在五龙小学开展“思源之旅”夏令营活动的萧树强了解到情况,当场决定帮助兄弟俩,资助他们大学4年的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活动结束后,萧树强就把先期1万元爱心捐款送到他们手中,嘱咐他俩努力学习。一年后,萧树强又带领“思源之旅”夏令营的队伍来了,钟富平、钟荣福早早地到了五龙小学等候,再次当面感谢恩人。

同样在2007年,萧树强牵头捐资,以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的名义,在三百山建设了一座“思源亭”,多年后又斥资数十万元修葺翻新。

萧树强夫妇(左四、左二)等人在思源亭前留影

在“思源之旅”中,萧树强还为安远一中的学生以及五龙小学、心怀小学的师生分别提供助学金和奖教金。他跟安远一中对接,搭建了深港及安远三地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一位受助学生的家长亲手纳了一双鞋垫送给萧树强,上面工工整整绣着“好人平安”。

爱国爱港,家风传承

萧树强乐善好施,也惠及了香港社会大众。他曾担任香港著名慈善机构“保良局”总理,连续29年参与大型筹款活动,多次担任筹款活动联席主席。在他带动下,家人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有5名家庭成员曾担任“保良局”总理。人们经常看到萧树强夫妇带着儿女共同出席公益和社会活动的场面。

萧树强在港创办社团,回乡投资、做公益,组织“思源之旅”并捐资助学,都有妻子萧莫静璇的助力和参与。她还是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的常务副会长和妇女委员会主任,她组织举办的“优秀父母”颁奖典礼已成为总会的品牌活动。

萧树强夫妇

萧莫静璇活跃在多个社团,通过自己的方式支持深圳经济社会建设。1989年,她携手香港同胞和海外侨胞成立了宝安县妇女儿童福利会。作为香港侨媛会创会会长,她多次组织香港及海外侨界女性回深圳参观交流。她目前担任着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侨联副主席等职务,还曾担任深圳市政协常委。

作为港澳侨界人士中的年轻一代,萧树强的女儿萧燕珍一边打理家里公司的业务,一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担任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侨联常委、广东省青联委员等职务。在新冠疫情初期的2020年3月,留守深圳的她受父母所托,向宝安区妇女儿童福利会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

她还记得,从小到大,“爱国爱港爱深圳”就是家庭教育和精神传承的重要部分。

在她身上,这种传承已经在开花结果。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萧树强提供。参考资料:《深圳侨务史志》《深圳古代史》《宝安日报》《深圳侨报》,新华社、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侨网、中国水利网、中国文明网、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