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竹丝的指尖舞蹈 造就极致东方美学|“好山好水好人”全国党媒联动报道

  在文人墨客笔下,竹是气节的象征,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有着“此君志欲擎天碧”的傲气,有着“君心节直更心虚”的风骨,更化为笛声吹一曲鹧鸪飞。
  君子当如竹,气盖冰霜,风骨不改。深藏在中国西南贵州的赤水,将竹的生命以另一种形态延续。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游走在竹林深处,远方一身素衣的杨昌芹循竹而行。
图片
杨昌芹与她的竹编。张浪 摄
  作为省内知名的“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推动竹编从赤水走向全世界,将东方自然的美学化为一种生活写意。
  跟着杨昌芹来到位于赤水市大同镇的极竹堂竹编基地,推门而入迎面所见是一份独属于竹的宁静。
图片
在这里,竹子被制作成了不同的物件。张浪 摄
  这里是竹的另一个世界:竹编的灯耀着温暖的光,似乎是那一盏等你回家的灯;竹编茶具静静不语,等待着有缘人与它耳语;竹编的椅稳如磐石,摇动之间穿越百年时光;竹编的杯承载乡愁,岁月的水化作生活的温柔。
  在杨昌芹的手中,点“竹”成“金”。一根普通的慈竹,在编艺人手上经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制等20多道工序,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比纸片还薄的竹丝。
图片
匠人们正在编制竹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摄
  围坐一起的姑娘们,指尖沾水,用纤纤细手一篾一折,三两下编成一个结。一来一回中,无数个结编成线,无数的线串联成幅,不一会儿杯盏便穿上了一身竹编的“新衣”。
图片
匠人们正在编制竹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摄
  在姑娘们的手中,竹丝格外听话,不仅将一丝丝竹丝化为竹编,更是让小小竹编化为财富。
  杨昌芹宛然一笑,说道:“从2012年至今,接受竹编技艺培训的人群涵盖了周边的留守妇女、易地扶贫搬迁户、残疾人、学生等,每年我们培训达万人。”
图片
竹编挂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摄
  此外,她还与当地学校合作,将竹编带进中小学课堂,在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同时,让非遗技艺有了更好地传承。
图片
匠人们正在编制竹编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赤水,天然竹资源与非遗手工艺的碰撞,化作一件件令人心仪的物件,更是化为乡亲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神往。
  古时说,云烟过往,归往竹林深处。
  今日言,可盼之期,得于竹林之意。
  赤水,竹乡,人与竹一样,坚韧、努力,充满向上而生的希望。每一寸破土的嫩绿,都在歌颂这片土地的生机,竹丝在指尖的舞蹈,让人与竹一同“步步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田旻佳 李舒涵 黄怡雯
  视频/周尧 杨柳 任琳 苟炼炜 刘继锋
编辑 胡锐
二审 黄国平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