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冷静!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帮你算一算账!

不知道最近你有没有在微信群里收到银行的朋友推来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促销活动
像是开户返利、认购费打折等等等等各式各样......
图片
那你可能会犹豫:
“到底要不要开设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
“在哪里开设?”
“开设这个养老金账户的好处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需要认真琢磨和研究一下......
 视频传送门 
个人养老金账户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我觉得有两个核心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养老确实太重要了!
结婚越来越晚,生育越来越少,活的越来越长......
养老的困境未来来说可能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就是,开设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听起来似乎有很大的税收优惠!
那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税收优惠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算算账。
首先我得再提示一下:
转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面的钱,不是说不用交税了,而是一种税收递延”
怎么来理解这个税收递延呢?
图片
就是现在你转到这个账户里面的钱,当下不用马上交个人所得税
比如说你现在税前收入1万块,扣完社保或者各种各样的抵扣之外,最后那剩下的1000块钱你要交10%的税,也就是100块钱。
这个时候,1000块钱你只能到手900块,如果你拿这笔钱去投资,你的投资本金就是900块
但如果你选择把这1000块钱转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话,就不是转900块进去,而是转1000块进去。
等到你再提领的时候,1000块才是这笔投资的本金
虽然这个时候你仍然要交税,但是税率很低,统一按照3%来计算,也就是30块。
等于原来这1000块的个人收入,本来应该交100块的税。
但是转到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最终提领的时候只需要交30块的税就可以了。
剩下的少交的70块所产生的投资收益都是你自己的
这个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政策所带来的优惠。
图片
所以,乍一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毕竟可以拿的钱变多了。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算个细账,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出判断。
首先,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当前我们的工资所得税的结构。
现在的工资所得税是一种累进税制
如果这笔钱没有转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必然是按照当前个人所得税最高的个税税率来进行缴税的
假设我们不计算那些社保和专项扣除的钱,剩余下来的大概工资在:
5k~1w之间,最高的所得税税率是3%
2w以下,最高的所得税税率是10%
3w以下,最高所得税税率是20%
4w以下,最高所得税税率是25%
6w以下,最高所得税税率是30%
8.5w以下,最高所得税税率是35%
8.5w以上,最高所得税税率是45%
逻辑上来说: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越高,税收递延的效果越明显。
图片
比如说某个人月收入10w,他的最高个人所得税就是45%。
如果他选择每年上限(12000块)到他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那他可以节税5400块
他的计算方法就是,这5400块的本金加历年滚动的所有收益,最终只需要扣除360块的税收就可以了。
那我们这个时候就不妨多算算:
假设这个人月入就是10w每年转12000块当养老金,退休之前总共持续转了30年,每年转进去的钱平均收益我们按6%复利来计算。
考虑到个人养老金账户能够买的产品属性的话,6%的年化复利其实不算低了。
那么这笔钱30年以后,税收递延的优惠到底有多大呢?
我算出来的结果大概是42.69w
听起来钱是不少。
但如果考虑到未来每年2%~3%的通货膨胀,30年以后,这42.69w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呢?
20万都不到!
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养老金相当于他原本两个月左右的工资水平
这样一比较,似乎听起来就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了......
图片
当然,我举得例子还是月入10w的少数群体
那如果这个人工资没有那么高,当然他的税率也会更低
我又分别计算了最高税率从3%一直到10%、20%、25%和35%各种各样的情况。
但得出的结论基本类似
也就是说:
这个人如果从现在开始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持续投30年,他的所有税收优惠,大约相当于这个人当前月工资的2~3倍。
如果投资的时间短一点,比如说20年、15年甚至10年,这个时候税收递延的效果也会更低
图片
(*模拟数据,仅供参考)
所以,如此一来你就需要好好问问自己:
把这笔钱存进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在你退休之前,除了极少的特殊情况之外,钱是不可以取出来使用的,哪怕是应急也不行。
这种30年的流动性损失,和大约当前2~3个月的工资优惠相比,哪个价值更大一点呢?
当然,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可能会得出不完全一致的结论。
上述的计算,如果未来的平均收益率、通货膨胀甚至最高转入金额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就需要重新测算税收收益带来的效果了。
但不管怎样,不能够简单的看到“税收递延”这几个字就贸然冲进去
还是有必要仔仔细细的算算账。
这个时候再做决策,可能会更加理性更有价值一点。
图片